1樓:
出自唐代詩人錢起進士試《省試湘靈鼓瑟》。
「曲終人不見,江山數峰青」意思是:鼓瑟之人一曲演罷,聽客紛紛離去,江水依舊東流,峰巒疊起青山依舊。萬事萬物都有消亡的一刻 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原文賞析∶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註釋】
⑴省試:唐時各州縣貢士到京師由尚書省的禮部主試,通稱省試。
⑵鼓:一作「拊」。雲和瑟:雲和,古山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⑶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認為帝子是堯女,即舜妻。
⑷馮(píng)夷:傳說中的河神名。見《後漢書·張衡傳》注。空:一作「徒」。
⑸楚客:指屈原,一說指遠遊的旅人。
⑹金:指鍾類樂器。石:指磬類樂器。
⑺杳冥:遙遠的地方。
⑻蒼梧:山名,今湖南寧遠縣境,又稱九嶷,傳說舜帝南巡,崩於蒼梧,此代指舜帝之靈。來:一作「成」。
⑼白芷:傘形科草本植物,高四尺餘,夏日開小白花。
⑽瀟浦:一作「湘浦」,一作「瀟湘」。
⑾人不見:點靈字。
⑿江上數峰青:點湘字。
【譯文】
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於彈奏雲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遊的旅人卻不忍卒聽。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
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擴充套件資料∶
【作者簡介】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一帶)人。玄宗天寶十年(751)進士,歷任校書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有《錢考功集》。
錢起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詩與劉長卿齊名,稱「錢劉」;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
2樓:暗香沁人
最早是唐代詩人錢起進士考試所作的詩: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善鼓雲和瑟, 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 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 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 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後人都有引用:如蘇軾、秦觀等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的意思是指: 「鼓瑟之人一曲演罷,聽客紛紛離去,江水依舊東流,峰巒疊起青山依舊。」
3樓:藍天老師
曲終人不見
江山數峰青
意思就是曲終人散了
但是作者還是遲遲不肯離開
看著遠處的山峰發呆
4樓:週記日記
江城子·江景蘇軾湖上與張先同賦 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 水風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 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 如有意 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 遣誰聽 煙斂雲收 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 數峰青
5樓:託身白刃殺人紅塵
原作者並不是他,是他在沒有考取功名的時候隱約聽到窗外有人在說這首詩,後來是十年之後,他上京應試題目就叫做湘靈鼓瑟,前面的部分是他自己寫的,後面的部分是他想起了這句話 然後又符合主考官李時的口味,就認為他很有詩才便其他為狀元,但實際上這不是他寫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唐代詩人錢起進士試《省試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詩末二句.後演繹為曲終人散。 意為,鼓瑟之人一曲演罷,聽客紛紛離去,江水依舊東流,峰巒疊起青山依舊。
萬事萬物都有消亡的一刻 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唐朝的錢起是有名的「大曆十才子」之一,江蘇吳興人
7樓:聚成都
出自唐代詩人錢起進士試《省試湘靈鼓瑟》,意思是:鼓瑟之人一曲演罷,聽客紛紛離去,江水依舊東流,峰巒疊起青山依舊。萬事萬物都有消亡的一刻 曲子停息了。
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拓展資料:
原文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譯文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於彈奏雲和之瑟。
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遊的旅人卻不忍卒聽。
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
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創作背景
這首詩為錢起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參加進士考試時所作。省試詩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為五言律詩,六韻十二句,並限定詩題和用韻。由於省試詩限定了題目和內容,又對聲韻要求十分苛嚴,此類詩鮮有傳誦人口的佳作。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8樓:矽谷創業快訊
描繪了曲終人散之後,只有一川江水,幾峰青山的畫面。
出自《省試湘靈鼓瑟》,是唐代詩人錢起進京參加省試時的試帖詩。這首詩傳誦一時,並奠定了錢起在詩壇的不朽聲名。
錢起,唐代詩人。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區)人。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十年)登進士第,曾任藍田尉,官終考功郎中。
「大曆十才子」之一。詩以五言為主,多送別酬贈之作,有關山林諸篇,常流露追慕隱逸之意。與劉長卿齊名,稱「錢劉」;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
全詩如下: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譯文如下:
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於彈奏雲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遊的旅人卻不忍卒聽。
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9樓:柒捌玖
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出自唐代詩人錢起進士試《省試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詩末二句.後演繹為曲終人散。 意為,鼓瑟之人一曲演罷,聽客紛紛離去,江水依舊東流,峰巒疊起青山依舊。
萬事萬物都有消亡的一刻 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唐朝的錢起是有名的「大曆十才子」之一,江蘇吳興人。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誰的詩句?
10樓:我這風景獨好
《省試湘靈鼓瑟》是一首 試帖詩 ,由唐代詩人 錢起 參加進士考試時所作。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善鼓雲和瑟, 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 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 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 悲風過洞庭。
11樓:
唐朝著名詩人錢起《湘靈鼓瑟》一詩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12樓:250941要死
出自唐代詩人錢起進士試《省試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詩末二句.後演繹為曲終人散。 意為,鼓瑟之人一曲演罷,聽客紛紛離去,江水依舊東流,峰巒疊起青山依舊。
萬事萬物都有消亡的一刻 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唐朝的錢起是有名的「大曆十才子」之一
13樓:孟小度
這是唐代詩人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的後兩句,錢起是大曆十才子之一。
曲未終人已散什麼意思,曲終人散,曲終人未散,曲未終人已散的含義是什麼?關於感情方面的
曲未終人已散 意指雖然感情緣分還沒走到盡頭,但有情人早已各奔東西,散落天涯。曲終人散 一詞出自唐代詩人錢起所作的 省試湘靈鼓瑟 詩末二句為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後人演繹為 曲終人散 寓意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感情到了盡頭,有情人只能分開,緣起緣滅,好聚好散。原文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
舞,之,散,人,終,不,曲,鶴,組成什麼成語
不舞之鶴 b w zh h 釋義 舞 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排調 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近義 無能之輩 用法 偏正式 作主語 賓語 用來譏諷人無能 例句 方宰淄時,鬆裁弱冠,過蒙器許,而駑鈍不才,竟以 ...
曲終人散,含淚而終是什麼意思,感情上的“曲終人散”是什麼意思?求詳細解釋
曲終人散 曲 歌曲,唱的。終 終結,結束。人,就是人們。散,散去,離開。歌曲唱完了,大家也該走了,都散了。就是說明有的時候該到分開的時候了我們就沒有必要做無謂的挽留 含淚而終 就是在臨終前含著眼淚。就是還有遺憾或者是痛恨 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也就是一切結束的意思!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