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趙姓,就是周秦時代的「嬴」姓。
沒錯,就是「嬴政」的那個「嬴」。
在周秦時代,中國人既有姓又有氏。簡單地說,那時是一種「姓氏並立」的制度。
「姓氏並立」制度在戰國時期漸漸走向終結,最後只剩下氏,但由於人們已經習慣了說「姓」什麼,所以氏什麼又慢慢成了姓什麼。看到這裡,估計大家已經明白了其實古代的姓跟現代的姓不是同一個東西,現代的姓其實是古時的氏。
在先秦時代,人類社會還沒有完全從原始的部落族群狀態中走出來,人們還需要以血緣為關鍵紐帶組成不同的勢力集團,例如周朝建立時就大量分封王室姬姓貴族到各地擔任諸侯(其實血緣關係直到今天也都是勢力集團的最可靠因素)。姓其實就是一個部族(即原始社會時代的部落族群)的稱號。所以在夏商周時期,姓因為具有標明一個人血緣出身的作用,所以其地位仍然很重要,跟我們現代的民族有很大的類似性。
但正如我們現在不稱自己為「漢小紅」「漢子墨」之類,那個時候人們也不叫「姜子牙」、「嬴政」,姜、嬴其實都是源於原始社會時期的部落名,即「姓」。而氏是在原始部落開始分化成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社會形態後出現的,當時的人們就把這些貴族家庭的名稱(徽號)稱為「氏」,氏是男子們需要標明在自己名字前面的,具有表明本人貴族身份的作用和意義。
趙氏,即是嬴姓族的大宗(嫡系)的家族徽號,其始創時間是周穆王時期(約公元前十世紀),原因是造父(當時的嬴姓宗主)在周穆王鎮壓徐偃王(同為嬴姓)叛亂的戰爭中立下大功,受封於趙城(今山西縣趙城鎮),遂以封地名為氏稱為趙氏。因為趙氏(即今天的趙姓)是直接由嬴姓的主宗氏族化而來,所以今天最有資格代表古嬴姓的就是趙姓。
2樓:純潔瀟瀟膼
趙氏出自蠃姓,與秦國蠃姓同祖。趙氏的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是夏朝東夷族首領,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
伯益的9世孫造父,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車馬的能手,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以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
有一次西行至崑崙丘,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正在這時聽到了徐國徐偃王造反的訊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鎬京,及時發兵,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在今山西洪洞縣北)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稱為趙氏。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趙姓的祖先是蜚廉,蜚廉有二子,一曰惡來,惡來之後為秦;二曰季勝,季勝之後為趙。季勝的曾孫就是造父。造父六世曰奄父,為周宣王御。
奄父生叔帶,因周幽王無道,離開周王室去晉國,為晉文侯御,這樣,趙氏便進入晉國,他的後世事晉為大夫。周威烈王時,與韓、魏分晉,列為諸侯,開國君主趙烈侯(名籍)是晉大夫趙衰的後代,建都晉陽,後遷都邯鄲,戰國時為七雄之一。趙姓歸於以國名為氏的一類。
趙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
秦代,河北正定人趙佗任南海郡龍川縣令,後為南海尉,於秦末兼併桂林、南海和象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為南越王。此後,趙佗的子孫繁衍於今廣東、廣西一帶。
唐高宗總章年間,中原人趙端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 五代時,河南上蔡人劉龍天在廣州建立南漢,洛陽人趙光裔、光逢、光胤兄弟三人因此而在南海安家。
元兵攻陷杭州後,南宋末代皇帝帝遷於崖山(在廣東新會縣南大海中),不久兵敗,帝沉海而亡,南宋宗室趙氏散逃至澎湖,潮陽等地,後在閩、粵一帶發展繁衍。
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趙氏陸續有人遷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佈於歐美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由於秦漢以來,尤其是唐宋以後,趙氏遍佈江南、嶺南各地,加之南宋趙氏政權統治淮河、秦嶺以南的半壁河山長達150多年,所以,目前趙姓在南方人中所佔比例較高。
趙氏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在長期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中還有不少人融入北方的匈奴族和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中。
姓趙的祖先是誰?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漢族的趙姓始自公元前十世紀的西周中期,至今已有三千年歷史。趙姓是由西周時期的嬴姓大宗直接轉化而來,所以說趙姓即嬴姓。
趙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穆王的御車大夫,名為造父。造父本為嬴姓,是當時嬴姓宗族的領袖,他是嬴姓始祖柏翳(因治水有功且幫助舜調馴鳥獸,舜賜其姓嬴)的嫡系後裔。由於幫助周穆王鎮壓徐偃王(嬴姓庶族)叛亂,立下巨功,周穆王以趙城賜給造父作為世襲食邑(趙城本系造父家族居住地,其高祖蜚廉在商紂滅亡後避禍並葬於趙城以東的霍泰山),由此造父家族被稱為趙氏(現代常稱之為嬴姓趙氏)。
造父家族由嬴姓轉化成為趙氏,象徵嬴姓最終走向沒落。造父的庶系侄孫「非子」被周孝王封到秦亭做王室附庸並受命祭祀嬴姓先祖,但由於非子為趙氏族人,使得秦國公族亦始終不脫離趙氏(史記: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秦亡後,嬴姓失祀,嫡(趙國)庶(秦國)兩支皆為趙氏,趙國趙氏的部分庶族衍生分化出馬氏、原氏、屏氏、耿氏、邯鄲氏、主父氏、冬日氏,秦國趙氏的部分庶系公族則改氏為嚴、樑、白、裴、秦、谷、高等氏。
4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編寫的《百家姓》將趙姓列為全國首姓,是因為趙姓是宋朝的國姓,實際上以人口和望族排列並非如此。據專家考證,趙姓是當今中國的第七大姓。
趙氏出自蠃姓,與秦國蠃姓同祖。趙氏的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是夏朝東夷族首領,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
伯益的9世孫造父,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車馬的能手,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以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
有一次西行至崑崙丘,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正在這時聽到了徐國徐偃王造反的訊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鎬京,及時發兵,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在今山西洪洞縣北)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稱為趙氏。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趙姓的祖先是蜚廉,蜚廉有二子,一曰惡來,惡來之後為秦;二曰季勝,季勝之後為趙。季勝的曾孫就是造父。造父六世曰奄父,為周宣王御。
奄父生叔帶,因周幽王無道,離開周王室去晉國,為晉文侯御,這樣,趙氏便進入晉國,他的後世事晉為大夫。周威烈王時,與韓、魏分晉,列為諸侯,開國君主趙烈侯(名籍)是晉大夫趙衰的後代,建都晉陽,後遷都邯鄲,戰國時為七雄之一。趙姓歸於以國名為氏的一類。
趙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
秦代,河北正定人趙佗任南海郡龍川縣令,後為南海尉,於秦末兼併桂林、南海和象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為南越王。此後,趙佗的子孫繁衍於今廣東、廣西一帶。
唐高宗總章年間,中原人趙端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 五代時,河南上蔡人劉龍天在廣州建立南漢,洛陽人趙光裔、光逢、光胤兄弟三人因此而在南海安家。
元兵攻陷杭州後,南宋末代皇帝帝遷於崖山(在廣東新會縣南大海中),不久兵敗,帝沉海而亡,南宋宗室趙氏散逃至澎湖,潮陽等地,後在閩、粵一帶發展繁衍。
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趙氏陸續有人遷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佈於歐美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由於秦漢以來,尤其是唐宋以後,趙氏遍佈江南、嶺南各地,加之南宋趙氏政權統治淮河、秦嶺以南的半壁河山長達150多年,所以,目前趙姓在南方人中所佔比例較高。
趙氏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在長期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中還有不少人融入北方的匈奴族和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中。
姓趙的祖先是誰
5樓:
漢族趙姓源出贏姓。遠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時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鳳凰為圖騰的東夷族的一支,其後裔皋陶在堯舜時掌管刑法和司法。
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贏。伯益的後裔造父在周穆王時為駕車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之亂中立了大功,周穆王封造父在趙城,即今山西洪洞縣北。造父子孫就以封邑名為氏。
造父是天下趙姓立姓之始祖,已有2023年的歷史。
另一支趙姓出自外族的改姓。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後,由於北方的戰亂和少數民族的大批進人中原,趙姓隨華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東南遷移和發展。宋朝是趙姓得以極大發展的重要和特殊的時期,經歷東晉、隋唐的北方地區戰亂,中原人群大量南遷之後,中國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轉移到南方。
主要有北宋的西夏党項人、金國人、猶太人,清朝滿洲八旗貴族改用趙姓。
擴充套件資料
趙姓至叔帶時,率領子孫遷往晉國,後來建立趙國。在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佈以下地區:趙城、耿、原、晉陽、代、邯鄲、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都有趙姓。
趙國的疆域包括今陝西一部分,趙武靈王時開疆拓土,疆域擴充至河套地區,趙亡前趙姓的活動範圍還包括今陝西、內蒙古。
公元960年至公元2023年北宋亡國,趙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為郡國王公。所謂郡國,僅僅只是食其采邑,受封王公並不居住在郡國之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師。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也都於「靖康之亂」後,紛紛從汴京逃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一支赴臨安建立南宋,成為趙姓家族在中國江南地區繁衍的主要支脈之一。
6樓:各種怪
1、源流一: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為「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2、源流二: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
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
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7樓:匿名使用者
祖先:趙父。
趙姓:《百家姓》排名第一,宋朝國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周穆王時造父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趙城,子孫因氏焉。
趙父是天下趙姓之始祖,已有2023年的歷史;另一支趙姓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趙姓的人口約2700萬,為全國第八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3%。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佔全國趙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佈於黑龍江、重慶、江蘇、雲南、四川、陝西、山西、安徽、遼寧八省,又集中了大約12%的趙姓人群。趙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陽、金城、潁川、敦煌、酒泉、扶風、新安、平原等11個。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鶴、孝思、萃渙、敬彝、創基等。
李姓的祖先是誰,姓氏是“李”的祖先是誰?
李 l 姓出自嬴姓,顓頊的後代皋陶,在堯舜時擔任掌管刑獄的理官,他的子孫世襲了 大理 職務,並以官為姓,稱為 理氏 商代末年,皋陶後 徵因辦案公正,得罪了紂王,被暴君無故處死,其妻帶著兒子利貞逃難,一路上以木子為食才得以活命。為了不忘這段蒙難的歷史,利貞的母親決定將 理 姓改為 木子 構成的 李 姓...
我姓吳,誰知道吳姓祖先是誰,姓吳的祖先是誰
在正史裡沒有。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以前的就不能算了。吳三桂曾經稱帝,只是很快被滅了,所以算不上皇帝吧。吳三桂 1612年 1678年 明遼東人,祖籍高郵,字長白,錦州總兵吳襄子。崇禎時為總兵,鎮守山海關。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崇禎自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一片石戰役...
姓龍的祖先是誰
龍姓祖先是御龍氏或納言龍。龍姓的源流清晰,歷代少有賜姓,出自御龍氏或納言龍,隨著先秦史料的不斷豐富 商朝甲骨文及先秦金文等 可考的主要是源自黃帝的姬姓,少皞氏或太皞氏的嬴姓,和帝嚳的子姓。出自姬姓。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夏朝御龍氏劉累 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 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