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林夏勤緞
齒輪的直徑計算方法:
齒頂圓直徑=(齒數+2)*模數
分度圓直徑=齒數*模數
齒根圓直徑=齒頂圓直徑-4.5模數
比如:m4
32齒齒頂圓直徑=(32+2)*4=136mm分度圓直徑=32*4=128mm
齒根圓直徑=136-4.5*4=118mm7m12齒
就是(12+2)*7=98mm
這種計算方法針對所有的模數齒輪(不包括變位齒輪)。
模數表示齒輪牙的大小。
齒輪模數=分度圓直徑÷齒數
=齒輪外徑÷(齒數-2)
齒輪模數是有國家標準的(gb1357-78)模數標準系列(優先選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數標準系列(可以選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
模數標準系列(儘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2樓:凌天菱
公式:模數m
=分度圓直徑d
/齒數z
=齒距p
/圓周率π
根據你的題目,我們還需要知道的數值有:分度圓直徑數值和齒距數值。
簡單來說,可以量一量齒輪外徑,數一數這個齒輪一共多少齒。用這個齒輪的外徑÷(這個齒輪的齒數+2)=模數。
模數(m)是機械行業中經常出現的(尤其是齒輪類)一個基本引數。它是齒輪的齒距除以圓周率π所得到的商稱為模數。
模數的代號為m,單位為mm.模數是齒輪幾何尺寸計算的最基本的一個引數。
一般模數的大小反映了齒距的大小,也就
反映了輪齒的大小。模數越大,輪齒越大,齒輪所能承受的載荷就大:反之模數越小,輪齒越小,齒輪所能承受的載荷就越小。
擴充套件資料
齒輪模數是有國家標準的(gb1357-78)
模數標準系列(優先選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數標準系列(可以選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
模數標準系列(儘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齒輪模數
3樓:智可欣帥橋
模數表示齒輪牙的大小。
齒輪模數=分度圓直徑÷齒數
=齒輪外徑÷(齒數-2)
4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齒輪比較特殊,不是標準齒輪,因為標準齒輪為了達到不切根的目的,齒數必然大於17,這個齒數13的齒輪很有可能是變位齒輪,變位係數不知道也不能加工。
引數估計:最大徑25,最小直徑17,那麼齒高為(25-17)/2=4mm,那麼根據標準齒高係數,4=2.25*m,那麼m=1.
78, 最接近的模數是1.75,但是1.75屬於第二系類模數,不常用,所以也有可能是1.
5的模數。這得你自己再仔細測量一下直徑,再算一算,以現有的引數沒法確定模數。
分度圓:齒厚=齒槽寬的那個圓,這是一個重要的圓,通常說的齒厚,都是指分度圓上的齒厚。
總而言之,你這個齒輪最好是直接拿到工廠叫人家行家看看吧,變位係數就更難確定了,這個還與中心距有關係,目前只能說愛莫能助了。
5樓:天景輝源純
我國的標準漸開線齒輪規定,模數為1
mm,則齒頂高為1
mm、齒根高為1.25
mm,由此可見模數越大,齒輪的齒就越大。
國家標準gb1357-1987規定模數有0.1~45mm49種,其中有模數1、1.25、1.5、2、2.5、3、4、5mm等。
若模數、齒數、分度圓直徑、齒頂圓直徑、齒根圓直徑分別為m(mm)、z、d(mm)、da(mm)、df(mm),則有以下基本公式:
d=m×z
da=m×(z+2)
df=m×(z-2.5)
看到一個齒輪,往往先測量da或df,再從以上公式中倒過來求出這個齒輪的模數。
6樓:德蕾亢綾
還需要測量直徑。
齒輪的直徑計算方法:
1、齒頂圓直徑=(齒數+2)*模數
2、分度圓直徑=齒數*模數
3、齒根圓直徑=齒頂圓直徑-4.5模數
m432齒
齒頂圓直徑=(32+2)*4=136mm
分度圓直徑=32*4=128mm
齒根圓直徑=136-4.5*4=118mm
拓展資料:
齒輪是指輪緣上有齒輪連續齧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用途應用
1、塑料齒輪
隨著科學的發展,齒輪已經慢慢由金屬齒輪轉變為塑料齒輪。因為塑料齒輪更具有潤滑性和耐磨性。可以減小噪音,降低成本,降低摩擦。
常用的塑料齒輪材料有:pvc,pom,ptfe,pa,尼龍,peek等。
2、汽車齒輪
我國中重型載貨汽車齒輪用鋼牌號較多,主要是為適應引進當時國外先進汽車技術的要求。50年代我國從原蘇聯裡哈喬夫汽車廠引進當時蘇聯中型載貨汽車(即「解放」牌原車型)生產技術的同時,也引進了原蘇聯生產汽車齒輪的20crmnti鋼種。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齒輪
7樓:宣仁丁未
模數的確是通過m=p/∏定義的
實際計算中,你可以用m=d/z來求,d為分度圓直徑,z為齒數
8樓:匿名使用者
模數m=d/z,d是指分度圓直徑,z是齒數m的值是有規定的,所以m大概是1.5
分度圓是是中間的那個圓,介於最大最小之間
然後m=d/z,可能值是1.5,1.75,其中1,75不常用
9樓:恭朝
齒數13是什麼概念。。。
非標準件嗎?
ls的挺厲害
但是這個是傘齒輪啊
齒輪模數計算公式
10樓:
計算公式:模數m = 分度圓直徑d / 齒數z = 齒距p /圓周率π。
齒輪模數被定義為模數制輪齒的一個基本引數,是人為抽象出來用以度量輪齒規模的數。在齒輪設計中,模數是決定輪齒大小的決定性元素。不同國家對模數的定義方法有所區別,最典型的就是國際標準(除英國外,包括中國在內的其餘國家的標準都與國際標準接軌)和英制標準。
國際標準定義模數的原理是:定義單個輪齒在分度圓(齒輪)/ 或線(齒條)出佔有的圓弧(齒輪)/ 直線(齒條)的長度, 其長度為π * m,m 即為模數。
從這裡可以看出,模數是有單位的,其標準單位為毫米(mm)。很多人,習慣於模數簡寫,譬如,模數為1mm的齒輪,簡寫m=1; 大家都逐漸接受這種寫法,因此也是可以的。 但是,個別對齒輪模數理解不夠深刻的同仁,認為模數沒有單位,這個概念是錯誤的。
擴充套件資料
小模數齒輪冷擠成型工藝,在國內正式用於生產也就是近20 多年的時間,目前小模數齒輪冷擠成型工藝,主要應用於汽車起動電機、單向離合器等關鍵部件上。
以及單向離合器上的驅動齒輪和減速行星齒輪及內齒圈的生產上,齒輪模數一般在4 mm 以下。冷擠成形齒輪的材料一般採用低碳鋼、中碳鋼、低碳合結鋼、銅材、鋁材等。
延伸性好,冷硬效果低的金屬材料均可用作冷擠成型材料。冷擠成型的齒輪精度一般在gb/t100958-12 級,成形齒輪的精度取決於模具的精度。
國內冷擠齒輪模具的加工都採用電火花加工成形,用高精度進口慢走絲線切割機加工的齒輪凸、凹模精度在gb/t10095 6~7級之間,最高也可以達到5 級。冷擠成形的齒輪精度要比模具齒輪凸、凹模精度低1~2級。
如再經過熱處理,因熱處理變形,齒輪精度等級還會下降1~2 級。因此,齒輪最終精度最高只能達到gb/t10095 8 級。冷擠齒輪的精度與模數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係,熱處理的變形與模數之間也存在很大的關係。
模數小,齒輪精度等級的變化相對也較小一些。
11樓:春天的離開
計算公式:模數m = 分度圓直徑d / 齒數z = 齒距p /圓周率π。
從上述公式可見,齒輪的基本引數是分圓直徑和齒數,模數只是人為設定的引數,是一個比值,它跟分圓齒厚有關,因而能度量輪齒大小,是工業化過程的歷史產物。
擴充套件資料
如果齒輪的齒數一定,模數越大則輪的徑向尺寸也越大。模數系列標準是根據設計、製造和檢驗等要求制訂的。對於具有非直齒的齒輪,模數有法向模數mn、端面模數ms與軸向模數mx的區別;
它們都是以各自的齒距(法向齒距、端面齒距與軸向齒距)與圓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為單位。對於錐齒輪,模數有大端模數me、平均模數mm和小端模數m1之分。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齒輪比較特殊,不是標準齒輪,因為標準齒輪為了達到不切根的目的,齒數必然大於17,這個齒數13的齒輪很有可能是變位齒輪,變位係數不知道也不能加工。
引數估計:最大徑25,最小直徑17,那麼齒高為(25-17)/2=4mm,那麼根據標準齒高係數,4=2.25*m,那麼m=1.
78, 最接近的模數是1.75,但是1.75屬於第二系類模數,不常用,所以也有可能是1.
5的模數。這得你自己再仔細測量一下直徑,再算一算,以現有的引數沒法確定模數。
分度圓:齒厚=齒槽寬的那個圓,這是一個重要的圓,通常說的齒厚,都是指分度圓上的齒厚。
總而言之,你這個齒輪最好是直接拿到工廠叫人家行家看看吧,變位係數就更難確定了,這個還與中心距有關係,目前只能說愛莫能助了。
13樓:中職語文教學教研分享
模數表示齒輪牙的大小。
齒輪模數=分度圓直徑÷齒數
=齒輪外徑÷(齒數-2)
14樓:滿意請採納喲
我國的標準漸開線齒輪規定,模數為1 mm,則齒頂高為1 mm、齒根高為1.25 mm,由此可見模數越大,齒輪的齒就越大。
國家標準gb1357-1987規定模數有0.1~45 mm 49種,其中有模數1、1.25、1.5、2、2.5、3、4、5 mm 等。
若模數、齒數、分度圓直徑、齒頂圓直徑、齒根圓直徑分別為m(mm)、z、d(mm)、da(mm)、df(mm),則有以下基本公式:
d=m×z
da=m×(z+2)
df=m×(z-2.5)
看到一個齒輪,往往先測量da或df,再從以上公式中倒過來求出這個齒輪的模數。
15樓:du知道君
斜齒輪的法面模數,是標準模數,按照標準模數值選取。斜齒輪的端面模數,與法面模數、螺旋角,有對應關係。 mt = mn / cosβ 。
mn,法面模數;mt ,端面模數;β,螺旋角。
16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測繪還是設計啊?以下是些與模數相關的參量,但願對你有幫助1、全齒高=2.25m(m為模數)2、分度圓直徑=mz(z為齒輪齒數)3、在一般動力傳動中,m不應小於24、經驗公式:
對軟齒面傳動,m=(0.007--0.02)a (a為兩齒輪中心距) 對硬齒面傳動,m=(0.
016--0.0315)a5、計算後的模數值還選靠標準的模數值(有國標的)
傘形齒輪怎樣計算模數,傘齒輪的模數公式
傘形齒輪?應該是直齒圓錐齒輪吧,模數m等於分度圓除以齒數,m d z。齒輪直徑計算方法 齒頂圓直徑 齒數 2 模數分度圓直徑 齒數 模數齒根圓直徑 齒頂圓直徑 4.5 模數 比如 m4 32齒34 3.5 齒頂圓直徑 32 2 4 136mm 分度圓直徑 32 4 128mm 齒根圓直徑 136 4...
輪系傳動比計算,齒輪傳動比計算公式
圖4 2為捲揚機傳動簡圖,此輪系是一個混合輪系。混合輪系是既有定軸輪系又有周轉輪系。在計算混合輪系的傳動比時,不能把它看作一個整體,而用一個統一的公式來進行計算,必須把混合輪系中的定軸輪系部分和週轉輪系部分分開,然後分別按不同的方法計算它們的傳動比,最後聯立求解。劃分輪系的時候,關鍵是把其中的週轉輪...
齒輪的頂部直徑與齒數,模數的關係
齒數z 模數m 分度圓直徑d 齒頂圓直徑da 齒根圓直徑df 設計時,至少要計算m和d中的一個,再來確定d 或m 和z,對於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各引數的關係為 d mz m p p為齒距 da d 2ha d 2m 式中,ha m df d 2hf d 2.5m 式中,hf 1.25m 斜齒輪的外徑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