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據統計,在2023年以前的幾千年中,黃河決口氾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
決口的原因:
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黃河搬運堆積泥沙形成的堆積地貌是決口的根本原因。2023年黃河決口之前,魏源就發現黃河兩岸地形已經是南高北低,認為黃河北決是必然的。
黃河有無泥沙不完全取決於人類的不合理經濟活動。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長期以往河床抬升。黃河水少沙多,水沙嚴重失調是黃河問題的癥結。
2樓:
20世紀50年代以前,黃河常發生氾濫以至改道的嚴重災害。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記載的黃河下游河道,大體經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稱為「禹河故道」。
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2023年改走現行河道,其間2023年前,河走現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後走現行河道以南,奪淮入海,災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長江下游約25萬平方千米的地區。每次決口氾濫都造成慘重損失。2023年下游決口54處,受災面積1.
l萬多平方千米,受災人口達360多萬人。2023年國民黨**扒開鄭州以北花園口黃河大堤,淹死89萬人,造成著名的黃泛區。
3樓:可愛的zzz聖
自有文獻記載以來,黃河決口氾濫和改道相當頻繁。據 1959 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統計,歷史時期見於記載的黃河決口氾濫總計有 1500 餘次,較大的改道有 26 次。在這 26 次較大的改道中,又有 6 次影響巨大的改道,所涉及的地區有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
4樓:擎劍
兩千年內應該是6次吧,,,,看看開封城,每次都會遭難
歷史上,黃河特大決口有幾次?
5樓:匿名使用者
20世紀50年代以前,黃河常發生氾濫以至改道的嚴重災害。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記載的黃河下游河道,大體經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稱為「禹河故道」。
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2023年改走現行河道,其間2023年前,河走現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後走現行河道以南,奪淮入海,災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長江下游約25萬平方千米的地區。每次決口氾濫都造成慘重損失。2023年下游決口54處,受災面積1.
l萬多平方千米,受災人口達360多萬人。2023年國民黨**扒開鄭州以北花園口黃河大堤,淹死89萬人,造成著名的黃泛區。
6樓:
歷史上,黃河決口多數都是屬於特大的,很難用幾次來概述,俗話說「凌汛決口,河官無罪」,就是用來反映當時黃河決口之多,防凌之難.
7樓:
大決口太多了
我只知道黃河有過三次改道
8樓:
黃河是中華的母親河,她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明。但自古黃河也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歷朝歷代鬥在努力的綜合治理黃河。
我國勞動人民對黃河泥沙早就有認識,先秦時期就把黃河稱之為濁河,西漢時有「石水六鬥泥」之說。遠在公元前246年修建鄭國渠和公元前256-251年修建的都江堰就是以發展灌溉為目的的用水用沙和取水防洪的治河工程的光輝典範。
黃河是一條水少沙多,水沙分佈不勻的河流,這一特點是由黃河流域所處的氣候帶和地質-地理環境所決定的。黃河干流長5400多千米,流域面積75萬平方千米,有西向東跨幹寒和乾旱,半乾旱氣候帶,流經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1000-2000米的黃土高原和0-200米的華北大平原入海。
黃河下游的水患歷來為世人所矚目。歷史上,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從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2023年花園口扒口的2023年中,有記載的決口氾濫年份有543年,決堤次數達1590餘次,主河道經歷了五次大改道和遷徙。
洪災波及範圍北達天津,南抵江淮,包括冀、魯、豫、皖、蘇五省的黃淮海平原,縱橫25萬km2。
歷史上黃河決堤幾次?我要詳細地時間與詳細的答案!!特別是宋朝是不是決堤過,具體時間!
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徹底廢除的標誌是A中華人
d試題分析 來本小題考查的是土地改源革。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擁有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不僅使廣大貧僱農遭受殘酷的封建剝削和壓迫,也嚴重地束縛農村生產力的解放。為廢除封建剝削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為了使廣大貧僱農從地主階級統治 壓迫下解放出來,必須進行土改。1950...
中國什麼時候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
1912年,溥儀退位,清朝結束。清朝共十帝,歷268年 1911年 農曆辛亥年 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沒有正式結束清朝的統治,而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所以,應該是1912年,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清朝正式結束 1911年 農曆辛亥年 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1911年,...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到現在改成了三頓
因為當時生產力低下啊,而且大家也意識到在規定的時候好好吃飯對於身體很好 以前人的作息時間短,生產條件差,所以吃兩頓勉強生存。等生產力提高了有很多的物質了自然也就形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這個還是 於宋代的開啟了宵禁的制度,所以很多人就開始晚上開始吃飯了,慢慢的就一天三頓了。在兩千多年前,生產力比較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