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音對照《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敘事歌曲

2022-06-27 08:29:16 字數 4297 閱讀 7372

1樓:極目社會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的敘事歌曲。

《嘎達梅林》內容唱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在蒙古東部哲裡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達梅林,率領人民起來反抗封建王爺和反動軍閥的鬥爭故事。表達的嘎達梅林不畏強權、嚮往自由的勇敢。

擴充套件資料:1、《嘎達梅林》全歌曲歌詞:

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鴻雁從南往北飛,是為了追求太陽的溫暖呦。

反抗王爺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鴻雁從北往南飛,是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呦。

造反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2、歌曲賞析:

這四段詞用了段落重疊的手法,集中抒發了對英雄的懷念與崇敬。這是一首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基礎上,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的短調民歌。音調寬廣豪邁、莊重肅穆,既表現了人民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3、歌曲影響: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人民集體創作而成的,又經過無數優秀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加工,使情節更加豐富,語言更加精彩生動,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2樓:是嘛

《嘎達梅林》是一首很古老的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是蒙古族人民集體創作而成的,又經過無數優秀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加工,使情節更加豐富,語言更加精彩生動,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歌詞用了段落重疊的手法,集中抒發了對英雄的懷念與崇敬。這是一首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基礎上,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的短調民歌。音調寬廣豪邁、莊重肅穆,既表現了人民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2023年初,嘎達梅林的愛人牡丹面臨流產的危險,不得不和嘎達梅林分離,牡丹派女警衛到附近村裡打聽訊息,以便找個合適的住宿地方。女警衛先到哈拉呼扎蘭艾裡,聽說村裡有個梭奈。

這家探子的鄰居正給老母親舉辦60歲大壽宴慶,請來了當地民間藝人桑傑胡爾奇。

桑傑胡爾奇最初編了幾段《嘎達梅林》,和往常一樣邊拉著四胡邊說唱著。他一開始把歌詞配在民歌《秀英》的曲子上,結合了四胡說唱的獨特腔調,悠揚動聽。

3樓:千百味殤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長篇敘事民歌。內容唱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在蒙古東部哲裡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達梅林(「嘎達」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在王府擔任的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名),率領人民起來反抗封建王爺和反動軍閥的鬥爭故事。全詩很長,經常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譯配的四段詞。

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嘎達梅林》歌譜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鴻雁從南往北飛,是為了追求太陽的溫暖呦。

反抗王爺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鴻雁從北往南飛,是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呦。

造反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歌曲賞析

這四段詞用了段落重疊的手法,集中抒發了對英雄的懷念與崇敬。這是一首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基礎上,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的短調民歌。音調寬廣豪邁、莊重肅穆,既表現了人民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歌曲影響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人民集體創作而成的,又經過無數優秀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加工,使情節更加豐富,語言更加精彩生動,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中旗申報的「嘎達梅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專案類別,序號546。

流傳範圍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敘事民歌一張具有代表性的「名片」,主要流傳在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草原上。

4樓:地方歇後語

蒙古族長篇敘事民歌《嘎達梅林》是科爾沁草原人民為了紀念用生命保衛家園的蒙古族英雄嘎達梅林而創作的蒙古族長篇敘事民歌,用口頭演唱的形式,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民族特色,長達2000餘行,全部唱完需要花費4個小時。[1]

5樓:匿名使用者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的,但不是歌曲。

6樓:皇族世紀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的,但不是歌曲。

《嘎達梅林》創作初時實際是一曲交響詩,是國際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一部中國作品,國外的許多著名樂團曾經演奏過這部作品。

本作品以一個英雄的傳奇表現了蒙古族人們反抗封建統治的英勇和頑強的精神,為後世很多文藝形式所引用。

《嘎達梅林》的作曲為辛滬光,他的徒弟中有著名的作曲家張立中(《草原戀》作者)等

【基本常識】:《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敘事歌曲?

7樓:千百味殤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長篇敘事民歌。內容唱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在蒙古東部哲裡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達梅林(「嘎達」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在王府擔任的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名),率領人民起來反抗封建王爺和反動軍閥的鬥爭故事。全詩很長,經常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譯配的四段詞。

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嘎達梅林》歌譜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鴻雁從南往北飛,是為了追求太陽的溫暖呦。

反抗王爺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鴻雁從北往南飛,是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呦。

造反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歌曲賞析

這四段詞用了段落重疊的手法,集中抒發了對英雄的懷念與崇敬。這是一首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基礎上,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的短調民歌。音調寬廣豪邁、莊重肅穆,既表現了人民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歌曲影響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人民集體創作而成的,又經過無數優秀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加工,使情節更加豐富,語言更加精彩生動,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中旗申報的「嘎達梅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專案類別,序號546。

流傳範圍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敘事民歌一張具有代表性的「名片」,主要流傳在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草原上。

8樓:匿名使用者

藏族啊 他是民族英雄 你看過這個電影嗎 很感人的 **也很棒 是三寶做的曲

9樓:

樓上電影白看了……

草原、馬背……你給整出個藏族!!??

那是「蒙古族」的英雄!!!

嘎達梅林(2023年-2023年4月5日)姓莫勒特圖,本名那達木德,又名業喜,漢名孟青山,蒙古族,內蒙古哲裡木盟(今通遼市)達爾罕旗(今科爾沁左翼中旗)塔木扎蘭屯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哈~`頂樓上的!!!!的確是內蒙古的民歌!!!

《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11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蒙古族」的英雄!!!

嘎達梅林(2023年-2023年4月5日)姓莫勒特圖,本名那達木德,又名業喜,漢名孟青山,蒙古族,內蒙古哲裡木盟(今通遼市)達爾罕旗(今科爾沁左翼中旗)塔木扎蘭屯人。

12樓:

bbbbb

樓上電影白看了……

草原、馬背……你給整出個藏族!!??

那是「蒙古族」的英雄!!!

嘎達梅林(2023年-2023年4月5日)姓莫勒特圖,本名那達木德,又名業喜,漢名孟青山,蒙古族,內蒙古哲裡木盟(今通遼市)達爾罕旗(今科爾沁左翼中旗)塔木扎蘭屯人。

13樓:米曉西小米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的,但不是歌曲。

《嘎達梅林》創作初時實際是一曲交響詩,是國際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一部中國作品,國外的許多著名樂團曾經演奏過這部作品。

本作品以一個英雄的傳奇表現了蒙古族人們反抗封建統治的英勇和頑強的精神,為後世很多文藝形式所引用。

《嘎達梅林》的作曲為辛滬光,他的徒弟中有著名的作曲家張立中(《草原戀》作者)等

《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敘事歌曲? a. 維吾爾族 b. 哈薩克族 c. 蒙古族 d. 達斡爾族

14樓:

當然是第三個了,那是一匹蒙古馬

15樓:良馬村夫

正確答案:c.蒙古族

臘八蒜的來歷和為什麼要吃臘八蒜,漢音對照 臘八蒜的來歷和為什麼要吃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乏陳可新是成語嗎,漢音對照乏陳可新是成語嗎

乏陳可來新 不是成 語。乏善自 可陳 才是成語。乏善可陳bai 讀音 f du sh n k ch n 解釋 zhi 乏 缺乏,dao 缺少 善 優點。陳 述說。說不出有什麼優點,沒有什麼好稱道的。用法 凡是用來表示一件事物沒有什麼優點可以提出來稱道,就可以說是 乏善可陳 用此成語時,含有不太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