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是老夫子
對男性長輩和年老人的尊稱。
公詳細釋義
①《形》公家的;公共的。《禮記·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公。」《原君》:「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或除之」
②《形》公正;無私。《屈原列傳》:「邪曲之害公也。」韓愈《進學解》:「無患有詞之不公。」《誡兄子嚴敦書》:「謙約節斂,廉公有威。」
③《副》公然;公開。《論積貯疏》:「殘賊公行,莫之或止。」《黃生借書說》:「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④《名》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後成為諸侯的代稱。
【又】泛指顯貴爵位。《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公(魯莊公)將戰。」《邵公諫厲王弭謗》:「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⑤《名》對男子的尊稱。《鄒忌諷齊五納諫》:「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陳涉世家》:「公等遇雨,皆已失期。」《滕王格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⑥《名》丈夫的父親。《孔雀東南飛》:「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樓:
古文中稱男士為什麼公,冠上姓齊公、曹公為尊稱,分有階層的稱呼;
現代對男士,如老公可說尊稱、公公,有尊重的意思,沿用古人的稱呼於普通百姓。
愚公移山**現了 愚公 和 智叟 這樣命名的深刻意義是什麼?
3樓:達興老師
作者想用反襯法。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白話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
「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
」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
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幹這件事,說:
「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餘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
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
」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此文出自先秦·列禦寇《列子·湯問》
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
《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此文即選自《列子·湯問》第五章,講述的是愚公不畏艱難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亦說明在當時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征服自然的願望。
此文是一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其主題思想即恆道。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過「智叟」與「愚公」的對話,展現出了「智叟」之愚與「愚公」之智,告訴人們做事要持之以恆,才有可能成功。
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雄偉氣魄,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頑強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對人們有很大的啟發。
另外,這篇寓言亦有很重要的客觀意義。首先,它具有人定勝天的思想,在天人關係上,重人輕天的傾向十分鮮明。其次,愚公在批駁智叟時,關於山與人的關係的分析,實際上蘊含著進步的哲學思想,講的是在一定條件下事物之間的關係可以發生轉化的道理。
作者簡介:
列子,原名列禦寇,中國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
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於黃帝老子,歸同於老、莊。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
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是什麼意思,作何解釋?
4樓:灰機
愚公移山裡的愚是愚公名字,作者設定了愚公和智叟兩個角色,作者通過愚公移山最終感動天地的事來說明「自以為聰明」的智叟不一定聰明,表達愚公的自行自強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可以看做是作為一種寫手法,強調了愚公不愚,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5樓:秦穎卿業昭
字面解釋是愚笨、愚昧的意思。可課文裡寫了愚公堅持不懈與智叟的膽小怯弱,以及「愚」與「智」作對比告訴人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所以「愚」可以解釋為堅持,執著。
愚公移山的寓意是什麼
6樓:拿破崙是個將軍
寓意是:不畏艱難險阻,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山》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
《愚公移山》通過愚公的堅持不懈與智叟的膽小怯懦,以及「愚」與「智」的對比,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
擴充套件資料:
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
《愚公移山》講述的是愚公不畏艱難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亦說明在當時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征服自然的願望。
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過「智叟」與「愚公」的對話,展現出了「智叟」之愚與「愚公」之智,告訴人們做事要持之以恆,才有可能成功。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雄偉氣魄,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頑強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
7樓:凰伯爵鴉
《愚公移山》是一個寓言故事。 它的寓意是:不畏艱難險阻,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事不僅要有迎難而上的衝勁和意志,也要有審時度勢的睿智,認清方向,不要浪費時間精力。
8樓:龍雙vs撒嬌
寓意只要有頑強的毅力,堅定的決心,堅持不懈,奮鬥不息,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克服。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
9樓:高樓居士
解讀《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一個寓言故事。它的寓意是:不畏艱難險阻,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只是這是怎樣一種不畏艱難險阻?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為什麼要與山過不去?
讀這個故事,知道是有山在前,建房在後。
房子建了以後,也是住了很長時間,愚公才發現家人出門要繞很多山路,覺得這很不方便。
只是,為什麼在建房之前,不仔細考察?不認真思索?
於是,我們見多了,很多專案,不是認真立項,而是盲目上馬。等到上馬以後,才發現是一種浪費。
發現不方便以後,不是從自身找原因,不是做相對簡單的搬家,而是做非常繁複的移山。也許,房子不管新舊,都是自己的。而山,則是公共的。
於是,我們見多了很多損公肥私的人和事。我們見多了很多以各種名義而為的損公肥私的人和事。
搬山的決定是愚公自己做的。愚公覺得自己已經老了,受累不多了,不能讓子子孫孫永遠受累。其實,愚公自己也知道,要把那兩座山搬掉,不但把自己的老命搭進去,還要把子子孫孫都要搭進。
於是,我們見多了累人的錯誤決定,我們見多了錯誤決定的累人。
在智瘦說這麼搬山是非常愚蠢的時候,愚公進行了反駁與辯解,而這樣的反駁與辯解無可厚非。也許智瘦說話的方式比較直率,智瘦的話比較的讓人不愛聽。
於是,我們見多了很多很好的建議,因為方式的不得當而被丟棄。良藥不必苦口,可以包衣、微囊、奈米;忠言不必逆耳,換種說話方式。
愚公與智瘦的一番話,被山神聽到了。山神就報告給了天帝。天帝聽了以後,就派大力神把兩座山搬到別處去了。
讀上去有些神奇,還有些浪漫。貴為山神,聽了愚公與智瘦的一席話,也很無奈呀。這麼敲敲打打,吵吵鬧鬧,何時是一個了?得,報告天帝吧,他總得管一管。
於是,我們見多了許多「惹不起、躲得起」的事情。
現如今,咱們就不必「愚公移山」了。
無論如何,山,還是要留下吧。
現如今,山不過來,咱就過去。
而不必非與山過不去。
也許,山,並非僅僅是那座山、那兩座山,也許是學業的壓力、就業的困苦、創業的艱難,事業的迷茫。面對著壓力、困苦、艱難與迷茫,能不能先靜下來,想一想,想一想自己將要做什麼;想不通就看,看一看,看一看別人是如何做的;看不清就聽,聽一聽,聽一聽別人是怎麼說的。聽了,看了,想了,爾後再做,這是方法。
很多的時候,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方法比精神更重要。
關於愚公移山的問題,關於 愚公移山 的問題
名字上看是一個愚一個智,但實際上是相反的。愚公認為,只要我堅持不懈的搬,總有一天可以移走這座大山。而智叟認為,這麼大的兩座山,你根本不肯能搬走的。愚公覺得,我搬不走,還有我的孩子,子子孫孫的搬,總有天天可以搬走的。通過寫智叟的膽小怯弱反襯了愚公的堅持不懈,把 愚 和 智 作對比告訴人們,無論遇到什麼...
愚公移山的好壞,北京愚公移山酒吧評價和近況
愚公移山為了自己或自己的後代出行方便,表現的是一種無私以及迎難而上的精神,是現在人所值得學習的。當然是移咯,不移過山很艱苦的啊!無私以及迎難而上的精神,是現在人所值得學習的.但是這浪費時間精力.多號召一些人來不快一點.我是不太贊同這種行為 北京愚公移山酒吧評價和近況 愚公移山是個表演廳型的酒吧,有樂...
寫愚公移山的劇本左右,寫愚公移山的劇本100字左右
北山有一位老頭,名叫愚公。他見太行山和王屋山擋在門前,出門很不方便,就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愚公想把這兩座山都搬走,有一天,他把妻子 兒女 大大小小的孫子喊來,商量這件事,兒女們倒是都很贊成,可是妻子卻說他是不是老糊塗啦,這麼大年紀還要搬山,挖了的泥土又往哪堆呢。愚公和妻子爭吵起來,兒子出來勸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