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通假?通假的形式有哪幾種

2022-11-17 21:05:11 字數 5395 閱讀 3373

1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

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無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記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夠用,想記一事而無其字,只有

借一同音字來代替。

②「本有其字」

的通假字。古人寫作時,不用原字或倉促間想不起原字,而寫成了另外一個音同或

音近的字,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望採納!

2樓:最愛甜心娜娜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別字)。

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異體字: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如「淚」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因為古代的字很貧乏,所以用有限的字來表達意思。

什麼叫做通假?通假的形式有哪幾種

3樓:匿名使用者

1、定義

通假,指漢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

2、形式

主要有三種:

(1)同音通假,如借「公」為「功」,借「駿」為「峻」;

(2)雙聲通假,如借「祝」為「織」,借「果」為「敢」;

(3)迭韻通假,如借「崇」為「終」,借「革」為「勒」。

3、成因

(1)沒有規範。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範,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產生避諱,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

(3)漢代知意者記音未記形。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4)一些人據音來記。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5)誤寫。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

」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4樓: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別字)。事實上,第一個寫通假字的人可以說是寫的白字,但是後人紛紛效仿,也就積非成是了。

5樓:

通假就是古文中的錯別字.

一般是同音不同字.或者字形比較相近.

通假字為什麼要叫「通假字」?這個「通假」是什麼意思?

6樓:暴走少女

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因為古代的字很貧乏,所以用有限的字來表達意思。

7樓:

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狹義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異體字:同一個意思,不同的寫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說」與「悅」;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

什麼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時候,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呢?有時候是有一定規律的;但是有一些字還在形成當中,沒有一定規律,可能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也可能使用一個同音字表示那個意思,這個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就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當時,在一般情況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時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於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況,應該寫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

於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這個辦法一直儲存了下來,以致20世紀的孫中山先生也按照這個辦法寫,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其不獲實行也如故(《黃花岡》)」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8樓:春亭月

以下回答摘自:白竹編著,《中國文化知識精華一本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07,第171頁。

所謂通假,就是用意義毫不相干而僅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借用來代替本字:如催促的「促」借用「趨」字,違背的「背」借用「倍」字,早晚的「早」借用「蚤」字等等。有些借字和本字今音相同或相近.如「早」與「蚤」,「背」與「倍」,有些則相差甚遠.如「促」與「趨」。

通假有時也稱作假借,但和「六書」中的假借有嚴格的區別。「六書」的假借是造字法的一種,即:為本無其字的詞用假借的辦法造上一個。

這裡所說的假借是古人行文時臨時借用或借用後再襲用的一種現象。

9樓:無名一小將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種用字習慣,假如某人想寫某某文章,寫到某某字的時候不會寫了 於是寫個同音的字上去,但是一般古人留下來的文章都是名家的文章,大師級別的人寫的 現在的人認為他們不是不會寫 是個性 於是他不會寫的那個字就和他用來代替的那個字就成了通假字

10樓:匿名使用者

「通」就是通過,「假」就是借,「通假」就是「通過借來用」的意思,是一種不規範的用法,但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就象現在的「i love u」裡的「u」大家一看都懂。

11樓:博姬塔

寫成一個字,但意思和念法是另一個字.就是通假.

比如"被'有時會通"披"等

什麼是通假字?通假與假借有何區別

12樓:欣旋教育

本有其字,因音通假,是為通假字.

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是為假借字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63432.

首先,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而假借字是本無其字.通假字與被通假字是同時存在的兩個字.如「植其杖而芸」中的「芸」通「耘」,二者皆是已造出的,同時存在的字.

假借字是本無其字的結論,借完後,字形上仍然只有一個,屬於一個字範圍內的使用問題.如 「自」,本義指鼻子,《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自,鼻也,象鼻形.後假借為第一人稱代詞自己,但是二者通用「自」字,字形上只有一個字.

其二,假借字雖不造新字,卻能夠產生新義,這是通假字所不具備的特點.

第三,從時間長短來看,通假字是臨時的、偶然性地替代,離開特定語言環境後,通假字便不復存在.反觀假借字,則是一經借用便永久替代.

值得提出的是,原來的假借字有兩種分類,第二種分類是尚文還未提及的「本無棋子」的「通假」.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也曾說過:「假借字的產生,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本有其字,而人們在書寫的時候,寫了一個同音字……第二種是本無其字,從一開始就借用一個同音字來表示.

」在這樣的解釋中,二者的觀念區分的還並是那麼清楚,但是隨著學術界對這兩個詞的分工越來越明確,我們不再把「本有其字」的「通假」稱為「假借」了.二者的區別也就愈發的涇渭分明瞭.

13樓:夏侯輕依

所謂通假字來,就是音同音近的替源代字.確切一點,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現象. 假借是本無其字,而借用同音字來代替,一經借用,便長期替代;通假是本有其字,而臨時偶爾地借用同音字來替代,語言環境變了,通假字也就不復存在.

假借字產生新義,通假字則不然.可見通假字與假借字是並列關係,而不是包容關係,應把它們區別開來,不能混為一談.望採納

通假字與異體字的區別

屈原的《離騷》裡的通假字有哪些?各自通什麼字?

14樓:科普小星球

1、豈維紉夫蕙茝 :**(趕得上)像佩帶蕙茞的人。

維:通「唯」,只。 紉:結成繩索。夫:彼。蕙(huì)茞(chén):均為香草名。

2、伏清白以死直兮:保持為正直而死的態度。

伏:通「服」,保持,堅守。死直:為忠直而死。

3、覽民德焉錯輔:見有德的人就給予扶持。

錯:通「措」,措置。

4、曾歔欷餘鬱邑兮:曾經每次悲哀苦悶。

曾:通「層」,重累不已之意。

5、帥雲霓而來御:率領雲霓霞光前來恭迎。

199.帥:通「率」。御:迎接。

6、相下女之可詒:物色一個美麗的侍女贈送給她。

詒(yí):通「貽」,贈送。

7、折瓊枝以為羞兮:攀折瓊樹嫩枝作為佳餚。

羞:通「饈」,指美食。

8、抑志而弭節兮:我壓抑著自己周遊無遇和離憂的心情,放慢速度前行。

志:通「幟」,旗幟。弭(mǐ):止。節:度,節奏,指八龍。

15樓:課文與閱讀

一、屈原的《離騷》裡的通假字

1、偭規矩而改錯

錯,通「措」,施行。

2、忳鬱邑餘侘傺兮

鬱邑,通「鬱悒」,憂愁苦悶,心情抑鬱不伸的樣子。

3、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圓」。圓鑿(受榫頭的穿孔)

4、進不入以離尤兮

離,通「罹」,遭受。

5、芳菲菲其彌章

章,通「彰」,明顯。

6、延佇乎吾將反

反,通「返」,返回。

二、《離騷》簡介

《離騷》是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文學作品,是一篇政治抒情詩。全詩以理想和現實的衝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徵,藉助於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盪,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全詩。

《離騷》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大專有哪幾種學習形式,專升本有哪幾種形式

總的來說兩種,基本處於兩極。一種是混個大專文憑,畢業後工作了 另一種是繼續深造,不滿意於今日自己的這種狀態。總之,修行在於個人 大專有哪幾種學習形式 未成年學生學習一般都是全日制 大專分為脫產 半脫產 業餘 函授等。普通全日制 教育 自學考試 網路教育 境外教育其他 專升本有哪幾種形式?專升本分為兩...

訊息有哪幾種形式?訊息的分類有哪幾種?

動態訊息 綜合訊息 經驗訊息 評述訊息。1 動態訊息 也稱動態新聞,這種訊息迅速 及時地報道國內國際的重大事件,報道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新人新事 新氣象 新成就 新經驗。動態訊息中有不少是簡訊 短訊 簡明新聞 內容更加單一,文字更加精簡,常常一事一訊,幾行文字。2 綜合訊息 也稱綜合新聞,指的是綜合反映...

民間借貸融資有哪幾種形式

民間借貸融資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 低利率互助型借貸 這種形式也就是民間常見的 幫困濟貧 主要是城鄉居民 個體私營企業主之間用自有閒置資金進行的無償或有償的相互借貸行為。相互熟悉 相互信任的借貸雙方直接見面,約定借款金額 期限 利息,由口頭約定 或打個借條,用於個人之間,主要是親友之間臨時性資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