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美
《憶秦娥》兩宋之交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始稱之為李白之作。南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亦錄於李白名下。明代以來屢有質疑者。
《菩薩蠻》宋僧文瑩《湘山野錄》捲上: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復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輔泰見而愛之。
後至長沙,得古集於子宣(曾布)內翰家,乃知李白所作。到了現代,基本上很難有學者可以證明了吧。這兩首詞被稱為詞中之祖,試想這麼崇高的榮譽,給任何一個人,都會不服,但李白除外,因為他是仙人。
且當是他的吧。
2樓:小月有愛
作者不是在憑弔秦皇漢武,他是在反思歷史和現實。這裡交雜著盛與衰、古與今、悲與歡的反思。詞人固然沒有正面寫唐王朝的苟且繁華,但「樂遊原上清秋節」這就足夠了,這使人自然想象到天寶後期那種古羅馬式的窮奢極欲和狂歡極樂。
可沒有人能從中去體會那潛在的破碎感。秦代、漢代過去了,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獨的陵墓,面對著西風殘照。這固然是過去的遺蹟,然而它又是實實在在的實景,同時,這「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實景又必然使人聯絡到王朝的未來。
於是,過去、現在、未來的界限被取消了,渾融在一起,歷史的時序給人們留下的只是一種表象——「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造成一種悲壯的歷史消亡感,或者說是毀滅感,填塞在人們心頭,這就是歷史反思的結果。因而上片的個人憂愁只能被取代,作為下片的陪襯。
3樓:以心
此詞描繪了一個女子思念愛人的痛苦心情,讀來悽婉動人。古人對它評價很高,把它與《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譽為「百代詞曲之祖」。我也覺的寫的很好的,一般是人是寫不出來的吧。
4樓:葛向蕊
此詞意境博大開闊,風格巨集妙渾厚。讀者從敦煌曲子詞中也可以看到類似格調,而不類中晚唐的清婉綺麗。陸游說:
「唐自大中以後,詩家日趨淺薄,其間不復有前輩巨集妙渾厚之作。」(《花間集跋》)。詩風與詞風自身存在著交錯否定之趨勢。
5樓:涼透薄荷裳
李白那個時候,寫不出這麼成熟經典的詞
6樓:匿名使用者
此詞句句自然,而字字錘鍊,沉聲切響,擲地真作金石聲。而抑揚頓挫,法度森然,無字荒率空泛,無一處逞才使氣。以此而言,設為李太白之色,毋寧認是杜少陵之筆。
其風格誠在五代花間未見,亦非歌席諸曲之所能擬望,已開宋代詞之格調。
菩薩蠻的這首詩的拼音,《菩薩蠻》李白的全文是什麼?帶拼音
這首詞寫作者自己在江南一段快樂浪漫的生活,雖然是回憶,卻寫得栩栩如生,歷歷如繪,一位春衫舞風 春風得意的 年少 立馬在橫斜水面的橋頭,英姿颯爽,風流自賞,引起滿樓的 紅袖 為之傾倒。目成心許的美好遭遇,便充分表現在言語之外。接著便到了美女如雲的 花叢 那裡有飾著翡翠的畫屏,現折回護,把幽深的春閨和喧...
關於李白和蘇軾的詩句,求蘇軾對李白的評價
求蘇軾對李白的評價?杜甫說李白是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的想象力代表了中國人的至高形式,所以有人很想學習這種想象力 創造力。中唐詩人徐凝寫了一首 廬山瀑布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詩的大意是 憑空落下千尺泉水,滾雷似的奔湧江中。宛如白練飛到眼前,一座青山...
供奉的觀音菩薩佛龕如何請走,觀音菩薩和財神爺可以請在同一個屋子裡麼
不供奉是一定要送走的 最好是送到原來開光的寺廟 應該先問問寺廟收不收,之後再用紅布包好,拿到寺廟請寺廟的大師送走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如果說裡面還供有觀音菩薩,那用紙箱裝好後就可以送到附近的寺院,不一定非要送到原來開光的寺院,寺院的僧人會進行處理的。如果說沒有佛像,只有一個空的,可以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