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該題目必須有個前提,就是第三次蒸發後,不出現溶質的析出和揮發。
2樓:坪徑
設四個未知數
分別為:總(溶質+溶液)量為m,溶質量為n,每次蒸掉量為y,最後溶液濃度為x
則會有以下計算式子:
n/(m-y)=10/100
n/(m-2y)=12/100
n/(m-3y)=x/100
現在的問題是求x。
認真觀察上面三個式子,不難發現n其實可以相除消掉……來活了,有時間再回來補充……
3樓:願為學子效勞
調和平均數是總體各單位標誌值倒數的算術平均數的倒數,也稱倒數平均數。本題只是在解答中採用了調和平均數的概念,實質上可利用溶質不變、溶液呈等差來求得第三次蒸發後的溶液濃度:
令原溶液中溶質為a,溶液為a,每次蒸發量為m,第三次蒸發後的深度為p第一次蒸發後:a/(a-m)=10%即a/10%=a-m第二次蒸發後:a/(a-2m)=12%即a/12%=a-2m第三次蒸發後:
a/(a-3m)=p即a/p=a-3m顯然a-m、a-2m、a-3m呈等差數列
於是有2*a/12%=a/10%+a/p
即p=15%
一種溶液,這道題 怎麼做?
4樓:
設原來溶液總質量為a,溶質質量為x,每次蒸發掉水質量為y,x÷(a-y)=10%
x÷(a-2y)=12%
整理:a=7y,x=0.6y
第三次蒸發掉同樣多的水後,溶液的濃度:
x÷(a-3y)=x/4y=0.15=15%
5樓:
溶液蒸發掉一定水後濃度為10%,設此時重量為1,設蒸發掉的水重量為x,則
12%(1-x)=10%*1
x=1/6
則12%溶液重量為1-1/6=5/6
再蒸發掉重量為1/6的水後,濃度為:
10%*1/(1-1/6-1/6)=15%答:溶液濃度為15%
6樓:
設溶質為x,蒸發掉的水為y,第一次蒸發後,溶液濃度為10%,則溶液為10x,第二次蒸發後有x/(10x-y)=12%,得到x=0.6y,從而第三次蒸發時濃度為15%
7樓:匿名使用者
設這一種溶液原有x,每次蒸發掉y,
則根據溶質的量不變有
(x-y)*10%=[(x-y)-y]*12%(x-y)*10=(x-2y)*12
10x-10y=12x-24y
2x=14y
x=7y
從而溶質有
(x-y)*10%
=(7y-y)*10%
=6y*10%
=0.6y,
第三次蒸發掉同樣多的水後,溶液的濃度將變為0.6y/[(x-y)-y-y]
=0.6y/(x-3y)
=0.6y(7y-3y)
=0.6/(4y)
=0.6/4
=0.15
=15%.
10噸10%濃度溶液,蒸發濃縮到23%濃度,需要蒸發掉多少水
8樓:青島垃管處
溶質的量為10*10%=1噸。濃縮到23%,總重量變為1/0.23=4.35噸。
所以需要蒸發=10-4.35=5.65噸。
9樓:暗影無心
需要蒸發掉5.65噸
誰知道一種藍色溶液,會變成藍色透明固體的,是啥?或說類似的實
你說得不夠詳細,能夠由藍色溶液變成藍色透明固體的方法有很多啦,如在水溶液里加入內色素然後再加入些凝膠容劑 如明膠 等,就能變為透明固體啦,再硬一點就加入點酒精,硬脂酸,燒鹼等也能做到,再如些不飽和聚酯,或其它樹酯加入固化劑也能變為透明固體,還有如水晶蠟等也行啊.用硫酸銅溶液,在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
丁達爾效應是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1)如圖是在實驗室中進行氫氧化鐵膠體丁達爾效應實驗
1 當一束光線透來過膠體,從入源射光的垂直方向可bai以觀察到膠du體裡出現 zhi的一條光亮的 dao通路 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丁達爾現象是膠體特有的性質,空氣不是膠體,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所以該圖中有一處明顯錯誤是空氣中也出現了光柱,故答案為 空氣中也出現了光柱 進入燒杯前,光穿過的空氣不是膠...
所有亞洲國家使用同一種貨幣的壞處
風險繫結啊。你看看歐元區的今天,你就知道,多個國家使用同一種貨幣的弊端了。為什麼所有國家不統一使用一種貨幣?目前來說每個國家發行各自的貨幣,是被我們當做理所當然的,但是也有那麼一些人會考慮這是不是經濟上最好的選擇,對這個方面的思考也產生了最有貨幣區的理論,從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中找到值得研究的點,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