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莆田過年,掃巡辭舊迎春
莆田城鄉人民在每年臘月年關之前,家家戶戶都進行一次「掃巡」(掃塵),以衛生清潔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節。這是莆田群眾的一個傳統習俗。
莆田百姓大多數是由中原遷移過來的,歲時習俗有的與中原地區大同小異,有的則是從移居過來後在生產、生活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年終歲暮,百姓辛辛苦苦完成了一年的勞動生產之後,為喜慶一年來的收穫,歡歡喜喜、乾乾淨淨過新年,群眾於農歷12月農閒期間,家家戶戶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俗稱「掃巡」(掃塵)。意即掃掉塵垢再巡查一遍。
莆田話把年前大掃除叫「掃巡」。「掃巡」的時間,各地都沒有統一。有的地區群眾從「
尾牙」(農曆12月16日)後開始,一般是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選個「雙日」中的大晴天(「雙日」是莆仙群眾的吉利數碼),俗語說:「千補萬補,洗淨見先祖」、「掃巡四面光,洗淨見祖公」。
把家裡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戶外,先洗刷乾淨,再讓太陽晒乾。然後室內再用竹竿綁著樹枝(帶葉),作成一把大大的掃把,把每個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這就叫「掃巡」。 有的地區不受限制,臘月初直至年關前進行。
群眾「掃巡」的日期一般都選擇雙休日和天氣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掃巡」的工具農村用蘆葦、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掃把,並貼上一小塊紅紙,然後縛在竹竿上,用於打掃清理室內外牆壁、屋樑、樓樑、樓板和天花板上附著的灰塵、蜘蛛網等汙物。室內打掃清理垃圾和廢物;鋪地板磚的進行洗擦、廚具、桌椅、眠床等傢俱、被鋪、蚊帳全部進行洗滌。
通過清洗、打掃把室內全面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
有的地區群眾在「掃巡」之後全家人吃一餐「擦粉」(用線面為主料配些佐料煮成的大雜燴),期望來年闔家平安。
「掃巡」意味著把舊一年裡的灰塵穢氣打掃出門,以嶄新的氣象喜迎春節,跨進大吉大利的新一年。這個有益於人身健康,有保持生活環境衛生的風俗習慣,千百年來莆田人民一直保留下來沿襲至今。
歷十二月開始準備辭舊迎新,外出親人,多回家「過年」。十二月十六「做尾牙」,和「頭牙」一樣隆重。舊時,商家老闆結清店員工資,以示僱約終止。
二十日以後,各家選個晴日(須雙日)大掃除,清理屋內外衛生,打掃後還要巡視其有無干淨,俗叫「掃巡」。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官三民四」),各家備辦禮品送神朝天,俗叫「送年」(正月初四「迎年」),祭灶公的禮品都是甜的,其中必須有一碟「油煎果 」(俗叫「送年果 」),很甜,並把它往灶公嘴上一抹,意在讓他吃了甜,心甘嘴短,「上天奏事」時會代人家隱惡揚善。這一習俗,新中國成立後漸廢。
二十五日,俗叫「二十五日頭」,忌吵架,忌出門,不得討債。樂善好施的人,在涵江城隍廟為窮人施捨錢米,俗叫「放米」。二十八日貼春聯。
春聯多由塾師代筆,寫上迎春吉祥句。涵江貼的「白頭春聯」,相傳是清兵入莆時,濫殺百姓,受難家屬貼白聯誌哀 。「過年」時,清**強迫百姓貼紅聯歌頌「新朝新政」,有人貼紅聯時,讓原來白聯上露出一截,表示反抗。
從此,貼「白頭春聯」就形成習俗。「做歲」吃紅團 ,「番薯起」。紅團 以糯米或綠豆或地瓜幹為餡,以拌食用紅的米米祭皮包餡,印成模擬的「紅團 」,上面點紅蒸成。
十二月最後一天是除夕,俗叫「三十暝」。除夕凌晨一時左右,家家紅燭高燒,香菸嫋嫋,以豐盛牲禮祭神祀祖,俗叫「辭年」。晚上燈火輝煌,全家男女同桌食酒菜;在外未回家的親人,也留個座位,表示全家團圓,俗叫「圍爐」。
盤菜十二碗,全雞、全魚;小菜八碟,精緻可口,有「好食三十暝」的俗諺。小菜中的鹹蟲戈,要十個腳的,俗叫「十戈全」,寓十全十美之意。一碟生豆腐,一碟生蟲代,傳說這是古代莆田苗民生食的遺俗。
漢人怕孩子在節日說晦氣話,「圍爐」時,先把豆腐或蟲代 往孩子嘴上一抹,俗叫「過竅」。如有失言,也認為「化外人」(苗民)說的,不礙事(此俗早廢)。「圍爐」後,長輩給下輩「壓歲錢」。
小孩放鞭炮、玩焰火;大人談談笑笑,通宵不眠,俗叫「守歲」。除夕是窮人還債的最後一天,負債人被債主所迫往往不敢回家過年。城隍廟於「三十暝」演戲,讓負債人去看戲避債,債主不敢在城隍爺面前討債,俗叫「三十暝看爐戲」。
新中國成立後,大掃除、貼春聯、祭神祀祖,圍爐家宴之風仍在,避債之俗不見。
莆田過春節的習俗
2樓:何處惹丨塵埃
莆田人會過兩次年。
明代中後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時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難,躲過一劫。等風平浪靜之時,已是大年初二,當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裡慘不忍睹。
人們決定再過一次年,各鎮各村不一。原莆田縣是大年初四,仙遊縣是大年初五。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
而且大年初二不訪友,為了警示大年間被倭寇入侵的史實,當地百姓規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襲。
3樓:匿名使用者
1、掃巡
莆田人在年前都會給房子來個大掃除,莆仙話叫做「掃巡」,「掃巡四面光,洗淨見祖公」。掃巡通常選在臘月初十至二十之中的某一個晴天,預示把舊一年裡的灰塵穢氣打掃出門,以嶄新的氣象喜迎春節。
2、貼春聯
除了我們平常見到的春聯外,莆田還有一種特有的白頭春聯,在紅色的對聯上方留有10釐米長的白紙額頭。
這一習俗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朝倭寇之亂,據傳此舉是為了悼念當年在倭亂中遇難的人。
3、廿五日頭
農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習俗公定的大日子。相傳為「天官賜福」的日子,也是行善積德的日子,這一天必須做好事,也要注意不能跟人討債,被討債的人會覺得很晦氣,會跟你生氣。
這一天也不能與人發生衝突,必須和和氣氣過完這一天,不然來年會很衰。很多城隍廟也會在廟內給窮人發放食物。
4、置辦年貨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做紅團、炸荔枝肉、買年貨等等。炸豆腐是莆田人過年必備的美食,香噴噴金燦燦的炸豆腐,寓意吉祥和富貴。
為了儲存時間更長一些,通常在出鍋後在上面撒鹽。而紅團則是莆田人逢年過節必做的拜拜貢品,紅通通的顏色喻示紅紅火火,圓圓的形狀喻示團團圓圓。
5、除夕(三十瞑)
莆田人稱除夕夜為「做歲」,也叫「三十暝」,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叫「圍爐」,很形象很生動。年夜飯過後,長輩分發壓歲錢。莆田還有除夕關起門來吃團圓飯之說,有不讓倭寇進來之意。
另外每年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會在家裡擺上一桌貢品,殺一隻大公雞,準備十二點過後(即除夕到來)的「辭年」儀式。
6、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早,開門放鞭炮,然後人人都要吃一碗線面,線面上都會放滿配料,如煎雞蛋、油炸豆腐、炒花生、油炸紫菜等。
「食麵了添一歲」,吃了線面就長了一歲。每人一碗,代表又長了一歲,也寓祝全家長壽。吃過線面,換上新衣服出門遊春。莆田人稱新年出門遊玩叫「遊春」。
7、大年初二
因當年倭寇入侵緣故,莆田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莆田人互不登門,害怕把黴頭帶給別人。現在這天成了朋友相約外面聚會的最佳日子。
8、大年初三
初三日,各戶進行「迎年」,所謂「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迴應。
9、大年初四
明嘉靖年間,福建沿海倭亂頻繁,興化民眾因此逃亡至山區,直到抗倭英雄戚繼光趕跑倭寇。老百姓才紛紛於當年二月初二返回家裡。
大家一方面掩埋被倭寇殺害的親友屍體,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重新做歲。
10、大年初五
初五這天,人們又象大年初一一樣,各家各戶串門走訪,回憶過去的歷史,聯絡鄉鄰的感情,暢談未來的希望。
11、元宵
莆田的元宵算是最熱鬧的了,時間跨度長達一個月,規模堪稱全國之最。莆田元宵不是集中在正月十五這天,有些村子提前十來天,有些則是正月底。不同區域裡,習俗也存在差異。
莆田民間元宵,會有菩薩巡遊、遊燈、擺棕轎、爬刀梯、打鐵球、赤足蹈火等活動,有著濃厚的莆仙特色。如此隆重、特別的元宵,每年都會吸引國內外的**聚焦。
12、頭牙
農曆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個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稱為「頭牙」。頭牙過完,也就意味著春節正式結束,一年的忙碌生活也正式開始。
福建莆田春節風俗
4樓:匿名使用者
福建莆田春節有「一年過兩次年」的風俗。
一年過兩次年
明代中後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時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難,躲過一劫。等風平浪靜之時,已是大年初二,當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裡慘不忍睹。人們決定再過一次年,各鎮各村不一。
原莆田縣是大年初四,仙遊縣是大年初五。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訪友,為了警示大年間被倭寇入侵的史實,當地百姓規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襲。
5樓:讖述社會
掃巡.掃巡日一般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戶都選個「雙日」中的大晴天(「雙日」是莆仙群眾的吉利數碼),把家裡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戶外,先洗淨讓太陽曝晒,一求幹,二消毒。然後室內再「掃巡」。
祭灶公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時燒一紙線,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賜福,豐衣足食。
二十五日頭
農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習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稱「二十五日頭」。這一天,一般是大晴天,相傳為「天官賜福」的日子。這一天,也是發善心積德的日子。
做年糕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買年貨,尤以做年糕最為繁忙。
辭歲「除夕」前一天,俗稱「小除」,戶戶放鞭炮,貼新春聯。當晚,家家戶戶堂上點花燭,疊紅橘果如塔狀,上插「三春」紙花,供「隔年飯」於灶頭,備辦豐厚祭禮和「貢銀」,祭祀天地神,名為「辭年」。
春節春節,是習俗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莆仙一帶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稱為「五日歲」
初四過大年,做大歲[仙遊地區是初五]
二月初二日約定為正月初二日,作為探望親友**的不祥日子,俗稱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這一天,都不互串門拜年或走親訪友。莆仙地區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歲」的風俗一直沿襲迄今。
神誕春酒
據說新婚夫婦正月初九"走玉皇路"可以生男丁.勞動人民沒有這套俗例,只在走親戚時帶著小孩,互相邀請吃些茶餅糖果或其他小點心而已。
元宵元宵從正月初六起為至廿日為「元宵」。每個村落日子不同,以正月十五日這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為元宵正日,俗稱「元宵心」。 農曆二月初二日是「中和節」。
這一天俗稱「頭牙」。各戶祭神祭祖先。商家備辦酒席,邀店員做「頭牙」。
鄉村裡社凡在正月因大雨等原因未舉行元宵活動的,多在這一天補辦,俗稱「二月二」。
家鄉過春節的風俗的作文,家鄉過春節的風俗330字的作文
不曉得,我也正愁著呢?jgjjvjhnhgbnvfghy5hugging guyji丈母孃家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幾種方法在iframe子頁面獲取父頁面元素 如下 關於春節習俗300字作文 春節習俗 範文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 過年 是我國最隆重 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福建莆田的地理位置怎麼樣,莆田地理位置
大多為平原,山地佔得較少,是個旅遊勝地 不怎麼樣,經濟不是很發達。福建是福州,廈門,泉州,三強鼎立。其他的差的很遠了。還不錯,環境很不什麼樣啊!但是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哦 可以來莆田參觀一下就知道了 可可 莆田地理位置.莆 田 市 莆田市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臺灣海峽西岸,北依省會福州市,...
安陽有什麼風俗,安陽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1,落腔 落腔 原名 落子腔 俗稱 嘮子腔 或 撈子腔 也稱 安陽腔 河南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落腔源於民間曲藝蓮花落,在宋代時通常是七言句的順口溜,到了元代,蓮花落 演變成為一種長調。到清代則演化成為一旦一醜登臺演唱故事的形式。清代中後期結合黃本地的民間小曲,固定曲調板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