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講的三寶指的是什么,佛經中講的三寶指的是什麼?

2023-02-03 19:15:04 字數 5827 閱讀 3105

1樓:荒誕不經

佛經中講的三寶是指佛、法、僧三寶。

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的說,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2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住持三寶? 就是佛像、佛經、僧眾。如果沒有住持三寶,如來的家業就不能傳承和弘揚了,我們修行交流也缺少了方便。

佛像是提醒我們自性要覺悟,因為沒有一個人每天跟在你的背後,要你覺悟。而佛像就有這個妙用,我們每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要像佛一樣覺悟。如果你拜佛不是為了覺悟,那就不是修行。

經典是幫助你樹立正知正見,正知正見雖說是你自性本具,但是你現在迷了自性,分不清對錯、好惡、正邪,所以暫時需要用外面的經典幫你開啟自性的法寶。佛經好比是一條渡船,你到了對岸,渡船你就不需要了。僧眾是和合僧團,是佛法的承傳者、傳播者、帶動者。

我們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也要象出家人一樣清淨無染、為法獻身。⊙什麼是自性三寶?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自性三寶就是覺、正、淨。

歸依佛就是歸依自性覺;歸依法就是歸依自性的正知正見;歸依僧就是歸依自性的清淨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被毀,經典可以被燒,僧眾可能被驅散,而自性的覺正淨恆常無變,我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依處——自性三寶。然後我們又不離開住持三寶而進行修行。

自性三寶是本體,只要本體在,有體一定會有相。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佛教三寶的一切諸佛。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如果滿意的話,給點分唄!~

4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三寶」?「三寶」又名「三尊」,佛教用語,指佛、法、僧。

《釋氏要覽.三寶》:「 三寶,謂佛、法、僧也。」

佛,指大知大覺的人,即佛教創教者釋迦牟尼(或泛指一切佛);

法,指佛所說的法及經籍教義;

僧,指僧團(僧迦;或泛指繼承、宣揚佛教教義的僧眾)。

至於什麼是「三寶殿」?明代學者歸有光解釋,指佛、法、僧三大活動場所。

「佛」的活動場所,指教徒登場辦事的地方;

「法」的活動場所,指佛家珍藏經書的樓閣;

「僧」的活動場所,指和尚、尼姑睡覺的禪房。

5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三寶是指佛、法、僧,也就是覺、正、淨

佛經中講的三寶指的是什麼?

6樓:手機使用者

⊙什麼是住持三寶? 就是佛像、佛經、僧眾。如果沒有住持三寶,如來的家業就不能傳承和弘揚了,我們修行交流也缺少了方便。

佛像是提醒我們自性要覺悟,因為沒有一個人每天跟在你的背後,要你覺悟。而佛像就有這個妙用,我們每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要像佛一樣覺悟。如果你拜佛不是為了覺悟,那就不是修行。

經典是幫助你樹立正知正見,正知正見雖說是你自性本具,但是你現在迷了自性,分不清對錯、好惡、正邪,所以暫時需要用外面的經典幫你開啟自性的法寶。佛經好比是一條渡船,你到了對岸,渡船你就不需要了。僧眾是和合僧團,是佛法的承傳者、傳播者、帶動者。

我們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也要象出家人一樣清淨無染、為法獻身。 ⊙什麼是自性三寶? 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 自性三寶就是覺、正、淨。

歸依佛就是歸依自性覺;歸依法就是歸依自性的正知正見;歸依僧就是歸依自性的清淨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被毀,經典可以被燒,僧眾可能被驅散,而自性的覺正淨恆常無變,我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依處——自性三寶。然後我們又不離開住持三寶而進行修行。

自性三寶是本體,只要本體在,有體一定會有相。

7樓:保護黑暗

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佛教三寶的一切諸佛。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如果滿意的話,給點分唄!~

8樓:手機使用者

佛家三寶是指佛、法、僧,也就是覺、正、淨

9樓:手機使用者

什麼是「三寶」?「三寶」又名「三尊」,佛教用語,指佛、法、僧。 《釋氏要覽.三寶》:

「 三寶,謂佛、法、僧也。」 佛,指大知大覺的人,即佛教創教者釋迦牟尼(或泛指一切佛); 法,指佛所說的法及經籍教義; 僧,指僧團(僧迦;或泛指繼承、宣揚佛教教義的僧眾)。 至於什麼是「三寶殿」?

明代學者歸有光解釋,指佛、法、僧三大活動場所。 「佛」的活動場所,指教徒登場辦事的地方; 「法」的活動場所,指佛家珍藏經書的樓閣; 「僧」的活動場所,指和尚、尼姑睡覺的禪房。

佛家說的三寶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三寶,這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的說,佛教三寶分別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象徵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

法寶,象徵諸佛的教法。僧寶,象徵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佛法僧三種為什麼被稱之為「寶」呢?

因為他是指示眾生將被解脫繫縛,離苦得樂,斷惡修善,得大自在,極為尊貴,如同世間上的珍奇寶物,所以佛家三寶被稱之為寶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三寶是:佛、法、僧。

佛教中的三寶是指哪三寶

12樓:夵條騶

三寶的種類 三寶的種類,古來有很多分法,不外從事相上和理體上說。可分為:三種三寶、四種三寶、六種三寶。

三種三寶 1、別相三寶:又稱階梯三寶、別體三寶,佛陀最初於菩提樹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經》時,特現為盧舍那佛身,是為佛寶;佛於五時所說之大、小乘等經律,是為法寶;最初隨佛出家,秉佛之教法,修因得果的聲聞、緣覺、菩薩等,是為僧寶。此佛法僧三寶又名為最初三寶。

2、住持三寶:指流傳、維持佛教於後世之三寶,即一切莊嚴的佛像,皆稱為佛寶;一切佛說的經典佛書,稱為法寶;出家比丘、比丘尼等稱為僧,是為僧寶。此佛法僧又名為常住三寶。

3、一體三寶:又稱同相三寶、同體三寶,就其意義與本質而言,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但體性為一。例如,佛從覺者之立場而言,為性體靈覺,照了諸法,非空非有,故稱佛寶;但佛德足以軌範一切,亦即法性寂滅,而恆沙性德,皆可軌持,故亦稱法寶;又如佛為完全無諍之和合狀態,僧團之特質為和合無諍,故亦稱為僧寶。

如此,則一寶實具足三寶,故又名理體三寶。 四種三寶 1、一體三寶:是說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然體性同一。

2、緣理三寶:又作同相三寶、理體三寶,即以一切智五分法身為佛寶,以滅諦涅盤為法寶,以學、無學等諸賢聖為僧寶。 3、化相三寶:

釋迦如來為佛寶,如來所說之滅諦為法寶,先智苦盡之聖者為僧寶。 另,《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以釋迦如來為佛寶,四諦為法寶,憍陳如等五比丘為僧寶。 4、住持三寶:

一切佛像為佛寶,一切經卷為法寶,一切出家比丘(尼)為僧寶。此三寶能流傳、維持佛法於後世也。 六種三寶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記載:

1、同體三寶:即三寶同以淨法界真如法身為其體。 2、別體三寶:

佛以三身佛為自性。五蘊之假者及法身義隨其所應,皆名佛寶;法以三乘無漏所攝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為自性;僧以三乘之聖眾,具足理事之和者為僧寶。 3、一乘三寶:

謂一乘所有之三寶,即不定種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為佛寶,一乘之法為法寶,一乘之菩薩眾為僧寶。 4、三乘三寶:

謂通於以三乘之三寶為所歸之體。即為三乘者所現佛之三身為佛寶,三乘之法為法寶,三乘之聖眾為僧寶。 5、真實三寶:

謂依三乘真實之教旨,而論同體、別體、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寶之實義。即以三身為佛寶,一切無漏之教、理、行、果為三乘之法寶,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聖眾為僧寶。 6、住持三寶:

以舍利及佛像等為佛寶,以示住世不絕;以貝葉文字為法寶,即今之大藏經、一切經等,以示住世不滅;以剃髮染衣僧為僧寶,以示佛法之不斷。 三寶的名稱、種類雖多,但歸納起來不外有三: 1、最初三寶:

又稱「根本三寶」、「最初三寶」。皈依佛,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皈依法,以佛陀所說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真理為老師;皈依僧,以最初隨佛陀出家的五比丘為老師。 2、住持三寶:

禮一切諸佛佛像為佛寶,一切諸法經典為法寶,一切出家僧眾為僧寶。 3、自性三寶:皈依佛,人人皆有如來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無差別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淨的身心。

此三種三寶實乃一體,因為有最初三寶,於是有住持三寶;有住持三寶,才知道人人皆有自性三寶。所以,皈依三寶者,其實就是肯定自己、認識自己、依靠自己。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才是皈依三寶的真正意義。]

13樓:ta徛

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的說,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佛教三寶的一切諸佛。

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編輯本段佛寶  概況  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

那麼圓滿佛道是什麼呢?這又可分為兩方面來說:  佛身  於無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

此佛身有 佛教三寶  三:法身、報身、應化身。 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

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 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屬於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

三寶威德  概述  三寶的威德十分殊勝,它能使一切眾生遠雜苦惱,破除邪見惡念,消減無始以來種種的我執習氣,是世間的明燈,真正的皈依處。三寶的威德,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擬議思量,其理有:  能破惡業障道  未皈依三寶之前,人生猶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導航的人和羅盤,必將漂流沉沒,永遠沒有靠岸的時候。

一切眾生被煩惱繫縛,流轉於三界六道,無有窮盡,現在藉著皈依三寶的勝緣,產生了防阻惡業的勢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覺生起,分分除斷煩惱,如舟船喜獲導航人和精密的羅盤,終於安隱的航入港灣。  能獲佑加持  因眾生於生死中,常遭遇許多苦難,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賊所侵害,無法逃脫而心生恐懼,現在皈依三寶,依怙三寶功德的護佑加持,使苦難怨賊舍怨心順,不復作出損害諸事,而令眾生吉祥安樂。  能除邪見惡念  眾生不能解脫的原因,是由邪見惡念不除,不斷的造出新業,如貧苦的人又不勤奮營生,致貧上加貧,潦倒一生,而三寶是蔽衣內的明珠,適時解除危厄,令眾生歡喜踴躍,重新振作,於是翻邪歸正,斷惡修善,達成轉迷成悟的道果。

能消減我執習氣  無始以來,一切眾生因一念無明不覺,執取身心為我,復由此我執的起念造作,累積無量無數的習氣,形成了六道輪轉的勢能,今由皈依三寶,而將此我執消溶,習氣減除,使得身心清淨,覺性顯發。  編輯本段皈依三寶  概述  所謂『進入佛門,應先皈依三寶。』如前所述,三寶既是佛法的總綱,所以凡是修學佛法,應先皈依三 佛教三寶  寶。

這就好比學生要到某個學校讀書之前,必須先辨理入學手續一樣。從佛教的立場,皈依三寶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自稱佛教徒,或已開始修學佛法,卻不願皈依三寶,就像是有了人身,卻不承認此身由父母所出,可謂十足的大邪見,終將墮入三塗惡道中。因此進入佛門與皈依三寶,是密不可分的。

而皈依三寶,則必須心誠意正,堅信自身亦可成佛,然後發大誓願,精進修行,如此才能與三寶的精神相應。  心態  從三寶的內涵及其威德來看,可知皈依三寶並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從徹底的仰信出發,並深切體會三寶確為世間最珍貴的寶物,能令眾生出離生死,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故在心態上,必須做到心誠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

因此皈依時的至誠懇切,把自己的身心歸向三寶、融入三寶,是十分重要的。是故由信心生愛敬,由愛敬而皈依,「信解觀察,供養皈依」,是上求無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無明痴暗的覺性作用。這個覺性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

那麼,由相信、認識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應當是如何呢?在《觀無量壽經》上有提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觀十方諸佛成就的條件,必先由觀自心佛性的成就開始,這才是皈依三寶的本意:皈依自性三寶。

六祖壇經所謂「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即說自性中蘊含三寶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寶不能顯發,就是凡夫。

一念悟,自性三寶全體顯發,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應「銷歸自性」,見性,即成佛道。]

佛界的皈依三寶指的是,佛教中的皈依三寶指什麼?

三寶為 佛 法 僧 三寶。這裡所說的佛,不一定是要真正的佛身,就是木雕的 泥塑的 紙畫的,看了都要同真佛一樣的敬重。因為佛從無量劫來,為了度脫我們這些苦惱的眾生,用極苦的功夫修行,才圓滿成了佛。人若皈依了佛,就能免脫墮三惡道的苦,所以叫做佛寶。法,就是講佛法的經 或是咒,都叫法寶。因為人總是受貪 瞋...

平遙三寶指哪三寶平遙古城中的三寶指的是什麼?

平遙三寶指的是 1 平遙牛肉 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餘年。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2 平遙推光漆器 一種工藝性質的高階大漆器具,山西平遙地方傳統手工技藝之一,以手掌推出...

繁貂東北三寶之一,被譽為“關東三寶”之一的是什麼

東北三寶 是指中國東北地區 1 的三種土特產,有新舊兩種說法。舊三寶 人蔘 貂皮 烏拉草。新三寶 人蔘 貂皮 鹿茸。林矽油 熊膽 蜂蜜。之所以有 舊三寶 之說是因為過去的貧窮百姓冬季時把烏拉草填在鞋子裡以保證腳不被凍壞,所以烏拉草是窮人的寶 而富人穿棉靴,所以也就不認為烏拉草屬於東北三寶。東北三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