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宗教的虔誠,算不算是一種貪婪?

2023-05-21 19:55:10 字數 4527 閱讀 8339

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這種虔誠是因為正確的理解教義並精進修持,因此而得到喜悅、產生信心,不能算是貪婪。

如果這種虔誠是因為有所希求,望得回報,可能就有貪婪的成分了。

2樓:財碩水晶

樓主,你這個問題很尖銳,是很多信教者的在信教過程都會產生的疑問。

如果只是信小乘或中乘教的話,這個貪婪是需要的。

但是對於修大乘者來說卻是很忌諱的。

因為,這宗教只是渡你的一條船,你到了彼岸自然要捨棄這條船。如果你執著貪婪,離不開這船,那麼你永遠不可能到達彼岸了。

所以你這個問題對於中小乘來說,貪婪是可喜的。

對於大乘者來說,卻不是好事。

所以最終的問題是,樓主是想修小乘,還是想修大乘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算,有些人覺得這種信仰適合自己,自然就選擇了,然後虔誠的信仰。

4樓:網友

看你自己的心如何。

信仰佛教又不能完全接受佛教的所有理論是否有不虔誠之嫌?

5樓:海印放光

完完全全接受佛教所有理論,這是等覺菩薩的境界。就是覺悟見解與佛相等,稱為等覺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等等就是等覺菩薩)

佛教,是真正重視修證的宗教,每進一步,都會有實際的證悟的。如果按小乘佛教的說法,須陀洹(初果羅漢),他們剛剛破除「見惑」,所謂破見惑,就是自己的見解認識剛剛達到「信佛」的初級境界(不再懷疑佛所說的真理)。

如果按大乘佛教的分類,共52位菩薩,初級階段的菩薩是「信位菩薩」,從初信位到十信位,從這十個位次的菩薩名,就可以知道,他們是一步步地修行而一分分接受佛教理論的。大乘圓教的第十信位菩薩,相當於藏教的阿羅漢。藏通別圓,雖然分類法不同,但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

綜上所述,信,很不容易!!!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你很虔誠也很誠懇!好過一些不懂卻天天以為自己的虔誠的人要好!

你的問題,這是正常的現象不要自責,佛教有很多法門,很多的方法,佛為了度脫不同根基的人說了不同的法門,同一首古詩每個人讀完了還會有不同的理解,何況是啟示人生道理的佛經。每個人都有這個過程。當你有問題的時候若能遇到好事的師傅幫你解釋,你或許就通達了,但若沒有遇到也不要緊。

佛經有那麼多,你可以選一本你覺得能接受的來讀啊,不能讀了一部覺得不合適就丟下不讀了,人一生能讀懂一部佛經那一生足以!信仰是不需要理由的,可以推敲但不要過分推敲,因為你用你普通人的思想去揣摩聖者,這是不合適的,就像螞蟻怎麼也看不懂人在幹什麼一樣,因為眼界不一樣,你總會找出否定的理由,但這不能說明你厲害,只能說明你還有不明白的,讀佛經也好其他大德的書也好,要有一個謙卑的態度,你才能真的得到其中的利益!

不知道你是對哪個地方不能認同,你也可以拿出來和大家討論,或許解釋一下你也就明白了。

建議你多讀一些佛經,每一本佛經闡述的角度都不一樣,最後選一部你自己喜歡並認同的佛經,一部就夠,並且無條件的相信它,遵守它,你一定會得到相當大的收穫的。

信仰本就是無理由的相信,但是每個人都要從有理由開始,這是正常的,當我們所相信的得到了證實,那麼信仰也就順利成章,你要加油,慢慢就好了。

7樓:請叫我黑雞大俠

一步一步的瞭解 還有就是其實所有的宗派,只是比較偏向那種修法,其實都是佛說的,都是可以從佛經裡找到的,如果你多瞭解瞭解的話,你會發現其實都可以的,我一開始也迷茫,多看看佛經,你就明白了,有問題,找佛經,佛經是佛說的,所以最靠譜,還有就是所謂的大乘小乘的問題,一直有爭議,但是你仔細看,其實互相一點都不耽誤,你這個問題我就直接複製黏貼給你了啊。

信仰」可以引導一般男女將佈施、戒律、初階的禪定,付諸實施,這就稱為「自然信」。在此處,正如瘋子的例子中所顯示的,雖然「信仰」是一種控制力,可是這種控制力還是不能像修習禪定一樣地控制一般人不安的心靈。這種控制力量能控制不安,僅僅擴充套件到佈施行為。

對於缺乏「信仰」的一般人而言,他們的心絕不會轉向善業,反而會在邪行中感到喜悅。在「戒律清淨」的實修與聖典的研讀當中,也一樣真實。這是指,由尚未開發的「自然信」控制力是如何產生自然善業。

在修習止觀的「業處」中,「自然信」無法控制住心靈,因為心靈很容易反擊「信仰」的掌控,而轉向他處。在「業處」的修行中,「自然信」是不足夠的。

修習信」則是準備了種子發育的溫床,換言之,就是在修習當中,例如吸入、撥出的「業處」練習功課上,來吸取巨大的能量。

在「三十七道品」中,這種「修習信」才稱為「信根」。在「業處」的修習中,它代表了心靈搖擺不定的力量消失,以及清明、穩定心的生起。當心的專注力清明、不迷惑的時候,才有能力穩定地固著在這些物件上。

身念住」的修習,例如吸入、撥出的「出入息念」,是「修習信」的前行溫床。如果心固著在「身念住」上,例如吸入與撥出,就等於得到「修習信」。然而,如果想要繼續在「禪定」與「直觀」的範圍當中,取得摧毀「身見」三種層次的能力。

為了適當地修習「禪定」與「直觀」,他們需要依止一位在法上通達的導師。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也有事很多拍別的,至少對某一個派別完全接受沒有問題,對任何一個派別都不接受就不要說自己信佛。

9樓:安定從容

呵呵,當然沒有不夠虔誠的嫌疑了,你要是能做到完完全全的地步,你就是等覺菩薩了,你這情況很正常,佛教本來就鼓勵修行人去驗證佛祖的見地,你要做的就是去驗證修行就可以了,修行到了那一步,你自然就明白了,然後會更虔誠了。

10樓:

佛教是圓融的,善巧方便的,境界不同,理解的層次也不同。小學四年級難以認同本科的課程,很正常。同理,本科生也不能小看小學課本。

修行主要修的恭敬心,我慢是學佛最大的障礙。五逆重罪尚可救,謗法的罪,佛也救不了你。

11樓:匿名使用者

嚴格來說,這樣犯了皈依法。嚴格來說,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不過,如果只是對佛教有興趣,那麼不信也無妨。

12樓:臥蒙水

沒什麼的,只不過你還沒有完全的瞭解或者理解偏了而已,當你真正的瞭解了,你就會認同了,諸佛無二說。高僧大德也不敢違背佛說。你不認同不代表人家是錯的,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而已。

當你真正的瞭解了,你會感嘆原來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高僧大德的問題。但是要真正的瞭解不是靠想的,只有自己去修證了,才有理解到的,就像你登山,只有到了那個高度才能看到那裡的風景,你在山腳下想,或者聽人家說那裡的風景,那也只是你臆想出來的,並不是你自己真正感受到的,不一定是正確的,只有你到了那裡,自己一看,哦,原來人家說的就是這樣。所以想明白還是要去做才行。

13樓:聖域★卡妙

有些流派純屬歪嘴和尚唸經,歪曲的厲害。這很正常。要不然也不會有禪宗了。

14樓:網友

佛教是允許懷疑的,你不能理解的東西,你可以存疑,隨著你修學程度的加深,你慢慢會認同的。學佛是有個過程的,不是一步到位的。

15樓:w大惡魔

呵呵,,你有參禪的潛質。

若你能正確、充分發揮出你的這個潛質,「一門深入」「必有訊息」。

好好珍惜這個潛質,並正確、充分的發揮他吧。

16樓:龍邪劍風

沒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否虔誠在你心中。

17樓:匿名使用者

阿彌陀佛,是瞭解不夠。真正瞭解了,自然會信服。佛法不在某一個人身上,而在經典裡。

18樓:煩惱即菩提

正信,就是把其理論搞通,也就是開悟。

19樓:準提法網路學院

沒有不虔誠之嫌。

佛教允許有疑問,但不要把疑問變成懷疑,要把疑問變成疑情去解悟或者證悟它,這樣智慧就產生了。

20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 您還是有曲解 佛經的意思。

21樓:suibian了

人具有很強的創造力,人對於佛教的闡釋同樣如此,佛教分為3個大的派別,即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以及藏傳佛教。由於本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建議您先看看《阿比達摩》再說。

上座部佛教認為:人是沒有所謂的靈魂的。上座部佛教也沒有燒香磕頭的習俗,供奉佛陀是表示對佛陀的尊重。

上座部人不會求佛庇佑。上座部佛教規定,出家比庫是不得接受金錢財寶的,這些規定的實質是為了出家人沒有財產,心無牽掛。我個人認為一切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實質。

22樓:木木的知識分享

不用擔心自己對學的佛法有懷疑,因為我們都沒有開悟,我們對佛講的道理做不到完全透徹明瞭是很正常的。但我們聽到一點佛法 的道理,就做一點,持之以恆自然自己的善根,福報就修上來了,越來越能明白佛法的真正奧義,學佛的信 解 行 證 都是相互促進的。這裡要強調,無論是看善書以及祖師大德的著作,還是聽法師講經,都能幫助你瞭解你學佛的道理。

我要強調聽經,因為學佛是一個長時薰脩的過程,聽一位好的法師講經,絕對能有效地消除你的懷疑。強力推薦淨空法師講的《地藏經》和《大經解演義》

自己有疑惑很正常,這是自己過去生的業障,無法完全相信,哪怕只相信了一點點,就把這一點點落實到生活中,也是修行,也能利益眾生。

必須明確一點,佛法只有真正落實,照著佛菩薩的教導來修正自己的錯誤的見解和行為,才能得到真正不可思議的利益。學佛學佛,就是照著佛的樣子來做,學佛才能成佛。不僅我們是這樣,羅漢,菩薩們也是這樣來修行。

暗戀算不算是愛情的一種啊,暗戀算不算是愛情的一種啊

人類最複雜的感情當屬愛情,千萬年來人人身體力行從來沒有人能夠把它說得簡單明瞭,即使最單純的愛情也總是 剪不斷,理還亂 人類最簡單的感情也數愛情,簡單得不需要任何理由,簡單得人人都會,人人都懂。愛情的最基本規則是 愛是兩個人的事,只有兩個人同等的給予,同等的付出,共同 分享快樂,一起承當痛苦,才能構成...

人際關係算不算是一種資產,人際關係算不算是一種資產?

算是一種不確定的資產吧,因為你往往不確定在自己遇到麻煩需要幫助的時候,到底有哪些朋友是可以真正幫上忙的,所以將心比心,以誠待人,能夠在朋友需要的時候幫上忙是真正友情的體現,但是要提防給人利用 肯定算啦,如果人際關係好的話,朋友多,遇到困難時得到幫助越多,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辦某件事,有朋友的話路徑會更...

小偷算不算是一種職業,小偷是一種職業嗎

當然算,因為也是為了生活。有的人說他不算,因為違法,國家不承認。小偷也是靠自己雙手去爭取,只是風險大,收入也快。道德當然不用說了,要不為什麼不把賭場全關了,妓院還不是照樣開。小偷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不被承認的職業 算是,因為小偷bai靠的也 du是技術,靠的也是手段zhi,也要承擔風險,要是技術不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