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調配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初中一年級)

2023-05-24 23:40:09 字數 5903 閱讀 4703

1樓:網友

2.某車間22名工人生產螺釘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產螺釘1200個或螺母2000個,一個螺釘配套兩個螺母,為了使生產的產品配套,應該分配多少名工人生產螺釘,多少人生產螺母?

設分配x生產螺釘,那麼22-x生產螺母,1200*x=2000*(22-x)/2

1200x=22000-1000x

1200x+1000x=22000

2200x=22000

x=10,分配10人生產螺釘,那麼12人生產螺母。

2樓:代安禕

分析:為了使每天的產品剛好配套,應使生產的螺母數量恰好是螺釘數量的2倍。

解:設分配a名工人生產螺釘,其餘(22-a)名工人生產螺母。

2×120a=2000(22-a)

240a=4400-200a

440a=4400

a=10生產螺母的人數為22-a=12

答:應分配10名工人生產螺釘,12名工人生產螺母.

3樓:網友

設有x人生產螺母,22-x人生產螺釘。則。

2000x/2=(22-x)*1200

x=12所以有12人生產螺母,10人生產螺釘。

4樓:顧洲奕平露

---原有---調動---現在---甲:xx+4乙:

40-x40-x

相等關係:x+4=40-x

方程:x+4=

4花閥羔合薏骨割攤公揩0-x

x=1440-x=40-14=26

七年級數學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配套問題)

5樓:齋飛昂

設瓶身要x個鐵皮 所以平底為 150-x

x=2*(150-x)

x=300-2x

3x=300

x=100所以100個做瓶身 50個做瓶底。

設甲x個人 所以乙為 26-x

120x*2=(26-x)180*3

240x=(26-x)540

240x=14040-540x

780x=14040

x=18所以甲 18人 乙8人。

6樓:吟遊子

設x制瓶身 y瓶底 x+y=150 16x=43y/2 解之x=86;y=64

設x甲工人 y乙工人 x+y=26 120x/180y=3/2 解得x=18,y=8

初一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人員調配問題及數字問題)

7樓:艾欣飛兒

(x - 1)+x+(x+1)=18

3x = 18

x = 6所以三個數分別是

8樓:雪落永逝

解:設中間的整數為x,第一個整數為(x-1),第三個為(x+1)。

x-1)+x+(x+1)=18

3x =18

x =6所以:x-1=5,x+1=7

5x6x7=210

答:它們的積為210

9樓:匿名使用者

解:依題意,因(x-1)+x+(x+)=18 所以x=6

它們的積為 5*6*7=210

答:它們的積為210

10樓:搞笑古怪

設中間一個數為x,則前面一個數為x-1,後面一個數為x 1x x-1 x 1=18

3x=18x=6所以前一個數為5,後一個數為7

初一數學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調配問題。急急急!

11樓:原來我是胖紙

設甲架有x本書,那麼由「如果從乙架上拿100本放在甲架上,那麼甲架上的書比乙架剩的書多五倍,從甲架上拿100本書放在乙架上,那麼兩書架書相等」

可得 x+100+(x+100)/6=總數=2(x-100)整理得5x=1900

x=380乙書架就可以因此求出了。本題最好用二元一次方程解注意「甲架上的書比乙架剩的書多五倍」意思因該是甲架上的書是乙書架上書的6倍。

12樓:匿名使用者

原來甲書架上有x本書,甲架上拿100本書放在乙架上,那麼兩書架書相等,則乙有x-200本。

x+100=6(x-200-100)

x=380甲書架上有380本書,乙書架有180本書。

13樓:天籟之音

解:設甲書架上有x本書,則乙書架上有(x-200)本書。

x+100=6(x-200-100)

x+100=6x-1800

5x=1900

x=380x-200=180

答:甲書架上有380本書,乙書架上有180本書。

14樓:珂流雲

設原來甲書架有書x本。

由於x-100等於乙書架的本書加上100

得到乙書架原有書x-200本。

x-200-100=(x+100)\6

6x-1800=x+100

5x=1900

x=380甲書架有書380本,乙書架有書180本。

15樓:在寶峰湖鍛鍊身體的松子

設甲書架有x本書,乙書架有y本書。

因為如果從乙架上拿100本放在甲架上,那麼甲架上的書比乙架剩的書多五倍。

100+x=6(y-100)①

又因為如果從甲架上拿100本書放在乙架上,那麼兩書架書相等。

所以x-100=y+100 即:x=200+y ②

把①代入②得:

300+y=6(y-100)

解得:y=180,所以x=380

所以原來甲書架有380本書,乙書架有180本書。

補充:數學中:

是幾倍增加到幾倍」就是表示變化後所得的數量是原數的幾倍,即等於原數量幾倍的意思.例如,現在的產量增加到原產量的3倍,就是現在的產量=原產量×3,與此意義相同的術語還有「增加到幾倍」、「為幾倍」、「增加為幾倍」,等等.

多幾倍」是表示增加部分的數量是原數的幾倍,即「多了幾倍」的意思,例如,現在的產量比原產量增加了3倍,就是現在的產量=原產量+原產量×3=原產量×(1+3)=原產量×4.與此意思相同的術語還有「增加幾倍」、「大幾倍」、「增加了幾倍」、「增大幾倍」、「多增幾倍,」等等。

同樣的例題如:甲、乙兩書架各有若干本書.如果從乙架拿5本書放到甲架上,那麼甲架上的書就比乙架上剩餘的書多4倍;如果從甲架拿5本書放到乙架上,那麼此時甲架上的書是乙架上的書的3倍,問原來甲架、乙架各有書多少本?

解:設原來甲架有書x本,乙架有書y本,根據題意得:

x+5=5(y-5)

x-5=3(y+5)

解得:x=95 y=25 答:原來甲架有書95本,乙架有書25本。

16樓:匿名使用者

設甲書架有x本書,乙書架有y本書。

x=5(y-100)

x-100=y 即:x=100+y

把①代入②得:

100+y=5(y-100)

解得:y=150,所以x=250

所以原來甲書架有250本書,乙書架有150本書。

17樓:我是你的火麒麟

解:設甲書架上有x本書,則乙書架上有(x-200)本書。(根據兩書架書相等可列)

x+100=6(x-200-100)

x+100=6x-1800

5x=1900

x=380乙=x-200=180(本)

答:甲書架上有380本書,乙書架上有180本書。

18樓:憂傷小飄

設甲為x,乙為y,則x+100=5y,100+y=x,解出來就可以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設甲架上的書有x本。

那麼由「如果從甲架上拿100本書放在乙架上,那麼兩書架書相等」得乙架上的書有(x-200)本。

根據「如果從乙架上拿100本放在甲架上,那麼甲架上的書比乙架剩的書多五倍」列方程:6(x-300)=x+100

解得:x=380

所以甲架上的書有380本,乙架上的書有180本。

初中數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問題的學習方法!急急急急急急

20樓:紫之萱戀

先合併同類項,再移項,求未知數 。等式的性質一:等式兩邊同時加一個數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質二:等式兩邊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質三:等式兩邊同時乘方),等式仍然成立。

21樓:暗影默吟

首先要認真讀題,確定你要解的未知數x,結合題意列出方程,並分析數量關係,再解方程。

22樓:周硯琪

根據問題一步一步列出方程,進行求解,就ok了。

初中數學 一元一次方程 比例問題

23樓:柳樹灣笑聲

.設第一次甲乙丙分別捐款2x,4x,5x

2x+4x+5x=176

11x=176

x=16所以甲捐款=16×2+18=50萬元。

乙捐款=16×4=64萬元。

丙捐款=16×5=80萬元。

設長,寬,高依次為5x,4x和3x,則有:

5x-3x=4;

2x=4;x=2;

所以長=10釐米,寬=8釐米,高=6釐米;

表面積=2×(10×8+10×6+8×6)=2×(80+60+48)

376平方釐米。

24樓:成心誠

1.甲 176×2/11+18=50萬元。

乙: 176×4/11=64萬元。

丙:176×5/11=80萬元。

2.表面積=2×(10×8+10×6+8×6)=376平方釐米。

初一的配套問題,一定要用一元一次方程啊,快快快

25樓:匿名使用者

設有x人生產a。(75-x)人生產b

15x *2= 20(75-x)*3

30x=4500-60x

90x=4500

x=5075-x)=25

有50人生產人生產b

26樓:錢罐罐公主

解,設生產a中工件的為x人。則生產b中工件的為75-x人。

因為要配套所以:

2*15*x=3*20*(75-x)

27樓:匿名使用者

設做a工件的人數為x,既做b工件的人為75-x 3×<75-x>×20=2×<15 x>

求解!初一上學期數學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3)配套問題 20

28樓:匿名使用者

解:這個題用方程組最簡單,我又怕你是初一上學期沒有學到方程組,我就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吧!設,用x張制瓶身,則制瓶底(150-x)張,則分析:

現在,用x張制瓶身,(150-x)張制瓶底1張鋁片可制16個瓶身瓶底43張,則共可做瓶身16x個瓶。

初一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人員調配問題及數字問題)

29樓:匿名使用者

設十位數為x 則個位數為3x 百位數為x+7所以 x+3x+x+7=17

得x=2所以三位數為926

30樓:匿名使用者

設十位數是x,則個位數是3x,百位數是x+7∴3x+x+x+7=17

x=23x=6

x+7=9這個三位數是926

31樓:我明天就睡覺

解:設個位上的數字是x,十位上的數字是y,百位上的數字是z。

x+y+z=17

z-y=73y=x

沒有筆就不解了,3個方程3個未知數可解。採納哦。

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一元一次方程問題。

如果m減去1等於零,方程變為0 2,這個等式無論如何都不成立了。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整式方程,也就是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而且方程裡只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係數不等於零,否則等式就不成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常要經過去分母 去括號 移項 合併同類項和係數化成1這幾個步驟。使方程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

關於一元一次方程的追及問題,一元一次方程的追及問題怎麼做?公式是什麼?

1 一隊學生去校外參加勞動,以4千米 時的速度步行前往 走了半小時,學校有緊急通知要傳給隊長,通訊員騎自行車以14千米 時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 通訊員要多少分才能追上學生隊伍?2 甲 乙兩人住處之間的路程為30千米 某天他倆同時騎摩托車出發去某地,甲在乙後面,乙每小時騎52千米,甲每小時騎70千米 經...

一元一次方程是什麼方程什麼叫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且兩邊都為整式的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且兩邊都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個根。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工程問題 行程問題 分配問題 盈虧問題 積分表問題 計費問題 數字問題。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見於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