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灝南
1.【寡人】之於國也。【寡人】:
古義: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詞。今義:
指形單影隻之人) 2.【河】內【兇】。【河內】:
黃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濟源一帶 【兇】:(古義: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義:1.指人或動物暴躁,心腸狠 2.
不行的,不吉祥的。) 3.鄰國之民不【加】少。
加】:(古義:副詞,更。
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 起:增加 4.
棄甲曳兵而【走】。【走】:(古義:
逃跑。今義:行走) 5.
或】百步而後止。【或】:(古義:
有的人。今義:表選擇的連詞,或許、也許) 6.
是亦【走】也。 【走】:(古義:
跑,逃跑。今義:行走) 7.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谷】:(古義:
糧食的統稱。今義:穀子) 8.
斧【斤】以時入山林。【斤】:(古義:
斧頭。今義:重量單位。
9.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
古義:供養活著的人。今義:
保養身體。) 10.非我也,【兵】也。
兵】:(古義:兵器。
今義:軍隊中最基層人員) 11.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歲】:(古義:年成。
今義:年)
2樓:匿名使用者
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於形影孤單的人。句意是:我對國家。)
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內遇到饑荒。)
請以戰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於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句意是,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藉。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憑藉它吃到肉。)
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裡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拋棄鎧甲,拖著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後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於選擇複句中的選擇詞。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後停止下來。)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麼。今常用於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寡人之於國也古今異義
3樓:匿名使用者
1.河內兇。河:
古義:黃河。今義:
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2.棄甲曳兵而走。走:
古義:逃跑。今義:
行走) 3.或百步而後止。或:
古義:有的人。今義:
或許、也許)
寡人之於國也中的古今異義字有哪些
4樓:春暉灰
無:通「毋」,不要。
頒白:頭髮花白。頒,通「斑」。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為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多加」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願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國時國君所有的 「統一天下」的巨集願,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即減輕徭役、發展農林牧漁生產而使民「不飢不寒」,並在此基礎上興辦教育等具體措施和要求,並強調指出,只有通過解決人民經濟生活的問題而取得人民擁戴,才能稱王於天下。
通假字1:.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勿」,不要。
2:.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
3:.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通「途」,道路 【孟子概述】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不過 有的教科書「直」是「只是」的意思,並不是通假字。
5樓:水和正瀧實
1.【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古義: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詞。今義:指形單影隻之人)
2.【河】內【兇】。【河內】:黃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濟源一帶。
兇】:(古義:穀物收成不好,荒年。今義:1.指人或動物暴躁,心腸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鄰國之民不【加】少。
加】:(古義:副詞,更。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
起:增加。4.棄甲曳兵而【走】。【走】:(古義:逃跑。今義:行走)
5.【或】百步而後止。【或】:(古義:有的人。今義:表選擇的連詞,或許、也許)
6.是亦【走】也。
走】:(古義:跑,逃跑。今義:行走)
7.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谷】:(古義:糧食的統稱。今義:穀子)
8.斧【斤】以時入山林。【斤】:(古義:斧頭。今義:重量單位。)
9.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古義:供養活著的人。今義:保養身體。)
10.非我也,【兵】也。【兵】:(古義:兵器。今義:軍隊中最基層人員)
11.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歲】:(古義:年成。今義:年)
6樓:網友
【河內兇】
古義: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義:常指人或運動暴躁,心腸狠。
鄰國之民不加少】
古義:更,再,副詞。
今義:常指增加。
或百步而後止】
古義:有人,有時。
今義:選擇連詞。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今義:兵器。
古義:戰士,士兵;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古義:逃跑。
今義:行。谷不可勝食也】
古義:盡。今義:勝利。
數罟不入洿池】
古義:細、密。
今義:數字或者數數。
樹之以桑】古義:種植,動詞。
今義:常指較高大的林木。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義:可以憑藉。
今義:表同意認可。
本文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談話,它較為集中地闡述了「富民」、「教民」的政治思想,比喻巧妙,論辯有力,語言暢達,是《孟子》書中一篇重要的代表作品。
寡人之於國也一詞多義
7樓:匿名使用者
之:①連線詞,無實際意義: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②語氣助詞:填然鼓之回。
的 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答 鄰國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
增加樂感,讀聽兩順:未之有也。
然:①這樣: 河東兇亦然。
…的樣子:填然鼓之。
但是:然而不王者。
則 ①於是:則移其民於河東 則曰:'非我也,歲也② 那麼: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則何如以:①使用:請以戰喻 樹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義②按照:
斧斤以時入山林。
與「可」連用,與現代用法相同,相當於「能夠」: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如發現未盡或不確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8樓:手機使用者
未之有也 是賓前標誌。
反覆閱讀《寡人之於國也》,思考一下課文表達了孟子怎樣的思想主張 你覺得孟子的思想和觀點在今天還有現
本文的主旨及思路分析 寡人之於國也 是 孟子 梁惠王上 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 仁政 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 仁政 以 王道 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本文主旨。因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 得民心,才能...
《寡人之於國也》常考的默寫句子有哪些
寡人之於國也來 默寫的句子 王如知源 此,則無bai望民之多於鄰國du 也。不違農時,谷不可zhi勝食也。數罟不入dao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
《寡人之於國也》文中主要闡述了孟子的什麼思想
寡人之於國也 是 孟子 梁惠王上 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 仁政 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 仁政 以 王道 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本文主旨 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 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 保民而王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