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超世拔塵
海南黎族。 竹竿舞又叫打柴舞,在曬穀場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擺開腿一樣粗的兩條方木作墊架,墊架上橫放若干條手腕粗的長竹竿,持竿者相向地雙手各執一條竹竿尾端,把竹竿與墊架、竹竿與竹竿碰擊出有節奏的聲音,稱為「打柴」。持竿者姿勢有坐、蹲、站三種,變化多樣。
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碰擊聲裡,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優美的動作。當一對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嘿!呵嘿!
場合極是豪邁灑脫,氣氛熱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練或膽怯,就會被竹竿夾住腳或打到頭,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夾到的人往外倒,並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夥子在這時,往往因機靈敏捷,應變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睞。
早在宋代,大文學家蘇武在結束流放生活離開海南時,得到黎族父老鄉親的「黎歌變舞祝公歸」的歡送,寫下了「蠻舞與黎歌,餘音猶沓沓」的詩句。可見,黎族的歌舞不但歷史長,而且有其獨特的魅力。
2樓:曾經的樂樂
京族竹竿舞。
勤勞智慧的京族人民,生活在美麗富饒的北部灣畔和北侖河旁,主要聚居在山心,尾和巫頭三島(俗稱京族三島),這裡是珠蚌之鄉,盛產馳名中外的「南珠」。京族人民感情豐富,性格豪放,無論男女老少都愛唱歌、跳舞。
合,在間歇中巧妙地跳動,跳完上個空格後,又重複返回,如此往返不停,直到盡興為止。
瑤族竹竿舞。
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几個省區的山區,是我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壯族竹竿舞。
壯族竹杆舞是一種可以與客共舞的娛樂性較強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幾十個演員敲擊竹竿,在演員的領舞下讓客人參與,壯族竹竿舞。
壯族竹竿舞(4張)
規模較小。從2023年起,在我國壯鄉——廣西武鳴縣。
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緬、泰三國都有分佈。
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貴州省南部羅甸縣董王鄉一帶苗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自創的一種自娛性舞蹈,主要是表現苗族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追求與理想,一般在重大節慶日與迎接貴客時演出。
黎族竹竿舞。
跳柴」原是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數百年前,當黎家人經過辛勤耕作,換得新谷歸倉時,村裡男女老少就會穿上節日盛裝,家家戶戶炊制新米飯、釀造糯米酒,宰殺禽畜,祭祀祖宗和神靈。酒酣飯飽後,眾人就會來到山坡上,點燃篝火,跳起竹竿舞。
3樓:匿名使用者
黎族竹竿舞。
瑤族竹竿舞。
京族竹竿舞。
壯族竹竿舞。
佤族竹竿舞苗族竹竿舞。
4樓:小知愛娛樂啊
跳竹竿是我國黎族的傳統體育運動。黎族竹竿舞起源於對傳統砍柴活動的模仿,辭海中對其敘述為:「打柴舞,亦稱『打竹舞、『竹竿舞。
它的起源,比較權威的說法是來自於黎族古代的喪葬習俗。
此外,關於打柴舞起源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時候生產力不發達,山高林密,當地人用竹建造房屋,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船形茅屋文化。黎族百姓模仿造屋過程中在竹上滑動,在竹上跳躍等動作,並適當的結合富有節奏性的**,用竹子敲擊出動聽的節奏,從而形成了有獨特意韻的跳柴舞。
另外一種打柴舞起源說法是,黎族人上山砍柴,休息時將柴排放敲擊,跳來跳去,後來逐漸發展演變成為打柴舞。
跳竹竿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專案
5樓:另界
黎族人在慶祝新春時,都喜歡跳竹竿運動。跳竹竿是一種古老獨特的活動,也是一項令人陶醉的文藝體育運動。它不但姿態優美,富於節奏,而且氣氛非常歡快熱烈,吸引眾人。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跳竹竿時,8根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著**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圖案,4-8名男女青年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參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邊跳舞一邊由小聲到大聲地喊著:
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熱烈氣氛。
6樓:匿名使用者
黎族人在慶祝新春時,都喜歡跳竹竿運動。
跳竹竿舞是哪個民族的特色
7樓:匿名使用者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獨特的魅力黎族人喜歡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穀場上跳這種舞。舞時,兩邊各蹲4個人,每個人雙手平握竹竿末端,按節奏張合敲打,舞者隨著竹竿的張合,兩腳不斷上跳下踏,做出各種美妙動作,舞蹈頗為熱烈,引人入勝。
跳竹竿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專案
8樓:匿名使用者
黎族。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語意為「跳柴」,因其是一項健身運動,外國的遊客又稱作「世界罕見的健美操」。這個運動專案盛行於海南島五指山區的樂東、東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縣黎胞聚居地區,據考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9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的丹寨、臺江、黃平、雷山、凱里、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
十。五、三月。
三、九月九等傳統節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等跳法。苗族一級演員金歐領舞的「苗族青年舞」,2023年已攝成舞蹈藝術影片《彩蝶紛飛》,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眾喜愛。
跳竹杆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運動
10樓:小俠俠
跳竹竿舞我國黎族,佤族,苗族,畲族等少數民族的舞蹈。竹竿舞的形式是平行擺開兩條腿粗細的方木作墊架,墊架上擺放若干手腕粗細的長竹竿,持杆者相向的雙手各持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與墊架,竹竿與竹竿抨擊出有節奏的聲音。竹竿舞分為好幾種,有:
佤族竹竿舞,黎族竹竿舞(打柴),苗族竹竿舞,畲族竹竿舞。
跳竹杆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運動
11樓:知否
「跳竹竿」是黎族的傳統體育運動。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之一,。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跳竹竿時,8根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著**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圖案,4-8名男女青年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參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邊跳舞一邊由小聲到大聲地喊著:
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熱烈氣氛。
它是一種跳躍競技體育活動。場地一般為8-12米長,6米寬的平地。這項活動男女老幼都可參加,一般多為男女青年。
比賽時,分成兩組,每組4——8人。一組打竹竿,一組跳,然後再輪換。打竹竿的人分成兩排。
距離約米,面對面盤腿坐下或雙膝跪地,每人雙手各執一根竹竿的頂端,成若干組平行狀。在**伴奏下,由一人統一指揮或唱歌,手持竹竿者隨著節拍,同時向下不斷地敲打粗竹竿,並且每對細竹竿隨著**鼓點的節奏時開時合,不斷地變換節奏、圖形和方位。跳竹竿的人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統一從一面進另一面出,可單人跳,雙人跳、三人跳或成隊跳。
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舞蹈動作,參加者一邊跳舞一邊由小聲到大聲地喊著:"哎--喂、哎--喂"。既不能踩著竹竿,也不能被不斷開合的竹竿夾著。
跳竹竿者巧妙地跳躍其分合之間,或用單腳,或用雙腳,做出各種旋轉及舞蹈動作。表演舞花扇、翻斛鬥舉等高難險技巧花樣動作,跳竹竿現有「穿山過海」、「情人上路」、「邀遊八卦陣」、「駿馬跳樁」、「飛躍龍門陣」、「勇闖斬頭臺」等多種套路。「跳竹竿」過去是「女打男跳」,如今已形成了「男女混合打跳」。
12樓:鳳尾攝影
原本是傣族的,現在很多都跳了。
少數民族的風俗禁忌有哪些,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的禁忌有哪些?
回族 維吾爾族 東鄉族 柯爾克孜族 撒拉族 塔吉克族 烏茲別克族 塔塔爾族 保安族等忌吃豬肉 動物的血和自死的動物。蒙古族忌諱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藏族家裡有人生病或婦女生育時,忌諱生人入內。哈薩克族忌諱別人當面數他們的牲口。佤族忌諱別人摸頭和耳朵 忌諱向少女贈送飾物和香菸。錫伯族忌吃狗肉。鄂倫春族忌...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中國哪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主要分佈在中國南方的廣西 貴州 雲南 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有 布壯 布土 布儂 布雅依 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 僮族 後來改為 壯族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
我國少數民族的,我國少數民族的資料
多民族國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國指漢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 回 藏 維吾爾 哈薩克 苗 彝 壯 布依 朝鮮 滿等民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 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由於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相對漢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 少數民族 朝鮮族被稱為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