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器進太空不再加速,在此狀態下宇航員是否會失重?

2023-08-10 21:43:53 字數 3646 閱讀 8510

1樓:多維達人

會的。因為在太空中地球引力無法保持讓宇航員貼著地面,一定會失重的,和航天器有沒有加速沒關係。

2樓:科學知識萬能俠

會的,沒有萬有引力的作用,宇航員就會進入失重的狀態,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

3樓:數碼技術小輝

會。因為太空本身就是失重的環境,所以宇航器進入太空後,宇航員會失重。

宇航員在太空中為什麼會失重

4樓:阿梨吃飽咯

宇航員在太空中會失重,是因為太空中幾乎沒有引力。

太空航天器在環繞地球執行或者在星際空間軌道上飛行時,會遠離地球和其他星球,所以就會處於失去重力的狀態,因此宇航員也會隨之失重。

失重不是重力消失或大幅度減小的結果(事實上,在100km高度上,地球重力僅僅比地球表面減少大約3%)。失重現象主要發生在軌道上或太空內或進行拋物線飛行的飛機內或在其他一些不正常情況下的(遠離星球或大重量物體)物體或人的自由下降。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小於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叫失重。

完全失重既然是受到重力的,那為什麼航天飛船上的宇航員也處於完全失重狀態,脫離地球大氣層了還有重力?

5樓:匿名使用者

是否受到重力,與是否脫離大氣層無關。

重力就是地球引力,而引力是長程力,理論上其作用距離是無限遠的。

太空梭上的宇航員離開了地球大氣層,但仍受到重力作用,其表現就是,宇航員與太空梭一樣,仍在圍繞地球運動。

既然仍在圍繞地球運動,就說明宇航員和太空梭仍然受到了地球重力的作用,無法脫離地球引力。如果此時它們都不受地球重力作用了,他們就會像星際探測器一樣,離開地月系,跑到太陽系的廣大空間中去了。此時,正是因為有重力在提供宇航員和太空梭的向心力,所以太空梭才會圍繞地球轉。

此時,準確地說,宇航員和太空梭處於微重力狀態。

太空是失重的狀態,宇航員怎麼在上面鍛鍊?

6樓:生活常識百事通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在太空一定是要鍛鍊的,因為失重情況下,用力很少,時間一長肌肉就萎縮了。太空鍛鍊的方法跟地面不一樣,一定要把自己固定下來,跑步機不能直接跑,人會飄起來,得先把自己給固定住。用繩子固定住腰和胸,腿還能動

過去前蘇聯的禮炮號飛船,航天員在太空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回來也沒有特別注意,後來航天員的生活能力非常困難。從和平號空間站以後,航天員的這種鍛鍊開始加強。這也是人類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

後來,健身功能成為空間站長期生活的標配。

三名航天員在軌期間將主要完成四個方面的工作

根據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總體安排,三名航天員在軌期間將主要完成四個方面的工作,計畫開展兩次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這四項主要任務包括:

開展核心艙組合體的日常管理。

開展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

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進行航天員自身的健康管理。

以上內容參考 新華網-航天員在太空也需鍛鍊 吃飯5天不重樣。

7樓:僅茈

為維持人體各器官組織在太空中的正常“運轉”,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們必須每天進行體育鍛煉,如騎自行車或蹬“移動地毯”。由於沒有地球引力的束縛,宇航員在太空的運動也不像在地球上那樣自如。他們需要用繩子將自己固定在空間站的裝置上,再穿上特製的褲子,使體內的血液從頭往腳迴圈,以求取得同在地球上鍛鍊一樣的生理效果。

這些運動可以基本維持心臟、動脈等器官的正常“運轉”,卻不能防止骨頭的萎縮。據統計,宇航員在一次太空旅行中將損失1%至10%的骨架,這部分骨頭在地球上再生的週期通常比在太空中的時間長許多。正常情況下,宇航員每天至少要堅持兩個小時的鍛鍊。

宇航員在太空中長期的失重生活會導致骨質惡化。

失重狀態下,人體骨骼不用實現支撐體重這一基本功能,但這樣對人體並不好,由此宇航員很容易患骨質疏鬆症。在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必須要考慮到日常的身體鍛鍊,通常宇航員每天至少要參加兩小時的鍛鍊。

空間站主要包括腳踏車、跑步機等有助保持體形的器械,這種跑步機必須有繩纜將宇航員拉向傳送帶的方向,儘可能地使宇航員像在地球上一樣地運動。望!

為什麼宇航員在太空**現失重?

8樓:新科技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超出大氣層就會處於失重狀態。事實上,地球的引力在太空梭飛行的高度上還相當強。宇航員的失重來自於太空梭和空間站在軌道上運動的離心力,這些作用於太空梭和宇航員身上的離心力恰好與地球的引力相等,且方向相反,因此,太空梭與和平號空間站就都不會掉到地球上。

它們必須在與地球保持應有距離的軌道上以準確的設定速度執行,以便使地球的引力與太空梭在軌道上執行所產生的離心力相當。

以繞地球旋轉的宇宙飛船為例,整體具有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物體具有向下的加速度),重力全部用來提供向心加速度,人對支援物沒有壓力,完全失重。

g-f支援=mag=ma所以f支援=0,視重為0,完全失重。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引力與離心力的向量差產生的當宇航員在太空繞地球勻速旋轉時,地球對宇航員的引力與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宇航員感覺不到任何重力的存在,這就是完全失重,有時簡稱失重。

宇航員在太空會發生失重現象,為什麼?

9樓:新科技

這是一個很難解釋的問題,並非像一些人所說的,宇航員脫離了地球引力而造成失重。

可以說正是由於地球的引力才造成了失重。

打個比方國際空間站,設一個人質量m1=60kg,距地心約r=6500km,地球質量約m2=6*10^24kg,引力常量約g=7*10^-11nm2/kg2,萬有引力公式為f=g*m1*m2/r^2顯而易見他們之間是有差不多一個人重力的力的。

那麼為什麼還會失重呢?

這裡可以形象得說出離心力,就像用繩子拴著一個小球甩動,你會感覺小球要飛出去,甩的越快這種感覺越明顯。

飛船會存在一個速度使其受到的重力等於離心力,這就造成了失重(只是感覺不到力,但卻是二力平衡),而這個速度在地表稱之為“第一宇宙速度”(約。

但是現實中,離心力是不存在的,要特別注意。

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為什麼沒被太空梭甩掉

10樓:以戰止戰

2023年2月7日,有兩個美國宇航員在不繫安全帶的情況下走出太空梭,在太空裡“行走”(實際是飄浮飛行)了一段時間,又安全地進入了挑戰者號太空梭。人們也許會問:宇航員為什麼沒被太空梭甩掉呢?

這是因為,儘管他們暫時離開了太空梭,但是,並沒有脫離太空梭的執行軌道。我們都曾體驗過:任何懸空的物體,如果沒有東西支援它時,就會跌落到地面上來。

這是由於地球有吸引力的緣故。不過,後來人們經過計算知道,如果丟擲去的物體的速度能在每秒公里(第一宇宙速度)以上,地球的引力只能使物體繞著地球轉圈,除非這個物體的速度減到每秒公里以下,否則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來。而這兩位宇航員是隨同太空梭一起被多級火箭送上天,並獲得了第一宇宙速度。

雖然,他們在火箭揹包的推動下,離開了太空梭一段距離,但仍舊保持著原有的速度,換句話說,與太空梭保持著相同的速度,進行著同步飛行,所以是不會被太空梭甩掉的。因此,人們稱他們為“人體地球衛星”。宇航員太空“行走”的成功,為修理正在軌道上執行的,但已發生故障的人造衛星,以及為將來建立永久性的太空軌道站創造了條件。

宇航員真的能看見長城嗎,宇航員真的能在太空看出萬里長城麼?

給你根長300裡的髮絲,你要是站在東方明珠的頂上能看到髮絲,長城一定也能看到。我想可以的,當時美國在飛船上拍到的幾個物體像片中就有一個是長城的。查查資料吧,不可謠傳。我聽說可能是假的。不過你可以給楊立偉他們打個 問問,畢竟咱們自己的宇航員已經上天了,呵呵 不能,當時所謂看到了長城,只是一時的口誤。理...

我國都有哪幾個宇航員飛向太空,中國宇航員飛向太空的人都有誰

樓上的,不對。只有六名航天員上過天。神舟五號飛船 楊利偉 神舟六號飛船 聶海勝 費俊龍 神舟七號飛船 翟志剛 劉伯明 景海鵬 楊利偉 費俊龍 聶海勝 翟志剛 劉伯明 景海鵬 共六名宇航員飛向太空 中國宇航員飛向太空的人都有誰 神舟五號宇航員楊利偉,神舟六號宇航員費俊龍 聶海勝,神舟七號宇航員翟志剛 ...

為什么宇航員在太空頭會變大,為什麼宇航員在太空頭會變大?

這是因為太空的微重力環境會改變腦室內的液體流動方式,導致宇航員大腦內液體積聚。除了讓他們變成大頭人,太空飛行還會引發視力問題。研究發現微重力對人類大腦的影響需要數月才能恢復正常。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對11名宇航員飛天前後的大腦進行了掃描。回到地球后,他們的腦室體積平均了增大了11 重返地球后幾個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