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講的就是春秋戰國時代發生的一些事情,春秋是如何滅亡的?又有非常多的典型人物是怎麼出來的?
2樓:蓉淼經驗之窗
記錄的是五代十國包括齊國,還有北宋以及北梁,這個時代也誕生了比較多的文人,比如孔子。
3樓:無能為力大蒜
就是5代十國這個時代,也是孔子誕生的時代,不過這個時代說實話,真的是前期繁榮後期特別亂。
《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嗎?
4樓:休閒娛樂達人天際
是。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所謂編年體,就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記載史事的史書。東周時,各諸侯國都設定史官撰寫本國的編年史,但名稱不統一,因商代和西周。
時,一年只有春、秋二時,而無冬、夏,因此古人稱年為「春秋」。所以各國史書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晉稱《乘》,楚稱《檮杌》。東周時諸侯國的史書後來均已散失,只有孔子。
編訂的魯國史《春秋》留傳了下來。
創作背景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餘(太史公)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遷。對《春秋》極為推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學術界對於《春秋》的史學價值存在質疑。胡適。
認為:「《春秋》那部書,只可當作孔門正名主義的參考書看,卻不可當作一部模範的史書看。後來的史家把《春秋》當作作史的模範,便大錯了。
為什麼呢?因為歷史的宗旨在於『說真話,記實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記實事,只在寫個人心中對實事的評判。
徐復觀先生也說:「可以斷定孔子修《春秋》的動機、目的,不在今日所謂『史學』,而是發揮古代良史,以史的審判代替神的審判的莊嚴使命。可以說,這是史學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經而不是史。
然而史料記載中並沒有對《春秋》的歷史記載產生懷疑。杜預在《春秋左傳集解·序》中說:「仲尼。
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上以遵周公。
之遺制,下以明將來之法。」朱熹。
說:「聖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見。」
春秋》記史的筆法與《史記》
不同。司馬遷明確指出:」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但《春秋》的「微言大義」並不意味著其「言」是失實的。張京華有這樣的評價:「如果說『良史』、『實錄』代表了古代史學的基本原則,『微言大義』則是代表了古代史學的最高境界。
也許正因如此,《左傳》
才會說:」《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
5樓:霓脦那些
是的。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春秋》是我國古代史類文學作品。又稱《春秋經》、《麟經》或《麟史》等。
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作品,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它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是由孔子修訂而成。
2019年2月報道,從海昏侯墓出土簡牘5200餘枚,專家釋讀後發現包括《春秋》在內的儒家經典及其訓傳。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這是從先秦孟、荀到兩漢馬、班諸家一致的看法。兩漢以後,今文經學衰微,學者多受古文經學門戶之見的影響,開始視《春秋》為歷史學著作,並由此引發了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春秋》性質之爭。
後世影響。無論從哪方面考量,《春秋》的開創之功都是無可爭辯的。
它的編年體例,為史學三大體例之一,「系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垂範千秋,繼之者眾,《資治通鑑》最稱出類拔萃。
它的私修性質,打破了官方對史學的壟斷,成為諸子百家爭鳴的先聲。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達三分之一,亦可說是受其引領所致。
它的春秋筆法,姑且不論有多少後人穿鑿附會之處,但其本身所彰顯的史學精神卻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無畏,剛直無私。
中國史脈能綿延至今而不斷,與孔子當初所賦予的那股堅韌之氣息息相關。
春秋》內容以戰爭、會盟、朝聘等為主,也涉及日蝕、**、水災、旱災、蟲災和祭祀、婚喪、宮室等。
春秋》文字簡略,敘事重結果,不鋪敘過程,故稱之春秋筆法,朱熹認為《春秋》並無表示褒貶之義的所謂「書法」。後世有史家仿效春秋筆法。
春秋》也有自然現象,日食、月食、隕石、水災、旱災、蝗災、**等,記載日食三十六次;例如莊公七年所記「星隕如雨」是關於天琴座流星雨,文公十四年記「有星孛入於北斗」是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春秋。
6樓:教育細細說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孔丘據魯國國史刪削成書。記事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迄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包括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計242年間史事。在時間上,本書反映魯國曆史的一部分,後世所稱「春秋時期」,即以書中擷取魯史的時限而得名。
《春秋》的意義春秋》多記政治、軍事、外交活動,「雜事」則有祭祀、婚喪、城築、搜狩和田賦等記載,還有日月食、**、蟲災、水旱、隕石等自然現象的記載。在價值上,它是春秋時期史事的基本信實的原始記錄。
書中所載該時期各諸侯國征戰、弒殺、結盟、聯姻等方面的事實及線索,是春秋史研究所不可缺少的材料。有關經濟狀況的記載,如宣公十五年「初稅畝」、成公元年「作丘甲」等條,透露了當時社會生產方式、經濟形態變革的資訊,極富價值。
春秋是一部什麼體史書
7樓:社會暖暖風
《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又稱《春秋經灶彎。
麟經》或《麟史,是我國古代史類文學作品,是「四書五經」之一,是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現存版本據傳是由孔子。
修訂而成。春秋》主要記載了從西元前722年到西元前481年之間魯國。
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共計242年,可以說《春秋》就是一部魯國的國史。現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
《春秋》主要內容
春秋》雖是魯國官修史書,但它記載的不僅僅是魯國一國之事信孝,而是將春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演變及發展作了全面記載。其中記載最多的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政治活動,戰爭也是本書的重點。
王向魯惠公之妾仲子。
贈賵,作者認為這是為君的不守君道,不成體統。又如《春秋》宣公十五年載有「初稅畝」,即在這一年開始實行履畝而稅,取代了傳統的「藉田以力」的徭役租,導致了領主經濟走向崩潰,為地主經濟的興起開闢了道路。
這一記載反映了春秋末期賦稅和土地制度的重大變革。《春秋》還記載了日月食、星變、蟲災、**、山崩、雨霜、雹、水旱等自然情況的變異。如隱公八年,有「螟」的記載,由此可知這一年發生了螟蟲災害,可惜記事過於簡單。
滑辯稿春秋》對經濟、文化的記載比較少。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寫了些什麼?它有什麼特點嗎?
8樓:老唐說農村事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歷史學家。用朱自清。
的《經典老生話》的話說,「孔子是在週末官吏散去的年代,儲存文獻的第一人」。他不但刪去了《詩書》,改作了《禮樂》,而且根據魯國史書的記載,又修改了《春秋經》
即現在的《春秋》。
孔子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他曾說自己「不說話,信古人,愛古人」(《論語。
敘說》);我生而不知,善古,敏求」(同上)。魯國是乙個文物和書籍保穗悶存很好的國家。孔子讀了許多古書,看了古代的禮儀。
他重視古文古物,要求研究歷史要義必須有符號。當然,孔子也致力於推廣他的學說。他呼籲古人模仿前王的仁慈;評論歷史人物的意義在於為當代政治家樹立標準。
孔子寫《春秋》的目的就是懲惡揚善。成功十四年,左傳。
趙公三猜改彎十一年,他說:「《春秋》小而顯,弱而顯。上面的人能使人明白,但好的人能勸告,但不道德的人卻害怕。
這是紳士的榮譽。」孟子。
說:「孔子自成的《春秋》怕賊。(子騰文公年間)。
<>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舊史編寫的,所以舊史的痕跡是很明顯的。司馬遷。
說,《春秋》是「關於舊新聞的史記……(史記十二王子年表》),這是對的。《春秋》是中國最早的史書。它記錄了一年、一天、乙個月、乙個月和一年的事件。
它記錄了從西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西元前481年)242年的歷史事件。書的內容主要是魯國,也包括周王室和其他諸侯國。
它主要記殲唯錄了春秋時期人們的重要事件和活動,如諸侯國之間的訪問、結盟、征服和城市建設。它還記錄了水、乾旱、**、冰雹。
日食、恆星變化等。然而,《春秋》的編年史太過簡潔。242年曆史的《春秋》只有大約16000字。歷史事件的敘述省略了歷史的過程,只記錄了結果或結論。
9樓:網友
這本書書當中主要是記錄了西元前近22年至西元前468年魯國的國史;特點就枯哪在於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只記結果沒基碼與結論鋒辯。
10樓:三陳小洋樓時代
這部書記載的都是春秋時期各國的一些史實;特點是有明確的時間標註,按年月次記敘事情。
11樓:一張不夠花歲月
從西元前722 ,至西元前468 ,魯國的國史;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的很簡略 。
《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 )
12樓:考試資料網
正確】春秋》是賣沒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記謹凱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中晌納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記載的內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卻不完備。
《春秋》是下列哪一體裁的史書?
13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春秋》是下列哪一體裁的史書?
1.國別體。
2.編年體。
正確蘆鋒答案:編年體。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等,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修鉛纖訂而成陪激晌。
我國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和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有何區別?
1.春秋 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春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時魯國自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即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 或公元前479年 的歷史大事。2.資治通鑑 國內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編年體通史和編年體史書的區別 顧名思義,通史記錄的是幾個朝代或歷史階段,比如 資治...
簡述紀傳體史書的特點,紀傳體與編年體比較的優點和缺點
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 世家 列傳 書志 史表和史論的綜合。本紀,基本上是編年體,兼述帝王本人事蹟。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書志,是關於典章制度和有關自然 社會各方面的歷史。表,是用來表示錯綜複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眾多人物。優秀的紀傳體史書...
國別體史書有哪些,國別體,章回體,紀傳體,編年體都有什麼史書?
國語 戰國策 三國志 1 國語 中國第一部國別史為 國語 記錄範圍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 前990 西征犬戎 約前947年 下至智伯被滅 前453年 共七萬餘字,它記載了八個國家的史事,時間上起西周的周穆王,下迄戰國初期的魯悼公 約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 共五百多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 宴饗 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