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的名句,後漢書的勵志名言3句

2024-12-28 18:35:08 字數 5117 閱讀 6777

1樓:雨過天晴太陽紅

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選自《漢書·成帝紀》。【譯文】有了過錯而不悔改,這才叫過錯。

2、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選自《漢書·賈誼傳》。【譯文】從小就養成的品行就像天生的一樣, 經常去做的事情就像自然會做的一樣。

3、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譯文】如果屈節辱命,即使活著,又有什麼面目回到漢朝廷。

4、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選自《漢書·路溫舒傳》。【譯文】在地上畫出乙個監獄,人們就會考慮不要進入那片地方;用木頭刻出乙個獄吏,人們就會希望不要與他照面。

5、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

選自《漢書·賈誼傳》。【譯文】實行禮治是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就將它禁止,而實行法治是在事情發生之後才去制止。

6、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選自《漢書·賈誼傳》。【譯文】禮、義、廉、恥, 這是四項基本的準則,不遵守這四項準則,國家就會滅亡。

7、言者不狂,而擇者不明,國之大患,故於在此。

選自《漢書·晁錯傳》。【譯文】進言的人不敢縱情而無拘無束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決策的人不能從進言中明辨是非、辨別良莠,這就是國家的極大災難所在。

8、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飢之於食,不待甘旨;飢寒至身,不顧廉恥。

選自《漢書·食貨志》。【譯文】在寒冷的天氣,人不會去等待狐裘或絲綿做的冬衣;人在飢餓的時候,不會去等待甜美的食物;人在飢寒交迫之時, 也就不會考慮到廉恥之心了。

9、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選自《漢書·高帝紀下》。【譯文】大風颳起雲彩飛揚,威鎮海內,衣錦還鄉,怎麼能得到勇士守衛四方。

10、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選自《漢書·項籍傳》。【譯文】我推倒大山的力氣勝過世上任何人,然而形勢於我不利,雖乘烏騅駿馬也無法突破重圍,烏騅馬你跑不出去,我有什麼辦法呢?虞啊虞啊!我又如何安排你呀。

2樓:期待

1.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闢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

出自《漢書·藝文志》。譁眾是指使得種人十分的高興,而譁眾取寵是指用浮誇的言詞或行動博取群眾的好感或擁護。

2. 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出自《漢書·樊噲酈商等傳贊》。那些出賣朋友的人,可以稱之為見到了有利可圖的事情,便不顧及道義了。

3. 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

出自《漢書·魏相傳》。自持國家強大,人民眾多,想要在敵人面前樹立威信,這樣便會恃強而輕敵,驕傲的軍隊打仗往往會失敗。

4.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賈誼傳》。苟:苟且,隨便。利益不要隨隨便便就獲取,禍害也不要苟且去躲避。

5. 量材而授官,錄德而定位;則廉恥殊路,賢不肖異處矣。

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衡量其才幹而授予官職,任憑其德行的高低來給與職位,6.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董仲舒列傳》。與其站在水邊羨慕那鮮美的魚,還不如趕快去知網打撈。

7. 執狐疑之心者,來讒賊之口;持不斷之意者,開群枉之門。

出自《漢書·楚元王傳》。盛行多疑的人們,往往會被讒言所左右,優柔寡斷的人們,往往容易被惡人所鑽空子。這句話說明當權者應當能夠明辨是非,不要胡亂的猜疑。

8. 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

出自漢·班固《漢書·敘傳上》。功勞和名譽不可以依靠著虛假去獲得。

9. 夫婦之道,有義則和,無異則離。

出自漢代班固《漢書·孔光紀》。夫妻之間相處之道便是,有情義就會在一起,沒有情意就會分開。

10. 若夫嚴子者,絕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

出自《漢書·敘傳上》。「澹泊」的意思是恬淡寡欲,即心情平淡,不羨慕、不追求名利。嚴子這個人,拒絕儒家先聖的教誨,排斥智慧,修養自己,返璞歸真,清心寡慾,迴歸自然。

3樓:帳號已登出

一聲和眾煦漂裡生,聚蚊成雷。(眾人吹聲時後多能使大里生浮動,蚊子的作聲時後音聚集起來去裡生成雷作聲時後。)

4樓:網友

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

漢書·王吉紀》)

百里之內風俗不同,千里之內教化各異。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書·東方朔傳》)

水清到極點就沒有魚,人太苛求就沒有夥伴。

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幹。

漢書·枚乘傳》)

5樓:網友

一、差以毫釐,謬以千里。

出自於《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意為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二、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意思是:「以無傷大體的行為為法則的人不能成就光榮的名聲,憎恨小羞辱的人不能建立大功業。」

三、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幹。

見漢·班固《漢書·枚乘傳》。溜:小水流。單極之綆:單股的細繩。斷幹:勒斷樹幹。這兩句大意是:泰山上的小水流可以穿石,單股的細繩可以勒斷樹木。

四、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伯牙善彈琴,唯鍾子期能解其意,自從子期死後,伯牙認為再也沒有像他這種知音了,於是將弦拉斷、琴摔壞,並從此不再彈琴。

五、狐疑猶豫,後必有悔。

出自史記《李斯列傳》,意思是:顧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後必生禍害;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將來一定要後悔。

六、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末形。

出自《漢書·伍被傳》,這兩句大意是:聽力好的人,在聲音未發出之前就預感先覺;視力好的人,在事物未出現之前就預見先知。 聰慧明智、思慮通達的人,善於觀察、思考、深辨、細究,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作出正確的判斷,故能洞察事物的未來,於無聲處聽有聲,於無形處見有形,有先見之明。

七、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

出自《漢書·司馬遷傳》,意思是精神過度使用就會衰竭,身體過度勞累就會疲憊,精神與身體都疲累不堪就會死亡。

八、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

語出《漢書.楊雄傳上》, 汲汲,心情急切。慼慼,憂愁。意思是不追求富貴,不憂慮貧賤。為人清高,安於清貧生活。

後漢書的勵志名言3句

6樓:網友

一、傳聞不如親見,視景不如察形。

出自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馬援傳》。景:同「影」。憑藉傳聞了解事情,不如親眼**;走馬觀花看風景,不如直接體察事物的性狀。

二、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覺其善。

出自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愛廷傳》。下乙個人,就不容易察覺到她的過失;厭惡乙個人,也往往看不到他的優點。

三、故古者急耕稼之業,致耒耜之勤,節用儲蓄,以備兇災。

出自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古人都會節省財物,以應對災禍之年。

四、冤則呼天,窮則叩心。

出自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張奐傳》。遭受冤枉時就呼天搶地,困頓失意時就頓足捶胸。

五、狐死首丘,代馬依風。

出自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班超列傳》。狐狸死去的時候,會把頭朝向自己生活的山丘。北方的馬無論走到**,都會眷戀著北面的風。

六、敗不可悔,時不可失。

出自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馮衍列傳》。既然遭到失敗,就不必後悔;而要抓住時機,東山再起。

七、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出自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班超傳》。進入到老虎窩當中,就不能得到小老虎。比喻不深入艱苦和危險的環境當中,就不能夠取得成功。

後漢書的名句

7樓:五十九說教育

後漢書的名句如下:1、有志者事竟成。

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5、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8、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覺其善。

9、交淺而言深者,愚也;在賤而望貴者,惑也;未信而納忠者,謗也。

10、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後漢書名句

8樓:天口

後漢書名句有:

一、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列傳。耿弇傳》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古今中外,慶燃扒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有著堅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心,事雖難,做則必成。

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列傳。馮異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為人處世,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所以我們不必為譽昌一時的得失而憂慮,在失去的同時,往往會得到意外的驚喜。

三、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列傳。宋弘傳》

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喜新厭舊,更不能得意便猖狂。在貧賤時期所結交的朋友,不能忘記;與自己同甘苦共患難的結髮妻子,不能拋棄。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段嫌史書,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兵到漢獻帝的195年曆史。作者是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先生,《後漢書》與《史記》、《漢書》、

《後漢書》中的名句有哪些?

9樓:劉啊二

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馬援傳》

譯文】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強。老年人越是年長,精神應當越壯豪。

三、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後漢書·第五倫傳》

譯文】以自己的模範行動教導百姓,百姓就接受你的教化;若只流於言論,說一套做一套,百姓就不接受你的教化,反而會生出是非。

四、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黃琛傳》

譯文】高傲剛直的東西容易受到損折,清白高潔的事物容易沾上汙穢;高難深奧的樂曲,能和唱的人一定很少,在美好的聲名之下,實際的才德常常難以相符。

五、物暴長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壞。《後漢書·朱浮傳》

暴長:突然猛長。夭折:比喻事情中途失敗或廢止。卒:通「猝」,突然。亟:急迫,快。

譯文】物體突然猛長,必定中途夭折;成功來得突然,必然很快毀壞。

《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中呂母的起義具有怎樣的社會意義

呂母聚起義是新莽末年赤眉起義的先驅,反映了當時階級矛盾的不可調解以及人民群眾的反抗精神。採納哦 呂母的起義具有怎樣的社會意義 呂母聚起義是新莽末年赤眉起義的先驅,反映了當時階級矛盾的不可調以及人民群眾的反抗精神。後漢書 劉玄劉盆子列傳 中呂母眾人起義的社會意義是什麼 呂母聚起義是新莽末年赤眉起義的先...

劉平傳的全文翻譯,《後漢書 鄭玄傳》文言文翻譯

鄭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縣人。鄭玄年輕時任鄉嗇夫,辭官回家後,便常常到當地的學校去學習,不願意做官吏,他的父親多次為此惱怒,也不能阻止他。後來就到太學跟隨老師學習,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為師,又隨從東郡張恭祖學習 周官 禮記 左氏春秋 韓詩 古文尚書 由於在崤山以東地區沒有值得求問的人了,鄭玄便西行進入...

勵志名言奮鬥的句子,關於努力的名言名句

1 只要拼不死,就往死裡拼。2 生活本沒有導演,但我們每個人都像演員一樣,為了合乎劇情而認真地表演著。3 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4 思考是一件最辛苦的工作,這可能是為什麼很少人願意思考的原因。5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6 父母是教科書,朋友是參考書,愛人是工具書,鄰居是報紙雜誌,美女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