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

2025-01-04 21:20:17 字數 1764 閱讀 5000

1樓:考試資料網

精神分析學說認為,人格是由本我(或它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構成。本我(id) 又叫伊的存在於無意識深處,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們生物性的本能衝動,主要是性本能和攻擊本能,其中性本能或稱為libido(欲力或性力)對人格發展尤為重要。本我具有要求即刻被滿足的傾向,遵循著所謂的快樂原則(pleasureprinciple)。

本我的心理過程是人類非理性心理活動的部分,即不遵循現實的邏輯思維和推理,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不顧後果,任意的否認,這表現在人類的夢、遊戲和幻想甚至藝術創作中。自我(ego) 大部分存在於意識中,小部分是無意識的。因此,自我是人格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自我的發育及功能決定著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方面,自我的動力來自本我,是本我的各種本能、衝動和慾望得以實現承擔者;另一方面,它又在超我的要求下,要順應外在的現實環境,採取社會所允許的方式指導行為,保護個體的安全。自我遵循著「現實原則」(realityprinciple),調節和控制「本我」的活動。因此,自我可以說是人格的執行部門,它設法在外部環境許可情況下來滿足本我的欲求,使兩者保持平衡。

超我(superego)類似於良心、良知、理性等含義,大部分屬於意識。超我是在長期社會生活過程中,社會規範、道德觀念等內化而成。是人心理中最具理性的部分,超我的特點是能按照社會法律、規範、倫理、習俗來辨明是非,分清善惡並對行為進行監督管制,使人格達到社會要求的完善程度。

超我」按「至善原則」(principleofideal)行事。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上述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互動作用構成。人格是在企圖滿足無意識的本能慾望和努力爭取符合社會道德標準兩者長期衝突的相互作用中發展和形成的。

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間起協調作用,使兩者之間保持平衡,如果兩者之間的矛盾衝突達到「自我」無法調節時,就會產生各種精神障礙和病態行為。

2樓:充電光束

弗洛伊德在《圖騰與禁忌》中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人格結構。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基本的成分,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如食物、水、性等。自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智的成分,它能夠協調人格中的本我和超我,使之保持平衡。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而形成,其作用在於抑制本我,把本我中的非理性因素加以理性化。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發展就是自我不斷克服本我、超我的矛盾運動的過程。

1.經典精神分析分割槽理論和人格結構理論,並說明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3樓:

1.經典精神分析分割槽理論和人格結構理論,並說明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經典的精神分析學派,就是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他將人格分為:本我:

一般認為存在潛意識當中,遵循「快樂原則」答培的生理性自我。自我:一般認為是乙個「看門人」的角色,看守著潛意識爛滑內容的封閉,調和本我與超清歷唯我間難以調和的矛盾,遵循「現實原則」。

超我:遵循「道德原則」。

心理和人格結構理論的內容

4樓:快樂小蝸

人格結構理論認為,人格不是各種各樣特性的單純結合,而是以基本特性為中心體系化的結構。

弗洛伊德曾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潛意識在冰山之下,潛意識在水的介面之間,意識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潛意識佔絕大部分。他後期又重新提出了結構模型,放棄了將地形模型看作一種人格結構理論。結構模型除了是一種人格結構模型,從咐段更本質的意義上講,是一種人格動力學模型。

結構模型將人格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和超衡簡譽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始終處於衝突——協調的矛盾運動之中。

自我只有咐慧處理好與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關係,心理才不會發生異常。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人格構造理論及心理動力主要觀點是什麼

人格構造理論 弗洛伊德將人格的結構分為 自我 本我 以及 超我 三個部分。本我遵循快樂原則,以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比較原始 超我遵循道德原則,是一個人的良心或道德力量 而自我就是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遵循現實原則。心理動力學,就是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一切心理動力都來自於一個叫 力比多 的東西,也就是...

精神分析是一門科學嗎,精神分析是科學嗎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其中有多個實證科學流派比如認知心理學 生物心理學等,精神分析流派無論是理論系統還是研究成果都不能用實證科學的邏輯得出符合的結論,所以並不符合實證科學的標準。然而精神分析在臨床中有很好的療效,具有完整的理論和良好的實踐性,並且揭示了人類人格發展的重要規律,所以精神分析仍然是正確的。只...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發展影響因素,簡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內容

弗洛伊bai德主要是研究du 夢境,利用夢境,分析人的心理。zhi 比如夢dao見一些人,產生恐懼,可回能在現實中答即存在這種恐懼,包括愧疚 自責等等的感受。因為在夢中,人的主觀意識的能動性較為有限,取而代之是潛意識,簡而言之,人的意識在夢中狀態下並不是明晰的,因此在平時沒有注意觀察的心理問題此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