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看來看去呢
杜甫潦倒因家敗。
李白瀟灑為家旺。
李杜雖為詩雙璧。
窮富由命不由人。
2樓:小白醬子
因為李白本身就是貴族。他有家族在背後撐腰。而杜甫是普通平民,因此非常貧困!
3樓:蛋蛋獸影視娛樂
別看杜甫和李白都是大唐詩人,但服務的物件不同,李白是「文藝範」皇帝李隆基和舞蹈家楊玉環的御用詩人,而杜甫寫的詩,則是底層老百姓的「代言人」。這樣就造成了李白可以遊山玩水,而杜甫吃飯都成問題,杜甫潦倒困頓也是合乎情理的。
4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李白一直是富家子弟,而杜甫官場不順利,所以晚年窮困潦倒。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們的家庭背景不一樣,李白是富二代,就算一輩子不工作也不愁沒錢用。
唐朝最「懶」的詩人是誰,一生只寫了2首詩,憑其中一首打敗杜甫李白?
6樓:專讀紅樓
相信大家都知道,說唐朝最懶的詩人,只寫了兩首詩,卻能壓過李白的詩人,那就是張若虛。
其實,儘管我們承認張若虛的詩確實很好,但說他能力壓李白一頭,也是有點過了的。
張若虛,大概生活在670年到730年左右,是當時吳中四士之一,和賀知章齊名。但因為歷史的原因,他留下來的詩作並不多,也就兩首而已。一首是頗負盛名的《春江花月夜》,還有一首《代閨中怨》。
而李白生活在701年之後。也就是說,李白出生的時候,張若虛正當盛年,早已成名。放在當時,很長一段時間裡,確實有天下只知張若虛、不知李白的可能。
試問,與賀知章這樣的大詩人齊名的張若虛,面對剛剛蹣跚學步的李白,誰更能獲得別人的稱讚?
之所以讓我們有張若虛能力壓李白一頭的錯覺。其原因或許就是他只留下兩首詩,而且兩手都是佳作。而李白的詩歌,則是浩如繁星。
舉個例子,李白出《行路難》,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相對;李白出《清平樂》,張若虛出《代答閨中怨》相對;李白出《長相思》,張若虛還是《春江花月夜》,李白再出《夢遊天姥吟留別》,張若虛還是《春江花月夜》。如此數不勝數,甚至就形成了「不變應萬變」的局面。
但這就是說明張若虛能力壓李白一頭嗎?顯然也是說服力不夠的。
就唐詩而言,能力壓李白的詩人或許還真沒有,但和他比肩的人物,確實有很多。自古文無第一,對於詩歌的評判,帶有很濃重的個人傾向與愛好,更注重於主觀上的感受。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名篇佳作,而且篇幅頗長,也足以反映出張若虛深厚的文學功底。但作品太少,或許也可以從「藏拙」的角度來考慮。(當然,我個人更傾向於張若虛的詩作被散佚的觀點)。
所以,之所以讓人覺得張若虛力壓李白一頭。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張若虛出生更早,我們的歷來就有敬老愛幼的傳統,所謂不簪越;
二是張若虛僅存兩首作品,而都是精品。也就容易讓人產生「要是張若虛也有李白那麼多產,必然會遠勝李白」的錯覺。
這兩個原因,都是不可或缺的。但遠不足以成為張若虛真的在詩歌上的造詣超過李白的證據。
7樓:傑哥解史
張若虛被稱為史上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卻被稱為千古絕唱。這兩首詩分別是《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閨夢還》,第二首詩不出名,但是第一首卻被大家所熟知。因為這首詩被收錄到中學課本里,是中學生必背古詩詞之一。
那為什麼有人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能夠與杜甫李白抗衡呢?
我們談及詩壇的地位奠定,從兩個方面說。
其一,詩人的風格,比如李白,當我們談論李白的詩,其實是在談論李白的風格,我相信,現在馬上,讓你背出李白的三首唐詩,能背出來的人,真的不多,但李白的風格,詩仙,誰人不知?當然李白的詩相當過硬,李白是屬於既有詩境,又有風格的偉大詩人,二者全佔,要不然怎麼提起詩,李白是頭一號。
其二,詩本身的意境,比如張若虛這首《春江花月夜》,光詩的這名字,就涵蓋了詩句中最美好的意境,春,江,花,月,夜,這些幾乎是詩人們詩中最喜歡用的字眼,張若虛直接湊成了他的詩名,再去讀詩,即便你不懂詩的每一句甚至不懂《春江花月夜》講述什麼東西,但依舊會給人美的感受,好的閱讀體驗,流暢的音節,華麗的畫面,不斷變換的韻腳,朗朗上口,何為好詩?這就是好詩。
從這兩個方面,都可以奠定個人在詩壇中的重要地位,張若虛顯然屬於後者,靠的是詩的境界,在全唐中,張若虛僅存兩篇,而這篇《春江花月夜》被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無可爭議,所以說他是詩壇中地位至高無上,沒有異議。
此詩最保貴的是作者對人類特有的天份——「情感」的頌揚。此詩場面巨集大開闊,首次直白地呈現了宇宙觀、時空觀。
在乙個春夜,詩人站在江邊陷入了沉思: 誰先看到了月亮?月亮什麼時候照到人?
天空無邊,遊雲無數,流水無盡,多少人(扁舟子、離人)在時空裡!緊接著,詩人不由自主地感觸到,與無窮宇宙相反,人生卻是短暫的,每個人只是完成一代。按說到這裡,已經很無奈了,但是,作者最終揚棄了無奈。
他刻意描寫了遊子的歸心,旨在表明,面對不可改變的客觀規律,情感是人生的所值!那個扁舟子一定能見到鏡中人,江邊一樹樹的月光,在輕風中搖拽著,一樹月光一樹情。
8樓:正史戲說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存在天分。
這種事情。乙個有天分的人,做出的成績很有可能是沒有天分的人,努力一輩子都不可能達到的高度。
比如初出茅廬的韓信,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他的兵法是出自何門何派?
但是20多歲的年輕小夥子一齣山就縱橫天下。
再比如王陽明龍場悟道以後,原本不懂的事情全部都懂了,被稱為名揚千古的聖人。
而在文化界也有這樣乙個人,他就是張若虛!
張若虛漫畫形象。
在全唐詩中,總共收錄了五萬首唐詩,但是張若虛一生卻只寫了兩首詩《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閨夢還》。
這兩首詩讓張若虛名揚千古,而且《春江花月夜》被稱為是「孤篇壓唐宋」,這首詩竟然打敗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
古人講究「文以載道」,詩詞要有著精神傳承,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還增加了一分哲學意味。
他在詩中告訴我們什麼是「永恆」,什麼是「無常」。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些都是永恆而又美好的自然事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轉瞬間就告訴我們不美好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常態。
美好不和好之間,就是這麼無常,在快樂之後就難免會有悲傷。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於天地而言,於時間而言,人都是過客,無邊遼闊又無邊荒涼。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可是無論如何人、江、月都是永恆長存的,又有何荒涼呢!
春江花月夜》中用詞極其華麗,但是極其順暢自然,絲毫沒有賣弄文采的俗氣,反而充滿了生活之氣。
雖說是用月和江做主題事物,但詩中所表達的意境,卻高遠,深邃。
大到宇宙蒼生,小到人事悲歡,令讀者完全沉浸在他所描述的畫面之中,感受永恆和無常,快樂和悲傷,繁華和寧靜,確實無愧被稱為「孤篇壓唐宋」。
9樓:網友
唐代最「懶」的詩人一生只流傳下來兩首詩,其中一篇被譽為「孤篇蓋全唐」,這個個人就是張若虛和他寫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是初唐詩人,他和詩狂賀知章、草聖張旭、和另一位唐初詩人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友」。張若虛啊詩儲存下來的在《全唐詩》中只有兩首,一首為《代答閨夢還》,另一篇就是流傳千古的《春江花月夜》。能夠以一首詩成為詩壇大家的非常少見,這首詩得到了後世的激賞,聞一多曾經稱讚這首詩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後代也評價這首詩「孤篇壓倒全唐」,可見對這首詩的評價之高。
這首詩開始幾句「江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充滿了追思淵源的哲理意味。「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和同時代的另乙個詩人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有異曲同工之妙,詩歌開頭幾句既有大自然的清新曠達,又充滿人生感慨,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優美流暢,韻律和諧婉轉,既描寫了離愁別緒,又有更深邃的感情和意境,集朦朧與清麗於一體,讓人回味無窮。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詩人,為什麼他們的人生卻如此不同?
10樓:菌笑笑
其實都是沒錢惹的禍,因為李白一直很有錢,不管是出身還是娶的老婆,但是杜甫就不一樣了,一直窮困潦倒,官小還被騙。
11樓:凱凱的偉偉
主要還是生活的時代不一樣,乙個是正值唐朝繁盛時期,另乙個的年代剛好是唐末,國家戰亂,民不聊生,所以思想會有不同。
12樓:網友
杜甫和李白雖都是唐朝詩人,但是李白主要是處在盛唐時期,而杜甫則主要是處在唐朝衰敗時期,兩人對生活的心境也不一樣。。。
13樓:聆聽你心的胖熊老師
因為他們的人生觀不同,乙個是沒有那麼多的憂國憂民,乙個是憂國憂民,所以人生自然會不相同!
憑藉一首詩壓倒全唐,李白杜甫也不能與其相提並論,此人到底為何人?
14樓:陽sir的考古之眼
此詩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璀璨的花朵,其作者也很神秘,一生只留下兩首詩歌,一首不為人知,另一首卻可以孤篇壓全唐,這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一)春江花月夜
這首《春江花月夜》大家在中學的時候可能都背過,很多人可能當時都被它的長度折磨過,但是如今回想起來卻發現很多句子已經深深烙印在了腦海中。當個人意識與宇宙世界融為一體,對於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時,你才會發現這首詩歌為何會冠絕唐詩,可以做到孤篇壓全唐。
其次,關於詩歌的意境美學,全詩三十六句都緊扣著題目的春、江、花、月、夜這五種背景來寫。而這五種景物中,尤以一輪明月為主線,貫穿起全詩的時間與空間線索,將所有散落的真珠串聯起來。開篇即寫明月初生於海上,隨後便是明月高懸於夜空之中,最後月落於水灑下清輝。
而在這如水的月光下,一切精緻彷彿被置換了空間,處於一種清冷、朦朧的月宮仙境一般。沙灘,楓樹,花林,白沙,高樓,宛如一幅徐徐的中國水墨畫,留白最是動人。
最後,關於詩歌的哲理美學,一首詩歌怎麼寫才算最成功?自然是把寫景、抒情和說理三者完美融合在一起。而這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如此,在此之前,有寫景之美者如謝靈運之淡雅山水,有抒情之善者如李商隱之哀婉動人,也有說理之玄者如王摩詰的禪機隱現。
但是卻沒有一首詩能做到如這首詩歌一般,將山水之景,哲理之思,分離之情,都寫了進去,而且三者之間圓融無礙,完美地做到了情、景、事、理的同一。
(二)詩人張若虛
除了這首《春江花月夜》之外,他還有一首詩不為人知,是一首五言閨怨詩,名為《待答閨夢還》: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豔,心寄管絃飛。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大詩人聞一多說得更是徹底: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切無需多言。
詩人為什麼要寫《洞庭湖》,詩人為什麼要把很大的洞庭湖說成是小小的水潭
在我國所有的著名湖泊中,有關洞庭湖的名人名句最多,現摘錄一些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雍陶 題君山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登岳陽樓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
春雨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他被後人稱為什麼
被尊稱 詩聖。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 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 詩史 春雨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他被後人稱為 詩聖。春雨 的作者是誰?代詩人是誰?他被後人稱為,詩聖 春雨 唐代詩人杜甫 春雨 的作者是李商隱...
唐代為什麼是詩的巔峰唐代詩人為什麼這麼多
因為唐玄宗重視詩歌發展,從這方面遠拔出不少人才,加上政治開明,國家富強,文化水平相對其他朝代較高,想為國家效力的文人紛紛寫詩表達自己的理想與才情,所以詩人遍地開花 政治上 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安史之亂也提供了素材經濟上 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科舉上 以詩取士,促進詩賦繁榮 民族上 民族融合 政策上 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