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旅行者說文史
京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與越南民主共和國京族使用的語言基本相同,雖然多數京族人會說粵方言,但京語與粵方言並不相近。
京族是乙個古老的民族,其族源至少可追溯至古代百越的駱越。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駱越人的乙個分支逐漸向今天的印度中南半島移居,成為現在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主體民族。
大約500多年前,原來居住在越南海防附近塗山一帶的京人,因為追逐魚群來到了我國北部灣的澫尾島、巫頭島。他們發現,這裡人煙稀少而魚群豐富,於是便在這裡居住了下來。隨後,他們又招呼親人及鄉鄰也紛紛前來,澫尾、山心、巫頭就成為了京族人民近500年來繁衍生息的地方。
新中國成立以後,京人被稱為「越族」,到了1958年,根據京人本民族群眾意願,經***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
京族人民使用的語系尚未明確,有專家認為,京語應該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也有專家認為京語應該歸屬於南亞語系。京族雖然有自己的語言,但是卻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也使用漢語,雖然在歷史上他們也曾創造過自己的文字,但是這種文字數量非常有限,多數與漢字混合使用,所以流通也極為有限。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京族人與全國各族人民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現在幾乎每乙個京族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曾經廣西陽朔西街碰到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他們在陽朔開了一家啤酒魚館。期間,吃飯的時候,還鬧出笑話。
魚上來後,我發現竟然魚鱗沒有刮,就把老闆喊了過來。後來才知道了啤酒魚就是這樣做的。如果不聽他們介紹,完全看不出(也聽不出)他們是京族。
2樓:十一是伊是你
我認為粵語和京族近似,因為粵語很多發音也和京族發音相似,雖然京族發音幾乎沒有捲舌音,但是也和粵語有很多相同的發音技巧。
3樓:遊戲小仔楓生
其實客家族語言與北京話較為接近,因為別的兩種離北京太遠了,語言差異較大。
4樓:昕點點
我覺著和京族近似的是客家話,兩者的有一些詞語的發音是非常相似的。
5樓:來自河口古鎮有能力的螢石
單從音色語調來聽,客家話與越南話比較相似。當然粵語影響力最大,長時間演變下越南人喜歡模仿粵語借用粵語的某些詞語發音會發生。
6樓:彼得維奇
瞎扯,客家話咋能和北京話相似了?客家話是宋朝中原話,北京話是在清朝在形成!
客家話和閩南語的區別是什麼?
7樓:越努力越幸運
客家話和閩南語的區別是閩南話與客家話相差很遠很遠,閩南話是當地語,客家話是從遠處遷移來的人原籍地的方言,沒有共性。它們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語言體系,幾乎沒有發音的交叉。
閩南語是閩(即福建)東南部地區使用的方言,在廈門、泉州、漳州等地比較普遍,甚至廣東潮汕。
等地也有說。
客家話又稱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
的共同語言(客家先民是中原的華夏民族,在近千年的五次大遷徙中,最終形成漢族(華夏族)的乙個新民系。他們的先祖多是因中原戰亂等原因,從中原(河南,安徽,山東)南遷贛南、閩西、粵北。
客家話和閩南語的區別
閩南話是自唐代流傳至今的語言。當年稱之為河洛話,在河南那一帶是官話。戰亂之後大部分人遷徙到閩南,然後將這一官方用語保留至今。
客家話也是很早以前的中原語言,中原百姓也是由於戰亂然後南遷,福建廣東都有人講客家話。現在基本都是客家人才講客家話的,但客家人不像閩南人只定居在閩南,而是很多地方都有客家人。這兩種語言是古漢語的不同分支。
閩南語是與臺語。
相同的語言,而客家人是經過五次大遷移從北方遷徙到南方的,即使是有著那麼久的歷史,語言也在慢慢變化中,不過客家話與閩南語還是不同的。
客家話和粵語哪個更接近古漢語?
8樓:稅運
客家人學粵語容易,而廣府人學客家話卻難 ,這就可以想像得到粵語是徒弟,客家話才是都古語,當年秦時越陀南下的位置是在廣東龍川紫金一帶,那裡全都講客家話,而後再往南融合了古越族壯族才定都廣州番禹 ,慢慢形成了現在的廣府話,也就是粵語。
9樓:養亦玉
粵語是古北方語與南方壯語融合型成的,比如壯語與粵語是相同的,粵語中含有很多變了調的壯語。
10樓:彼得維奇
廣東話更接近古漢語,因為廣東話裡有很多詞語在文言文裡面都可以找到。
11樓:森旻
我是客家人說客家話,也會說粵語,說粵語的人不一定會說客家話,我去過很多有客家人的地方都是這樣。我們廣西說客家話的人基本有1000多萬人,說白話和土白話的有700多萬人,說壯話有1700萬多人,說桂柳話有500多萬人,苗族和瑤族有400多萬人,其他有500多萬人了。
12樓:花心的兔砸
粵語是秦朝南下漢人和土著的語言混合體,客家話是宋朝漢人南下和已經形成的粵語混合體。所以,粵語有百越土著的影子,客家話有粵語影子。說粵語的,說客家話的,可以文字溝通,書面語一樣。
但,壯語就不一樣,口語基本脫離漢語,有些少是和粵語客家話相同,但無法溝通。比如,吃飯,粵語客家話都是食飯,音調不同,但壯語讀genngai,無論聲母韻母都和漢語沒半點關係。
13樓:遠水舟如葉
一般認為是蘇州方言的聲母+粵語的韻母組合會比較接近中古漢語的發音,如隋唐時期的官話《切韻》和北宋時期的官話《廣韻》。北宋滅亡後,中原地區官話經演變成南宋官話,是現代客家人保留的語音。我覺得這種推測比較靠譜。
14樓:豐昊焱
我認為客家話最接近古漢語,尤其是廣東省始興縣的客家話,我讀過不少古漢語文章,始興方言很多字義都是與之相通或相近的,有興趣的朋友不如去始興縣研究一下那裡的方言。
15樓:乘風而行
語言的發展其實是很快的,往往一代之隔己有口音改變和新舊詞彙交替的現象,比方50年代廣州話和香港話幾乎一樣,在本世紀分別己很大了。 所以很難判斷客語和粵語誰更接近古漢語,但從集韻,廣韻等古韻書看來,粵語遺留的古韻較多,如參考日語漢字的發音(主要在唐代傳入),和粵語相近的也極多。
16樓:蘇老闆志兒
從古至今越地(粵語也是白話)粵語是白話的一種,歷史書悠久有說到,①粵語發源地蒼梧廣西梧州,曾經的兩廣總督府,②廣西梧州至廣東封開一帶,先梧州後封開,再後流入番禺珠三角一帶,變成慢慢壯大白話了。
17樓:住在山尾的山
都不是古漢語!粵客二種語是蠻夷語言、跟古漢語一毛關係也沒有、現在人牽強附會是古漢語、其實跟古漢語是根本沒有關係的!!!
18樓:網友
粵語,古代蠻夷之地,不開化的地方的語言,也敢和客家話比接近古漢語?如果這裡的古漢語是指古代中原地區的語言,那麼客家話肯定比粵語更接近古漢語。
19樓:仙綠凝
客家話是古代西安咐近的語言,粵語是古代中原的語言,都是古代流人廣東的,粵語流入廣東已二千多年了,客家話流入廣東才五百年左右。
20樓:尋瑞
我知道香港的讀音hongkong 是夏朝時的讀音,所以粵語更接近古漢語。
21樓:鬱悶中
粵語泛指廣東省內所有的方言;狹指廣東白話:趙佗秦趙官話與百越話的集合。客家話:北宋,南宋亡國後南遷的河洛話。
22樓:影子
感覺客家話是用普通話的語調配合粵語的語音說話。如果說各地的客家話是相通的,為什麼北方的客家話會帶有粵語的語音,畢竟廣東的地方語言不可能反過來影響中原文化發源地的語言。所以說,粵語也是接近古漢語的。
23樓:葑子
粵語發源地廣西梧州市,梧州四千年文明史,兩千多年建城歷史,我覺得是粵語吧。
24樓:尹朶月
都不是古漢語,都是嶺南土話,文法混亂,表達不清。需要配以大量手勢,以及帶有大量嬰兒音。最接近古漢語的還得是現在的東北話。
25樓:王倩
客家話的來由,是古代戰亂,外地來到南粵(白話)的地方,由於外地口音,學講白話,但又說不準,轉變成今時今日的客家話,因為他們數是客人,客人客人,客人說的話,就叫客家話。
26樓:實名劉躍華
客家話才是真正的古漢語,就拿以廣州為中心的粵語為例,按歷史秦朝趙佗南下先是河源龍川縣一縣令,那是客家地區,後才在廣州建立南越國,據我考察東江,北江和珠江流域以客家人聚居較廣,而西江流域即以粵語語音居民居多,而一種說法粵語岀自廣西梧州,以秦趙佗入粵為史,難道趙佗先去廣西?
客家話和粵語哪個更接近古漢語?
27樓:
親,客家旦銷話更接近古漢語。客家人學粵語容易,而廣府人學客家話卻難 ,這就可模鄭遊以想像得到粵語是徒弟叢好,客家話才是都古語,當年秦時越陀南下的位置是在廣東龍川紫金一帶,那裡全都講客家話,而後再往南融合了古越族壯族才定都廣州番禹 ,慢慢形成了現在的廣府話,也就是粵語。
客家話是那個地方的方言,客家話怎麼說
客家話是廣東珠江口東岸及粵東 粵北 福建西部 江西南部 臺灣 廣西等地的方言。客語最獨特的一點,是聯結了大陸各省,乃至全球各華人地區客家人的民系認同。客家人無論在大陸的廣東 福建,還是在臺灣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只要會說客語,堅持客家人 不忘祖宗言 的特性,就會互相視為 老鄉 自家人 不會說客語,...
翻譯下閩南話,幫我翻譯一下閩南話。。
你大顆呆 你大笨蛋 唔人愛 沒人愛 呷飯配瓜塞 吃飯配雞屎 你頭殼拍 你腦袋壞掉 說話臭奶呆 說話大舌頭 頭毛親像一普塞 頭髮就像一陀屎 驚死人 嚇死人 龜身生啊革文蟲 全身長滿蛔蟲 卡妹兔 想吐 棒屎棒啊規領褲 拉屎拉得滿褲子 純粹是開玩笑用的。用閩南話念,完全押韻。呵呵需要更詳細的解釋嗎?你個大...
閩南話怎麼說,隨便 用閩南話怎麼說
應該,我那邊河洛話有這詞,且是常用詞,諧音 ieng gai 各3,1聲 日常口語 你這斯做孔之不應該 義 你這樣做很不應該。後生人給略錢老人用是應該也。純閩南語沒有應該這個詞,這個詞算是普語加進來的。如果非要說應該,就直接說應該也沒錯。只是聲調降一點。讀法和應該普通話一樣,聲調不一樣 跟普通話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