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面對如初見
秋萵筍一般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播種前要進行低溫催芽。播種後要保持苗床的溼潤,從出苗揭膜到定植前,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一次,以防止猝倒病和疫病的發生。及時間苗,間苗用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追肥1~2次,促進幼苗生長。
選擇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好、排灌方便、1年以上未種過同可作物的田塊。深翻土壤,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複合肥50千克。在苗齡25~30天,長出4~5**真葉時可定植,如果苗齡時間過長,幼苗徒長容易「竄」。
定植的行距一般在30~35釐公尺,株距25釐公尺,每畝定植6000~7000株。定植時間可選陰天或下午4時後定植。4、田間管理①澆水在定植後,立即澆定根水,定植後2天后澆施一次稀薄糞水,促進緩苗。
施肥緩苗後,施速效氮肥,以後適當減少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在蓮座期前後,要施重肥2~3次,每畝施濃度為30%~40%的腐熟人畜糞3000~40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肥水**均勻,防止莖部裂口。③中耕定植後施肥澆水和降雨容易造成畦面土壤板結,定植緩苗後要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利於蹲苗,促使根系發育良好、蓮座葉增多,嫩莖生長健壯而不竄高。
5、防止抽薹為防止秋萵筍抽薹,在萵筍封行莖部開始膨大時,可用矮壯素葉面噴施2~3次,有效抑制薹的抽長和增加莖重。生長後期抽薹,可將嫩莖分化出的花薹摘掉,促進莖繼續生長。6、採收秋萵筍可分批移栽,陸續採收,可在定植後45天以半成株上市,莖葉都可使用。
以心葉與外葉平齊或剛現花蕾時為採收時期,以成株上市。
2樓:肉可自上身
秋萵筍的播種育苗期正處在月高溫季節,種子發芽困難;晝夜溫差小,夜溫高,呼吸作用強、苗子易徒長;同時播種後的高溫和長日照使萵筍迅速分化花芽與抽薹,所以能否育出壯苗及防止未熟抽薹,是秋萵筍栽培成敗的關鍵。
1)選擇耐熱,對高溫長日照反應較遲鈍的早、中熟品種。
如成都二白皮密節巴、二青皮、緊葉子、青麻葉、水白條、新都二白葉等。
2)育苗。秋萵筍的育苗應視前作收穫時間而定,苗齡為20~25天,播種前將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用溫熱水(約35℃)將種子浸泡5~6小時,濾幹,在竹筲箕內鋪上一層溼沙(沙的溼度,攥成團丟地即散),溼沙上面鋪一層溼布,把種子鋪在溼布上面,再在種子上面鋪一層溼布,溼布上面鋪層溼沙,置15℃進行催芽,經36小時左右,芽已生出1~2粒公尺長時,用細沙混勻即可播種。
栽萵筍每667公尺2需種量50克。苗床面積宜大不宜小,一般50克種子可播47~67公尺2,苗床地預先要用腐熟過的豬糞水漿土,整細耙平,把催過芽的種子均勻地播上,再蓋一層很薄的細土,當幼苗出現2~3片真葉時,及時勻苗,株行距約釐公尺左右,苗期追肥提苗2~3次。達到苗壯、無病、無蟲移栽。
栽秋萵筍因氣溫高,生長期短,不能栽老苗,以底肥為主,早施速效肥,栽夠密度,防好病蟲,才能取得高產。
3)定植及田間管理。
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抑制未熟抽薹,在萵筍莖部開始肥大時,可以用乾農作物萬稼能銀離子灌根,可有效地抑制抽薹,增加莖重。
除上述冬、春、秋三茬外,為了週年**,還可栽培夏萵筍,3~5月播種,4~6月中旬定植,6~8月收穫,每667公尺2產量可達1000~1500千克。
萵筍的種植方法和時間有哪些
3樓:懂視生活
1、萵筍一般在春季三四月份以及秋季的九十月份左右進行種植,也就是溫度在二十五度左右的時候種植是最適合的,萵筍的生長速度快,四十天到四十五天即可採收,在種植之前要覆蓋一層腐熟的農家肥,並用薄膜覆蓋,促進種植發芽。
2、選用良種:萵筍的品種有很多,可以根據當地情況或季節選擇不同抗性的品種,比如紅萵筍和白萵筍適合在春季種植,秋季種植就要選擇耐寒的品種。不同品種對於產量影響很大。
3、選地整地:種植萵筍不要選擇黏土以及比較厚重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比較差,對於萵筍根系吸收營養很不利,苗床要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較好的地段,選好地塊後,將地整平,土質整細,田間起好水溝,方便排水灌水。
4、合理密植:萵筍苗長出四五片真葉時就可以移栽了,移栽間距每隔三十釐公尺栽植一棵,合理的密度能夠增強萵筍的光合作用,提高養分積累。
5、科學管理:在萵筍生長過程中,需要做好施肥、除草、澆水等工作,為了保障產量,通常需要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是在定植之後十天左右,主要是使用糞尿水進行澆灌,並搭配氮肥,第二次是萵筍長到二十五釐公尺左右時進行,以尿素為主,第三次是萵筍莖幹膨大時,主要以氮肥為主,並搭配鉀肥。水肥一起,能夠讓萵筍充分吸收營養。
秋季萵筍種植方法與管理
4樓:三農一族
秋季萵筍種植方法需要進行整地,選擇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進行定植蔽虛,注重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及時進行採收。
1、整地
種植秋萵筍的地塊要求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精細耕作。結合耕地每畝施入農家肥3~5方,高氮低磷中鉀配比的複合肥30~50公斤,生物菌肥20~30公斤,微量元素費200~400克,耕地刮背兒後做平畦。
2、定植
定植時儘量選擇陰天或雨天,這樣有利於快速緩苗和提高成活率移栽時儘量使秧苗直立,避免歪斜,定植後及時澆水。
3、田間管理
澆過緩苗水後,在地面未乾時,本著一遍淺二遍深的原則,鋤劃兩遍。應注意的是,在鋤劃時遇有歪倒的秧苗,要及時培鍵冊土扶正,因為歪倒苗會產出彎筍,俗稱棍兒筍巨集亮燃,這樣會使萵筍的商品性大打折扣,進而影響收益。
4、病蟲害防治
秋萵筍病害主要有霜黴病、軟腐病、黑腐病和菌核病。。秋萵筍蟲害主要是美洲斑潛蠅,可用40%萬靈1300倍液噴霧防治。
5、及時採收
秋萵筍採收過早,影響產量和收益,採收過晚會中空抽薹,應在未抽薹前外緣葉片與生長點平齊時採收。
萵筍的種植方法
5樓:慶哥說三農
萵筍的種植方法是:種植時間、整地施肥、催芽播種、移栽定植、水肥管理和病蟲害。
1、種植時間
萵筍不同地區、品種種植時間有所差異,一般長江流域是露地栽種,以春萵筍為主,於秋季9-10月播種。其它地區春萵筍一般是12-3月小棚育苗,2-3月份移栽。夏季萵筍育苗時間是4-5月,秋季萵筍育苗時間在7-9月份。
2、整地施肥
萵苣根系淺,耐旱能力弱,栽種土壤要選擇土質疏鬆、保水保肥的,另外定植前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首先施腐熟有機肥,然後土壤耙細、整平,做成畦距120釐公尺,寬80-100釐公尺的高畦。定植前7-8天溝灌一次透水,3-4天后覆蓋地膜,需拉緊鋪平,使膜和地面貼緊,四周用土壓嚴。
3、催芽播種
萵苣種子催芽,可將種子放入冷水中泡12個小時,然後用溼沙布或棉布包好放在,24°c度左右環境下催芽,一般3天后看見露白就可以了。或者可以將種子放入溫水攪拌,將浮上來的雜質倒去。用高錳酸鉀水稀釋一千倍溶液後浸泡種子。
不停攪拌,20分鐘後倒出水來,用絲布蓋好8小時後可以播種。
4、移栽定植
萵苣播種後,等5~7天后苗長出2~5公分時,可以用發酵好的有機肥,或腐熟好的雞糞鴨糞,撒在根部增加養份。當萵苣幼苗達到4葉1心的健壯標準或25-40天的適宜苗齡後,即可進行移栽定植。
5、水肥管理
幼苗期的土壤不宜乾燥也不能太溼,以防止幼苗老化或徒長。蓮座期適當控制水分,促進蓮座葉發育充實。結球期水分應要充足,後期水分不宜過多,以免球部開裂和發生軟腐病。
在萵筍種植時,膨大期施肥應從濃到稀。
另外要採取根外追萵苣肥,用磷酸二氫鉀每公頃1500克,或硼砂進行噴施,每十天噴一次。採收前10天停止肥水**,促進莖幹成熟。
6、病蟲害
萵筍主要的病蟲害有霜黴病、菌核病、斑枯病和蚜蟲等,為了有效防控霜黴病、斑枯病發生,採用適當稀植的方法,及時排除積水,增加透光透氣性。另外也可以用波爾多液200倍稀釋液,或者65%代森鋅500倍液噴施,每10天噴施一次。而發生蚜蟲的話,可以購買萵筍專用的除菌劑,具有驅蟲作用。
萵筍的種植方法
6樓:鄉村西施
整地施肥:選擇質地鬆軟、排水優良、乾燥的砂質土壤作為種植地,並且對土壤深翻細耕。 播種方法:
將催芽後的種子與細沙混合均勻,然後撒播在土壤上。 定植管理:等幼苗長出後,及時進行移栽定植,並採取間苗、補苗處理。
1、整地施肥
萵乎帆鎮筍是淺根系植物,其根系對水肥的吸收速度慢歲粗,因此在栽種時,需要選擇質地鬆軟、排水優良、乾燥的砂質土壤作為種植地,並且對土壤進行深翻細耕,並在上方覆蓋一層轎弊遮蓋物準備栽種。
2、播種方法
為了保證萵筍的種子能順利發芽,需要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六小時,然後用溼紗布包裹催芽,等種子露白後與細沙混合均勻,並撒播在土壤上,最後覆蓋一層細土即可。
3、定植管理
等萵筍的幼苗長出後,需要儘快採取移栽定植措施,而且在移栽時,要保持二十五釐公尺的株距,三十釐公尺的行距,然後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促進根系的發展,如果是夏季進行移栽,要注意遮陽措施,以免強光灼燒幼苗。
白蘿蔔的種植方法是什麼,白蘿蔔的種植方法
白蘿蔔的種植技術和方法如下 1.整地施肥 前作收穫後要及早深耕,充分凍垡晒垡,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根據土壤情況選用蘿蔔品種,土壤深厚的可以安排大型的入土深的品種,耕地深度要在33釐米以上 土層淺的,可選擇入土淺的中小型品種,耕地深度中型種25釐米左右,小型種15釐米左右。作畦方式因品種 土質 地勢與...
萵筍葉子開不開是什麼原因,萵筍起裂口是什麼原因?
霜黴病。用600倍58 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或500倍69 烯醯錳鋅可溼性粉劑,或700倍80 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或600倍72 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或600倍50 乙膦鋁錳鋅可溼性粉劑等進行防治。萵筍起裂口是什麼原因?你好,今年春筍武山洛門等地鱗莖裂口較多,原因有三點,其一,春筍不能等地太乾才澆...
如何種植蠶豆?蠶豆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蠶豆喜溼潤但忌澇害,灌水應掌握速灌速排,切忌細水長流 慢灌久淹。苗期需水量較少,播種后土壤乾旱時要澆水促出苗,齊苗後灌1次跑馬水。花莢期對水分需求量大,一般要在初花期 始莢期 鼓粒期各灌水1次。2科學用肥蠶豆是需肥較多的作物。生產100kg籽粒,約需吸收氮7.8kg 磷3.4 kg 鉀8.8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