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是那三百首啊,唐詩三百首

2025-01-31 02:10:27 字數 1221 閱讀 1317

唐詩三百首:

1樓:哲哥聊歷史

新嫁娘詞》 王建 三日入廚下,鏈物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後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容如朱之續,藝術上亦不相讓。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於夫婿之上還有公婆。

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著,《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巖則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

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為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廚下」直賦其事,同時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式。「洗手」本是操作中無關緊要的環節,寫出來就有表現新婦慎重小心的功效——看來她是頗為內行,卻分明有幾分躊躇。原因很簡單:

未諳姑(婆婆)食性」。考慮到姑食性的問題,頗見出新婦的精細。同樣一道羹湯,興許有說鹹,有說淡。

這裡不僅有個客觀好壞標準,還有個主觀好惡標準。「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穩操勝券的。她需要參謀,還要考慮誰來參謀。

夫婿麼,十個男兒九粗心,他在母親食性問題上,也許遠不如對「畫眉深淺」的問題來得那麼叫人放心。而女兒才是最體貼孃親的,女兒的習慣往往來自母親的習慣,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準「小姑」。

味」這東西,說不清而辨得出,不消問而只須請「嘗」。小姑小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總未成年,還很稚氣。她也許心想嘗湯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嘗之。

姑嫂之間,嫂是尊長。對夫婿要粗喚棚低聲問,對小姑則可「遣」矣。情事各別,均應服從於規定情景。

這兩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寫得細膩傳神。

唐詩三百首都有哪三百首?

2樓:以水為刃

你這個問題有水準,我一時也說不完,你進這個網頁看下就明白了。

3樓:網友

編選者不同,具體的詩篇頁略有不同。

唐詩三百首都有哪三百

4樓:網友

《唐詩三百首》選du詩範圍相zhi

當廣泛,dao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以版杜甫詩權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古人說的三百,並不是準確的數字三百,而是接近的虛數詞。

比如什麼九萬里,一千年,三千尺,八百里之類的。

搜尋唐詩三百首好嗎親,唐詩三百首究竟是哪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小知識 唐詩三百首 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 年 年 二百九十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 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首。孫琴安 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 自序 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 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

讀唐詩三百首感受 唐詩三百首感受

唐詩三百首 鹿柴 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竹裡館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相思 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雜詩 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送崔九裴迪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遊...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 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 618年 907年 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 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唐詩三百首 1 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0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