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人進貢的鼻菸壺做工如何?

2025-02-04 11:55:37 字數 1536 閱讀 1240

1樓:網友

鼻菸壺指的是盛鼻菸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菸傳入中國,鼻菸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菸壺。現在人們嗜用鼻菸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菸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中國鼻菸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在世界上,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其中鼻菸壺以其精巧卓絕的製作技術,被稱為「集多種工藝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藝術品」。

鼻菸壺為盛裝鼻菸之容器,鼻菸係一種菸草製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後,加工轉化後成為粉末狀藥材,吸聞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聞鼻菸在各階層更是蔚為風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匠心獨運的各式鼻菸壺,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表徵之一。鼻菸壺是專門盛裝鼻菸用的,為了便於攜帶,一般大小如一包香菸。順治程榮章造的銅雕雲龍鼻菸壺二十餘件鼻菸壺,是最早的鼻菸壺。

康熙對西方工藝品情有獨鍾,他吸納了一批通曉玻璃煙壺製作和畫琺琅的西方人,於紫禁城內製作鼻菸壺。乾隆朝時鼻菸壺藝術在達到極盛。玩賞收藏鼻菸壺成風,盛入鼻菸的用途漸至其次。

乾隆時鼻菸壺成了顯示身份的東西。

2樓:熙熙

鼻菸壺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始於明朝,盛於清代。內畫鼻菸壺出現於嘉慶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製的微小勾形畫筆,在透明的壺內繪製而成的。

最初的內畫鼻菸壺是內壁沒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壺,因為內壁光滑不易附著墨和顏色,只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面和圖案,比如:蟈蟈白菜、龍、鳳和簡筆的山水、人物等,後來,藝人們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菸壺的內面來回的搖磨,這樣使鼻菸壺的內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細膩而不光滑,容易附著墨色,效果就象宣紙一樣,內畫鼻菸壺後來出現了一些比較精細的作品,再後來發展為詩書畫並茂藝術精品。<>

古代的鼻菸壺是做什麼用的啊?

3樓:向漾遇元芹

盛鼻菸的。

好的鼻菸用料十分考究,內有冰片、樟腦等名貴藥材,用高階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曬菸葉、磨成粉未,裝入密封容器,待經一定時間陳化後方可使用。如果患感冒,頭昏鼻塞,吸點鼻菸,痛打幾個噴嚏,立通關竅,呼吸暢通;如頭昏疲倦,吸點鼻菸,即可醒腦提神,確有獨到的妙用。據史書載,鼻菸從明朝萬曆九年被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進中國,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間,中國朝野上下皆嗜鼻菸、被視為當時的時髦。

裕固族吸鼻菸也是從清朝時候開始的,一直流傳到今天。雖然現代化的捲菸、雪前,使吸紙菸者遍及肅南各個地方、各個階層,可裕固族人吸鼻菸者也還大有人在。

自明末以來,由於鼻菸流行,我國匠人結合自己民族工藝傳統,大大發展了鼻菸壺的製作工藝。至今在裕固人手中珍藏的玉石壺,可分為自玉、青玉、翡翠、珊瑚,瑪瑙、水晶,瑪瑙壺中又分瑣琅、藻草、纏絲、冰糖。造型上有雞心、魚薔、磚方、月園、雙連式、美人肩等等。

煙壺雖小,卻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心理特徵、審美習尚、技藝水平和以代風貌。裕固族還把鼻菸壺裝入繡制精美的鼻菸壺荷包內,掛在胸前衣釦上。荷包圖案精美,做工精細,色彩鮮明,下垂紅纓穗,是裕固族人的一件心愛工藝品,點綴美化著他們的生活。

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什么洋,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什麼洋

西洋是古代中國人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地理概念.西洋是指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鄭和下西洋 西洋鏡 中的西洋就是指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明朝初期以婆羅 borneo 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 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 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西...

重慶輕軌有無到洋人街的,重慶洋人街最近的輕軌哪個站?這個站距離洋人街還有多遠??

暫時還沒有到洋人街的輕軌。重慶洋人街最近的輕軌哪個站?這個站距離洋人街還有多遠?從觀音橋坐輕軌去洋人街需要多長時間 全程約1小時。路線 軌道交通 3號線 軌道交通6號線 318路,全程約17.6公里。1 從觀音橋乘坐軌道交通3號線,經過1站,到達紅旗河溝站 2 乘坐軌道交通6號線,經過6站,到達上新...

鄭和下西洋的小故事,鄭和下西洋時的小故事

1405年,明成祖派鄭和 祖籍雲南 帶領一支船隊出使西洋。那時的西洋指的是我國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地。鄭和一共帶了兩萬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外,還有各級 技術人員 翻譯和醫生。他們乘坐62條大船,從今江蘇的太倉出發,經過福建沿海,浩浩蕩蕩地揚帆南下。鄭和每到一個國家,就把明成祖的信遞交給該國的國王,並把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