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是,關於地球的一些猜想

2025-02-05 11:55:24 字數 1553 閱讀 7345

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平均密度,太陽平均密度只有,大約是地球的1/4。所以地球如果和太陽一樣大,質量就是太陽的4倍。這是啥概念?

織女星的質量是太陽的2倍,亮度是太陽的37倍。獅子座軒轅十四是三合星,主星a的質量是太陽的倍,亮度是太陽的150倍。因此這個質量是太陽4倍的地球會立刻成為一顆恆星,亮度應該在太陽的幾百倍。

但是以地球的成分,可供聚變的氫元素並不多,因此會很快耗盡氫元素。剩餘的質量仍然遠超白矮星的質量上限:倍太陽質量,因此會進一步收縮成中子星。

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猛烈的爆發,把一部分質量甩出去,也就是所謂的ia型超新星。不過和典型的ia型超新星不同,地球的成分不是以碳氧為主,因此不會徹底炸乾淨,還會留下很大一部分。爆發過程中地球的亮度可能會超過整個銀河系。

剩餘的質量如果小於中子星的質量上限,倍太陽質量,那麼就到此為止了,地球成了一顆中子星。如果仍然超過這個上限,那麼地球最終會變成乙個黑洞。至於我們的生活麼。。。

我們一開頭就沒了,還生活什麼啊。

2樓:遠影老師

這個不難啊。假設離地h公尺高,那麼2π(r+h)=4萬km+10m,即2πh=10m,那麼h=10/2π m。

關於地球的一些猜想

3樓:機器

昨天晚上做了乙個夢,讓我想起多年以前我做過的夢,很多細節記不清楚了,但是有些假想我還是記得聽清楚的,燃段特意記錄下來。

地球原本是乙個規則的球體而寬段正不是如今橢圓形狀,而且原本地球與地慎悔軸並沒有那個夾角,這就是說地球本沒有四季,地球的大陸板塊也本來是完整的。

恐龍時代,地球的北極遭遇小行星強烈撞擊,導致地球形狀的改變,被壓縮變形成為橢圓形,北極的陸地塌陷成為海洋,而南極凸出成為陸地,由於撞擊存在角度,地球姿態也發生改變,所以產生了23度27的那個夾角,導致地球產生了四季,大陸板塊也因為劇烈撞擊破裂,地球內部平衡被打破,伴隨各種火山爆發,**,大陸板塊產生了漂移,滄海桑田,曾經有些陸地變成海洋,曾經的海洋被板塊擠壓產生陸地,甚至山脈。

由於撞擊產生的各種自然災害,加上地球季節的惡劣變化,導致了恐龍滅絕。也正是因為季節變化,促進了動植物的進化,不同的地區開始出現更多適應相應季節的生物。所以撞擊中影響較小的海洋中仍然存在很多原始物種。

巨集觀假想:人類之與地球就像病毒或者細菌之與細胞,地球就像是身體的乙個細胞,而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就像組織,器官,人體,這個比喻可能不夠恰當,因為乙個組織的細胞數量遠超太陽系星球數量,但是宇宙遠超人類的認知,就像乙個細菌不可能知道他在身體的那個部位。

人類在地球上不斷破壞環境,戰爭,甚至核**,像極了細菌病毒對身體的作為。人體有抗體抵禦細菌病毒的入侵,而地球則以自然的力量懲罰著人類。所以保護環境是人類對自己的救贖。

夜晚,天上每乙個亮點都是顆恆星,像銀河一樣整個光帶不知道包含多少個星系,宇宙又不知道有多少銀河系,就算地球非常特殊,就算從概率角度來說,幾乎可以斷定一定在其他星系,星球存在生命,可能形式不同,或者更高階,也或者更原始。

以上純屬自己假想。

假如沒有人類,地球會是什麼樣?

4樓:發兔冷知識

如果地球沒有人類,地球將會是什麼樣?

地球上的一些地方為什麼會有明顯的四季之分

一般地處溫帶的地區季節變化會比較明顯,這主要是因為溫帶地處寒熱兩種溫度帶之間,受太陽直射點一年中南北移動的影響比較大,常常處於冷暖空氣的交鋒地帶,與熱帶無冬,寒帶無夏相比較,溫帶一年中的溫度變化就會很大,沿海地區氣溫年較差會小一些,而內陸地區一年中的溫度變化就會更大,更明顯。在整個地球上,真正能稱得...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認識地球,愛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讀圖可得,是雷州半島,是瓊州海峽,是海南島 故選 b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認識地球,愛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據此完成1 2題 下列關於人類認識地球 受觀測條件和科學技術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從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環球航行 地球的衛星 最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兩...

誰能告訴我一些「地球一小時」的詳細內容

地球一小時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 是wwf 世界自然 會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 社群 企業和 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 30 21 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援。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我們只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