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設三等獎的獎品為x元,則二等獎的獎品為(x+1)元,一等獎的獎品為(x+3)元,依題意得:
200≤14x+17(x+1)+9(x+3)≤250,解得39/10≤x≤103/20
又x為整數,所以x=4或5
方案一為: 三等獎的獎品為4元,二等獎的獎品為5元,一等獎的獎品為7元。
方案二為: 三等獎的獎品為5元,二等獎的獎品為6元,一等獎的獎品為8元。
2樓:網友
分析:我們先把。
一、二等獎要多發的獎金提出來,計有3*9+17=44元,餘數:156~206元。
總人數有:9+17+14=40人。
所以三等獎可以得到的獎品價值就在之間了。
也就是說只要購買價值元間的獎品就行了。
方案一:定5獎品。
方案一:定4獎品。
3樓:晴蒼雲曉
設三等獎獎品的單價為x則二等獎獎品的單價為x+1 一等獎獎品的單價為x+3
200≤9(x+3)+17(x+1)+14x≤250因為x為整數 所以x可以去 4 和5 相對應的。
一等獎單價為7 二等獎5 三等獎4
或者分別為8 6 5
4樓:匿名使用者
200小於14x+17*(x+1)+9*(x+3)小於250解得 156小於40x小於206
所以 x=4或者5
即獎品**為4,5,7,或5,6,8。
數學解答題把步驟寫全
5樓:守忠碧鸞
設其中乙個為邊數為正困攜m,另乙個為n
m:n=1:2
m-2)*180]:[n-2)*180]=3:8解得m=5,n=10
所尺做以內角和分別為(舉伏5-2)*180=540°,(10-2)*180=1440°
數學題,要寫清楚..
6樓:宗政長征竺璧
1,設原來甲班有x人,乙班有x+20
x+(x+20)1/5=(x+20)-(x+20)1/5x=30所以甲班原來有30人。
2,設甲有x噸,乙有36-x
36-x)+1/3x=x-1/3x
x=27所以甲有27噸,乙有9噸。
3,設第2個書架有x本,第1個書架有3/5xx-15=3/5x+15
x=75所以第2個書架有75本書。
4,設甲的體重為x,乙的體重為x-8
x-8=x-1/5x
x=40所以甲的體重為40kg,乙的體重為32kg因為丙比甲多40%,所以丙:40+40x40%=56kg5,設蘋果有x,梨有y
x/(y+60)=1/4
y/(x+60)=2/5
x=70/3
y=300/9
所以蘋果有70/3kg,梨有300/9kg
數學題,步驟寫清楚
7樓:常家保
在ab上做b'⊥d ; b"⊥c b'b"=cd=3m1:sina=db'/ad=8/16=1/2=30度: 坡角a=30度。
2:bc的坡度為1比3. bc=8m*3=24m.
3:bb"=√bc2+cb"2=√(24*24-8*8)=√(576-64)=
4:ab'=√ad2+db'2=√(16*16-8*8)=√(256-64)=
5:cd=3m(已知). b'b"=cd=3m6:ab=ab' + b'b"+bb"= 壩底ab寬=
8樓:草帽火石子
1)坡底寬ad的長。
2)迎水坡cd的長。
3)坡角α,β
解1:因為背水坡的坡度比為1:1
所以tana=45度。
又因為高為4m
所以tana=bg/ag=1/1=4/4
ag=4因為迎水坡的坡度比為1:根號3
所以tand=30度。
又因為cf=bg=4
所以tand=cf/fd=根號3/3=4/fd fd=4倍根號3又因為bc=5
有gf=bc=5
即ad=ag+gf+fd=9+4倍根號3
2:因為cf是高。
角cfd=90度,由勾股定理得:
cd=√cf的平方+fd的平方=8
3:由1問得。
tanα=45度(背水坡) tanβ=30度(迎水坡)附:α,不知是哪乙個坡的角,答案是有,還得結合圖來看。bg,cf為兩條高。
數學題(請寫清過程)
9樓:網友
則步行上班或下班需要:
又上班坐車,下班不行在路上共用時。
則上班坐車需要:小時。
所以往返都坐車,在路上需小時。
答:張師傅往返都坐車,在路上需小時時間。
2、 解:往返都坐車,全程需10分鐘。
則往或返坐車需要5分鐘。
又上學坐車,回家步行在路上一共36分鐘。
步行回家需要36-5=31分鐘。
所以往返步行需31+31=62分鐘。
答:小紅如果往返步行需62分鐘。
3、 解:往返都坐車,全部行程需30分鐘。
則往或返坐車需要15分鐘即是小時。
又上學坐車,回家步行,在路上共用了時。
步行回家需要小時。
所以往返步行需1+1=2小時。
答:如果往返步行需2小時。
10樓:宣威朔漠
1、上班坐車比步行快:小時。
所以都坐車,快2小時,即小時。
2、步行比坐車慢:36-10=26分鐘。
所以都步行:10+26*2=62分鐘。
3、同2題,85-30=55分鐘。
所以,30+55*2=140分鐘。
11樓:網友
1、半程坐車節省時間 = 往返均步行時間 - 上班坐車下班不行時間。
=1(小時),全程坐車節省時間 = 2 × 半程坐車節省時間 = 2(小時)
全程坐車時間 = 全程步行時間 - 全程坐車節省時間 = - 2 = 小時)
所以往返坐車時間是小時。
2、半程步行比坐車多出時間 = 36 - 10 = 26(分鐘)
往返步行比坐車多出時間 = 2 × 半程步行比坐車多出時間 = 52(分鐘)
往返步行時間 = 往返坐車時間 + 往返步行比坐車多出時間 = 10+52=62(分鐘)
3、 上學坐車回家步行時間 × 2 = 往返坐車的時間 +往返步行的時間。
所以: 往返步行的時間 = 上學坐車回家步行時間×2 - 往返坐車的時間 = × 2 - 30/60 = 2 (小時)
12樓:龍懿龍子缺
1、因為往返都步行的話,路程和時間是相同的,所以單程步行時間=,而步行加坐車共用小時,所以坐車單程時間=,所以往返都坐車時間=
2、和1一樣的,往返都坐車需10min,所以單程坐車時間=10/2=5min,又步行加坐車共用36min,所以單程步行時間=36-5=31min,所以往返步行時間=31*2=62min
3、和一樣,往返坐車需30min,單程坐車時間=30/2=15min,而坐車加步行時間一共是時,即75分鐘,所以單程步行時間=75-15=60min,所以步行往返時間=60*2=120min
13樓:東南木耳
1、小時。
往返步行=小時,可知單程步行=小時。上班坐車+下班步行(單程步行=,可知單程坐車=小時,所以往返坐車=
分鐘。坐車+步行=36,坐車+坐車=10,可知,坐車=10/2=5,步行=36-5=31,所以往返步行=2*31=62分鐘。
小時。坐車+步行=,坐車+坐車=單位要統一),坐車=,步行=1,所以步行+步行=1*2=2
數學題~寫清思路、過程
14樓:網友
1、這4人佔原有同學的1/2-1/3,算式 4÷(1/2-1/3)=24(人)
2、設養了x只鴨,則養了x+50只雞,x+50+70只鵝,列方程2x=x+50+70
3、(24+6)÷3+6=16(人)
數學題,每到過程寫清楚
15樓:網友
1全部解:設徒弟每小時2x個,師傅每小時5x個。
則7*2x+8*5x=324
x=62x=12 5x=30
答:徒弟每小時12個,師傅每小時30個。
16樓:網友
假設每小時小王做x個,師傅做y個。
方程:7x+8y=324
5x=2y解:x=12,y=30
17樓:網友
設每小時小王x個,師傅y個。列方程:7x+8y=324;5x=2y。解得x=12,y=30
18樓:網友
設小王每小時做x個,師傅每小時做y個。
7x+8y=324
5x=2yx=12
y=30
19樓:網友
設小王每小時做x個,師傅每小時做y個。
由題得: 5x=2y (1)7x+8y=324 (2)
把2y=7x代入(2)得: 7x+20x=324x=12
把x=12代入(1)得:60=2y
y=30答:
20樓:網友
先設 小王做的數 a 師傅的為 b
因 小王做了7小時,師傅做了8小時,兩人共做324個零件 就得出 7a+8b=324
因 小王5小時做的零件與師傅2小時做的零件數相等 所以 5a=2b
然後求共解 得 a=30 b=294
小王 30個 師傅294 個。
21樓:網友
已知小王5小時做的零件與師傅2小時做的零件數相等。則師傅8小時做的和小王8÷2×5=20小時做的零件數相等。
因此小王每小時做324÷(7+20)=12個。
師傅每小時做12×7÷2=42個。
數學題 求答案 寫清過程,要完整的 謝謝
22樓:白_冰輪丸
24. 關於x的方程(x+m/3)-(2x-1/2)=m的解為非正數,求m的取值範圍。
25. 關於x,y的方程組{x+y=m+1 x-y=3m-1}的解滿足x>y,求m的最小整數值。
5x<3x+8
26.設x人獲獎得{ de出x的範圍就可求其他資料。
5x(x-1)>3x+8
23樓:網友
你的題跟我寒假數學作業一模一樣。
24樓:桃源村落
神仙題,資料都沒有,怎麼做。
小學數學題解答,小學數學題解答
多 3 5 1 3 5 1 5 一共 2 3 1 5 10 3 西紅柿 10 3x3 5 2 畝 黃瓜 10 3 2 4 3 畝 2 3 3 5 2 5 10 3畝 10 3 3 5 2畝 西紅柿 10 3 2 4 3畝 黃瓜 西紅柿的面積佔5分之3,黃瓜的面積就佔5分之2,黃瓜比西紅柿少5分之1,...
數學題解答
將a b 2,b c 3 兩式相加得a c 5 將以上三式平方相加並化簡得2 a b c 2 ab bc ac 2 3 5 將a a b b c c 10 代入上式得ab bc ac 9 a b 2 a b 2 4 b c 3 b c 2 9 a c 5 a c 2 25 a b 2 b c 2 a...
求數學題解答,求一道數學題解答!!
這個長方體長為三倍的正方體稜長,寬與高都和正方體稜長一樣,假設稜長為x 3x x 2 3x x 2 x x 2 350解得x 5米,表面積為5 5 6 150平方米按著長切兩刀,按著高切一刀,每個正方體稜長為0.5分米,表面積為0.5 0.5 6 1.5平方分米 此時6個正方體總表面積為1.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