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看鑑
古代春節怎麼放假的。
2樓:講藝術的意公子
一年放假一百多天,太羨慕了!
古代學校什麼時候放長假?
3樓:閒閒談娛樂
田假也就是農忙假,麥子成熟,學生回家下地割麥。
每年農曆五月,學生們可以休假——此時麥子成熟,學生回家下地割麥,所以稱作「田假」。田假大體相當於現在的暑假,假期為乙個月左右。如果學生離家較遠,往返時間較長,可以向校方申請延長假期。
不過,這乙個月的假期是「淨假期」,不包括路程上花費的時間。
所以古代學生的暑假「待遇」還是較好的。
古代學生假期:
在我國古代,新式學校尚未興起,學生享受不到現代化的教育,沒有畢業年限,沒有現在的課程設定,當然,也沒有寒假和暑假。而實際上呢,具體而言,學生是有其實有寒暑假的。實際上古代的學生的放假主要圍繞著農事進行,由於中國是個以農立國的國家。
例如,唐代太學生必須在旬假前一天考試;除旬假外,他們每年5月有15天田假,9月有15天授衣假。明代官吏平常不休假,國子監學生則在每月初。
古代如何放假
4樓:看鑑
古代春節怎麼放假的。
5樓:網友
古代一般不放假。。。個人有原因的話要向上級請示。
6樓:我回貼即火
一般是要向上級申請的。
放假在古代怎麼說?
7樓:網友
漢代官吏每工作五天休息一天,稱為「休沐」。官吏工作的時候要住在官衙,只有休沐那天可以回家。大概從南北朝開始,官吏工作日可以不在官衙居住,而是編組輪流值宿。
以後歷代都是這樣。到了唐代,官吏還有很多節慶假期,放假最長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假七天,算是古代的法定「**周」;其他節慶,則休息。
一、三、五天不等。有人統計,唐代官吏一年中這樣的假期有53天,此外還有特殊假期,如「探親假」。如果父母去世,更是強迫「丁憂」,文官放假三年,武官放假一百天。
宋、元兩代實行旬休制度,節慶假日則慢慢「縮水」。宋代節假日約為54天;元代的節假日則陡減到16天。明清兩代沒有旬休制,節慶假日也萎縮得厲害:
最初只有新年、冬至和皇帝生辰是法定節慶日;後來,中秋、端午兩節漸受重視,也有了假日。不過,明清兩代的官吏每年有長約乙個月的新年假或寒假,這是別的朝代所沒有的。
古代有放假嗎 放幾天假期
8樓:公尺格戰鬥機
有放假。西漢時期一年又73天假期,元朝的假期只有13天,明朝的假期一年有50天。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漢時期就確立了休假制度,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所謂「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每五日當中可以放假一日。這個休沐大概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星期。
六、星期天。
除了常規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至於**的喪假和探親假,要根據遠近定天數,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一年總共能休假73天。
到唐朝永徽三年,國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為「十日休沐」,也稱為旬休,那時**每十日休假1天,分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稱作「浣」,從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稱謂。
據《問奇類林》記載:「俗以上浣、中浣、下浣,為上旬、中旬、下旬。」在唐朝除了這樣的常規假,每年還有3個「**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別休3天假,元宵節、中元節、孟蘭盆節、端午節、重陽節、三伏天幾乎每逢節氣都要休假一天。
9樓:依戀
任何時候都是有適當的假期的。
秦漢時期。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5346131
10樓:百小何
有的,清明節也肯定有的。
學校古代叫什麼 在我國古代,學校叫什麼?
在我國古代,學校叫什麼?殷商時代的學校名稱叫做庠 xiang 周代學校的名稱 叫做序 先秦學校的名稱叫做國學,還有很多地方的學校名字叫做私塾。小學叫做私塾,教授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對幼兒普及識字率和啟蒙教育。中學叫做書院,教授學生禮記,左轉,公羊傳,穀梁傳及六藝。和當...
在古代心臟病稱為什麼,古代時心痛的病症怎麼形容?
結代脈 心律失常 喘證 心衰 厥脫 心源性休克及低血壓狀態 冠心病的徵候的描述,譬如心痛 真心痛 厥心疼痛等。心臟絞痛 因為古代不可能用那麼先進的詞 早在黃帝內經裡,就明確的指出人有五臟,分別為心 肝 脾 肺 腎,還有六腑,分別為胃 膽 腸 大腸 小腸 三焦 膀胱。五臟六腑是中醫臟腑理論的基礎。北宋...
分在古代是什麼意思,相當於什麼,時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位分是古代的人在地位等級上的分類排位。舉個例,象西方很多國家的爵位排列其實也就這意思。如 公 侯 伯 子 男 爵,即按尊位由大到小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這就是位分的典型例子。再如皇宮的嬪妃,也存在明顯的位分 中宮皇后 正一品貴妃 淑妃德妃賢妃 以貴妃為尊 正二品九嬪 昭儀昭容 昭媛 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