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公式大家都曉得,但是明視距離的定義你瞭解清楚了,這個問題就好辦了,明視距離是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乙個透鏡)在不受肌肉調節的狀態下,恰好能成像在眼底的視敏感神經上,意思就是像面和透鏡的距離視確定的。
正常人眼,物距25成像在眼底,但是如果近視了(即透鏡的焦距增大了),就需要加乙個負透鏡來校正,使得明視距離仍然保持為25,用高斯公式推匯出來就是樓上幾位說的那個公式,左眼-600度,右眼-100度。
2樓:默意途
他顯然是近視,配凹透鏡,度數是負值。
在他眼前25cm處放乙個物體,經透鏡成像後,像在眼前10cm處。
所以物距u=,像距v=。
所以1/f=1/u+1/v=-6/m。
所以度數等於100/f=-600。
右眼計算方法相同,答案是-100。
8年級物理眼睛與視力矯正這一課的練習題
3樓:丙沛凝
眼睛與光學儀器。
自我評價與作業。
1.小明的爺爺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爺爺的老化程度更重一些,小明的媽媽則是近視眼。他們的三副眼睛都放在報紙上,如圖3-75所示。
現在爺爺要看書,讓小明把眼鏡遞給他,小明應該拿圖---中的那一副。
字型放大了 字型比(a)中放大的還要大 字型縮小了。
a) (b) (c)
沒辦法畫不了圖,只能這樣了!
2.小惠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3-76所示。a,b,c,d,e是主光軸上的五個點,f點和a點分別是凸透鏡的焦點和二倍焦距點。
在 a,b,c,d,e這五個點中:(1)把蠟焰放在---點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把蠟焰放在---點上是屬於照相機原理。
圖在最下方。
3.瞭解望遠鏡的實際結構,總結一下怎樣調節才能看清遠,近不同距離的物體?
4.你在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能調出清晰的像嗎?使用多少時間才調好的?
5.根據自己的愛好,拍攝一張**(人物,山水,建築物或運動物體),跟其他同學交流拍攝心得。
6.在學校找一臺投影儀,仔細觀察其結構,分析其成像原理,並畫出光路示意圖。
這是所有的題目了,你看看那些是你要寫的吧,好像沒有跟矯正視力有關的!
3-76中五個點從左至右分別是a,b,c,d,e(五個未標的點)!
初二物理眼睛和眼鏡怎麼講
4樓:位菲
展示乙個眼睛的**,平行光入射,重點是做出光路,焦點在視網膜上,這是正常的,如果近視眼或者遠視眼,把晶狀體部分做的比較明顯一些,畫出相應的光路,讓學生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是焦點重新回到視網膜,就會考慮經過晶狀體的光線應該要發散還是會聚,從而考慮應該用凸透鏡還是凹透鏡,配上透鏡之後,重新畫出光路,表明此時已經可以交在視網膜上了。
重點就是,三種情況的眼睛,和配上透鏡之後的眼睛,這五種情況的光路一定要明確。
5樓:暴君桑
正常的眼睛是可以自動對焦的。
近視眼就是晶狀體過厚,折射能力過強,影象在視網膜前方遠視眼就是晶狀體過薄,折射能力過弱,影象在視網膜後方矯正的話,近視眼可以戴凹透鏡,遠視眼可以戴凸透鏡眼鏡你可以這樣理解凹透鏡眼鏡和凸透鏡眼鏡我給你舉幾個凹透鏡眼鏡和凸透鏡眼鏡的例子。
凹透鏡:放大鏡。
凸透鏡:門上的貓眼。
關於畫圖的題,如果影象在視網膜前方的話就在眼睛前面加上個凹透鏡眼鏡,如果是在視網膜後方的話就在眼鏡前面加上個凹透鏡眼鏡。
嘛。。我現在初三了。。以前的知識貌似不太熟練了= =如果想學好這章還是好好聽課吧。。
6樓:匿名使用者
近視眼戴凹透鏡,遠視眼就是老花眼戴凸透鏡就是放大鏡。
八年級物理,八年級物理
手術燈影子是光照射物體形成的。地球上各處的影子是不同的。仔細觀察電燈光下的影子,還會發現影子中部特別黑暗,四周稍淺。影子中部特別黑暗的部分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這些現象的產生都和光的直線傳播有密切關係。假如把一個柱形茶葉筒放在桌上,旁邊點燃一支蠟燭,茶葉筒就會投下清晰的影子。如果在茶葉筒旁點...
八年級上冊物理,八年級上物理
d擋住一半凸透鏡,光還是可以折射,只不過折射過去的光線減少將近一半,影象變暗。關鍵點 凸透鏡成像時,凸透鏡可看做多塊透鏡共同作用的結果,少了一小塊,還是透鏡。選d因為擋住了凸透鏡,所以光還是可以折射,只不過變暗,因為光射進來的少希望。d因凸透鏡被擋住一部分 不管 只要不是全部 光線還是被折射 但由於...
八年級物理
由伽利略斜面實驗可以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伽利略斜面實驗 在軌道的一邊釋放一顆鋼珠,如果忽略摩擦力帶來的影響,我們發現鋼珠從左邊滾下後,再從右邊的斜面滾上,鋼珠將上升到與左邊釋放高度相同的點 若將右邊的傾斜角減小,鋼珠還是上升到原來的高度,但通過的路程比原來更長 假設右邊的軌道為水平,鋼珠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