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教禪宗有一句話 「凡牆都是門」是什麼意思

2025-02-12 16:20:09 字數 5631 閱讀 5498

1樓:網友

說阿難尊者吧,佛般涅盤之後心情極度痛苦,但是說到要集結經典他有信心百倍,但是當他走入五百羅漢準備複述佛所說經典的時候,摩訶迦葉走了過來說你還沒有得到四果羅漢,我們這裡五百人都證得了羅漢果,獨你阿難沒有證得。阿難心情極度難過,但他還是辯駁說佛的經典我都記錄下來了,讓我把經典流傳下來。結果還是被大迦葉推了出來。

原來阿難被女魔所礙沒有證得極果,後來佛般涅盤之後,阿難極度痛苦還是沒有得到,心情鬱悶的他回家靜思,將過去的一切都在腦中重演一遍,痛苦中四果竟然現前。阿難很高興。

第二天阿難又去到五百羅漢那裡,他對著門對大喊迦葉讓我進去,我得到阿羅漢果了,讓我進去吧。迦葉很平靜的說,如果你得到了就自己用神通衝進來吧。阿難四果在身當然輕易衝破了石門。

迦葉很激動,阿難竟然一夜之間就證得了極果。他對阿難說阿羅漢要大度,希望他不要有什麼記恨。對於阿羅漢來說已經放下了一切又怎麼會有記恨呢,更何況迦葉只是要阿難儘快覺悟啊。

關於截教與禪教?各是什麼意思?

2樓:1234傻

1、禪教。

禪教是以元始天尊為教主的修仙門派。

禪宗之教法。即闡揚禪之宗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教說。[續高僧傳卷十六]禪教的主導思想是推動社會進步、強調社會道德、建立更加文明的人類社會。

禪與教之並稱。即禪宗與教宗。指主張不立文字之禪宗與以學解為主之教宗二者。或三藏所詮之法門為教,教外別傳之宗旨為禪。[三國佛法傳通緣起捲上]

2、截教。截教是通天教主所創立之教派,和闡教同屬於鴻鈞的門下。

截教的主導思想是保持自然形態、強調個人修行、漠視道德和生命。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另一含義指擷取一線生機,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遁去一。

這遁去的一,就是截教所要擷取的一線生機。

截教的道義思想是道法自然,繼承天人合一。主張上道無德,下道唯德。大道五十衍四十九為定數,一線生機遁去,截教的教義正是擷取這一線生機。演變六道。

3樓:網友

所謂闡教,截教說法本身是封神演義作者寫**杜撰出來的,根本不存在,安排闡截之爭,主要是為了設計劇情的主要衝突線,如果書中沒有正反主要衝突就會使著作索然無味了,就像西遊記中,眾神佛明知道自己下屬下界會貽害一方,但是依然任其下界,也是為了增添主要衝突,新增**的可看性,之外,闡截名字也是有所指示的,截教的字眼是要暗指其路數不正,而使用闡字,則主要是為了繼承老子化胡經的觀點,暗指佛教是源於道教的論點,而且在該**中也直接敘述了老子化胡經的主要宗旨,即老子出關化胡,轉身為釋迦摩尼,創立佛教,這是歷史上一直存在的佛道之爭的結果,將燃燈佛,文殊,普賢,觀音描述成道家仙人轉化而來,起到貶低佛教的作用,闡字其實是指禪而已。

4樓:博學多才文盲

大概意思是,闡教是闡明大道,講述老天爺的意思。讓你按照老天的想法去做。

截教是擷取天機,然後改變老天安排的一切。任何動物都能成仙。

什麼是禪??佛教中的禪,是什麼意思?

5樓:網友

禪全稱是禪那,為靜慮之義。佛法中的禪,是離一切相的清淨本心。

外不著相是為禪,內不動心是為定。

6樓:青竹遺風

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華譯為思惟修,或靜慮。即靜息念慮,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禪宗的意思是什麼?

7樓:餘潔霞

不懂行的人會認為,禪宗就是公案,誤以為頓悟就是別人指點你,你開悟,實際上禪宗是一套佛祖傳下來的法脈。

「花開就是禪,多情即佛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8樓:網友

當下一念能了了覺知,便是禪。

禪宗有句話叫:不怕念起,但怕覺遲。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花開的時候覺知花開,多情的時候覺知多情,就是禪了。只是覺知,不去執著,不去攀緣,這樣花開也好,多情也罷都無礙於我,便不會想要將美麗的花佔為己有,也不會順著多情去造業,而是觀其生滅,自然就達到了見而不見,多情而無情的境界了。

不過這個不是這麼簡單的說就能領悟的,你還是需要去學一些中觀的知識,只有自己領悟了才是真的明白,看別人講的永遠都是紙上談兵。悟道這個事情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就好像你沒坐過飛機的時候,別人跟你講坐飛機的感覺,憑想象頂多只能模擬個七七八八,永遠沒有自己親身體驗來的明白。

祝你六時吉祥,早開智慧。

南無阿彌陀佛。

9樓:蓮花葉

不用管這些句子。因為不是佛經上的原句。呵呵。

禪宗是什麼意思呀

10樓:春素小皙化妝品

禪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別傳。禪宗不是漢傳佛教,又不離漢傳佛教,是中國化後的佛教——即禪宗。

禪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主張頓悟法要「見性成佛」自初祖達摩祖師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亦稱佛心宗。

傳說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

相傳中國禪宗為菩提達摩祖師所創,宗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時人有傳,達摩面壁九年為坐禪修定,所以得道,實則在任何一部傳記或者歷史中均無此事記載。只記錄」面壁九年」這四字而已。

11樓:雀巢不是鳥窩

禪宗是中國佛教一大宗派。因第六代祖師以前,每代只單傳一人,類似上古堯舜禹之禪讓,故名禪宗。

禪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別傳。禪宗不是漢傳佛教,又不離漢傳佛教,是中國化後的佛教禪宗是中國—即禪宗 。

六祖壇經》《五燈會元》等是禪宗的佛經。

百丈清規》是禪宗的律。百丈禪師認為《瑜伽菩薩戒》和《瓔珞菩薩戒本》雖屬大乘,卻是佛陀根據印度情況而制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

他根據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採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這就是《百丈清規》。

慧能傳承的禪宗,讓中國人知道佛教不從外來,如眾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從外得,信佛教不從外來。印度達摩西來傳的就是這個心印。

慧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之學,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也使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中。

12樓:網友

是中國的佛教,禪宗又名佛心宗。

禪宗的起源:

禪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主張頓悟法要見性成佛。自初祖達摩祖師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

又因以參究的方雲禪畫 守安禪師禪話 南臺靜坐一爐香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亦稱佛心宗。

傳說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禪觀定法為依歸,漸進禪法,漸修菩提。

所以稱之為漸悟。南宗慧能大師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依歸。不拘泥坐禪、觀定與否即成佛道!所以稱之為頓悟。

13樓:豆腐乾配花生公尺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為禪總之宗旨;起源與佛祖弘法之時,拈花微笑,只有迦葉意會。後由達摩傳入中土。

14樓:滄海望雲

禪宗bai,又稱宗門,漢傳du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zhi盛於六祖惠能,中dao晚唐之後成為漢傳專佛教的屬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台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

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這種境界,這又稱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實踐,從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後達到真正認識自我。

什麼是禪?

15樓:網友

禪 :禪,是人類鍛鍊思維生髮智慧的生活方式。

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

先秦時期就有關於此種行為的記載,但是未有固定稱呼。直至印度詞彙jana傳入,漢語音譯為「禪那」,後世便以「禪」字稱謂此類行為。

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雲流水,迴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佛與禪最大的區別:

1、起源不同。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禪宗只是佛教多個宗派中的乙個。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而禪宗是佛教發展途中的乙個分支。

2、本義不同。

佛」是乙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

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

3、覺悟不同。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凡夫無一具足,聲聞、緣覺二乘僅具自覺,菩薩具自覺、覺他,由此更顯示佛之尊貴。

也可以把佛理解成神通廣大的神仙,佛者覺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將宇宙萬物三界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

16樓:網友

觀禪即觀心坐禪。觀心即坐禪。一般稱為參禪、觀照、禪修等,都是指修禪。

17樓:泉晶燕雋桂

禪是佛教的乙個分支,源於六祖,禪和佛學不一樣的是,禪更通俗易懂,直指人心。禪主要是以禪定來分等級。

18樓:網友

末學親證:佛陀時期的《定慧之路》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諸多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很快證得禪定……值得修行人瞭解下!

禪宗的教外別傳是什麼意思,所謂「教外」是禪宗以外嗎,「別」是不的意思嗎,請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解釋

19樓:網友

「教外」中的「教」是與「禪宗」中的「宗」字相對的概念,它是指除禪宗以外的各教派,如唯識宗,三論宗等。所以,「教外」不是禪宗以外,而是禪宗本身。

別」是「另外」的意思。所謂「教外別傳」,就是禪宗通過參禪的方式,讓修行人離開經典的文字,直接去體會佛心;而這種傳法的方式,單刀直入,可以使一些執著於文字的人直接體會佛教的真義。

20樓:一切常祥

教是指釋迦牟尼佛的言教。被整理為經。所有經中所說的法門,被稱為教。

這些經中言說的法門被後世學人根據不同人群的根性結於適合的法門共同行修,這就形成了派別,這些依教分門修行的所有門派被統稱為教下。

然而這些經教都是借言說道,經中所傳的所有法門都是為了達到乙個修行目的權變方法。

這個修行目的就是禪定。

禪定是一切佛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通途。

教下的所有法門都是為求禪定而設。

唯有禪宗一門是不假他法,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實法。

禪的意境是不能言說的。只能親證。

就好象「飽」是不能言說的,教下的所有方法門道都是教人做飯的,而禪宗是給正在吃的人的,不必說,心領神會。

又因為所有人都餓著又不會做飯,教人很多做飯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讓人吃到飯。吃飯得飽是直接法,教人做飯是間接法。間接法很多,可以用不同材料方法,就有不同的流派,都是為個吃。

吃的目的是飽。

比如成佛是飽足,那麼教人吃是禪宗。教人做飯是教下。

禪宗是獨立於各種經教之外的直接法,所以說是教外別傳。

也因此佛教的門派分為宗門和教下。

宗是根本的意思,禪是佛教的根本,教下的各派都是為了禪而設。所以除了禪宗是宗門,其它各宗都是教下。

教外別傳就是言教以外特別的傳授。當時佛陀拈花微笑時只有大迦葉會得其妙。大迦葉是世界上禪宗初祖,傳至達摩,達摩把這禪法帶到中國成為中國初祖。並使之在中國光大。

你最喜歡的一句話有啥,你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什麼?

不是每個相遇的人,都會天長地久 不是每份動心的情,都能相守白頭。唱過的歌,只能在心底保留 離開的人,只能在回憶中聚首。有時候,我們並非走出了傷痛,不過是學會了帶著傷痛繼續生活。有時候,突然很想逃離現在的生活,想不顧一切收拾自己簡單的行李去流浪。所有人和事,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不是你的也彆強求,反正離去...

醜菊最後一句話的理解,醜菊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沒看過這篇文章,猜一猜幫助你 有的人就像醜菊一樣,外表不好看,內心卻很善良,他們用行動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溫暖。為你解答如下,請你參考 這是用醜菊這樣的意象來形容人,有的人就像醜菊一樣,外表不好看,內心卻很善良,他們用行動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溫暖.醜菊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為你解答如下,請你參考 這是用...

一句話證明你是個有品位的人,如何用一句話來證明你是正常人?

我開著卡宴撞了負心男人的瑪莎拉蒂 一個人的品味是不能用一句簡單的話語來證明的,是貫穿於生活中的所有 我身上的就是香的,別人身上的,就是臭的,嘎嘎 我的品位是能用話語來描述那麼膚淺的麼?如何用一句話來證明你是正常人?如果你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是正常人?如果你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你會如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