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品法留白
用艾葉做香包給孩子們佩戴寓意辟邪去百病,不吃熱食,吃提前做好的煮雞蛋、鹹鴨蛋和粽子,看賽龍舟比賽,這些都可以體現出過「端午」的氣氛,也是過傳統節日的應有之義。
2樓:帳號已登出
1、端午節在家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應節的食品,可能大多數人都不陌生。每個地方的粽子可能會略有不同,味道和餡也多種多樣。包粽子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一輩的人都不會包了,只是去買現成的,但作為中國的傳統,我覺得還是要有人去把這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2、端午節去江邊看賽龍舟。
龍舟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賽龍舟的來歷。據說古代的人是捨不得屈原投江,便划船營救,當他們去到那裡後,不見屈原的蹤影。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五日便用賽龍舟以此做紀念。
3、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情侶傳遞香囊表愛意。
香囊傳說有辟邪驅瘟的意思,實際只是用來裝鉓服裝的,但是為了圖個好意頭,而且味道很香,可放在家中或房間,芳香怡人。另外還有的傳說,男方送女方香囊是表達愛意,表示女方是男方的意中人。
4、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前掛艾條。
端午節這一天,要打掃衛生,要在門上掛艾條。要喝雄黃酒,目的是為了辟邪,殺菌以及防病。
5、端午節去河裡洗澡。
有些地方不一樣,在端午節那一天要去河裡洗澡,據說去河裡洗澡也是一種美好的意頭,表示把身上的不好的東西洗去,從些順風順水,生活幸福美滿。
6、端午節家人團聚。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最重要的還是要和家人團聚,在外的遊子,應該在如此隆重的節日,回到家鄉,和家人一起共度佳節。
3樓:網友
端午節就是五月五,五月五端午節來了的時候,我心中的端午節到底是什麼?
我也思考過,我也想過,但五月五就是端午,端午就是要放假。
放了假,能外出旅遊,能休閒,能讓人放鬆,這就是我最好的端午。
但這也是一種文化,是有了文化韻味的端午,因為我心裡想著休閒,想著旅遊,這當然還是文化。
那麼除了這些,還可以吃粽子,吃粽子,就是端午。還是文化,吃粽子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這種文化的傳承,才是文化韻味,這也是文化的端午。
而且如今人人都吃粽子,家家都要吃粽子。這更說明了一種歷史,一種文化,就是要讓端午充滿大歷史,也充滿文化的味道。
當然,我也想兒時的端午,那麼就是端午節的時候,清晨起床,趕緊去打露水,能在田野裡享受一番生活,享受一番景象。
這也是我的童年中的端午,其中依然也有文化,也有有歷史,更有傳承,這是傳承中的文化和歷史。
那麼除了這些,我也想掄火把,或者去與兒時的朋友聊天,或者與兒時的朋友喝酒,這都是端午。端午給人一種生活,給人一種文化,更給人一種力量。
我心中的端午,還是文化氣息濃厚一些,文化氣息多一些,文化氣息才能讓五月五端午節更好一些。
五月五,叫端午,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想起了這個節日,就說明其有文化,也有歷史,更有一種力量在其中,正如此,才讓我們的這個端午節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快樂,充滿了一種需求。
當然,端午有些人要打造成商業味道濃厚,但商業如果有了文化,有了歷史,未嘗不可。
可有一些人可能把商業 味道濃得太濃厚了,或者說太過了,有些過了,就不好了,不是真正 意義上的端午,也不是我們的希望,更不會吸引人,讓端午失去了其應有的光彩,應有的文化,或者說是歷史了。
五月五,端午節,其實與春節,與清明,與中秋節,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這就是具有豐富文化歷史的節日,這就要過出歷史,過出文化,過出韻味。
五月五是端午節,到底怎麼過,要過就要過乙個有文化韻味的端午,要過乙個讓自己快樂的端午,這就是我心中的端午。
4樓:我愛蘇酥糖
端午節最正宗的過法就是吃粽子,扎五彩繩,賽龍舟這些傳統的習俗,最起碼要吃粽子,最好是自己包的,這樣更有端午的味道。
5樓:飛翔的彩霞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國的重要民俗。儘管現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了,而且粽子平時也可以吃。但是在端午節這天吃,意義就不一樣了。
對於有條件的話,可以跟家人一起,去買製作粽子的材料,如糯公尺、餡料、食鹽、粽葉等,根據自己的口味去做粽子。跟家人一起做粽子,是乙個非常好的過程。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那天,一家人在家裡,做粽子。
6樓:創作者
端午節煮雞蛋,包粽子,採艾蒿,掛小彩燈,手脖,腳脖系五彩線,並且參加划龍舟活動。這樣才能體驗出端午節的氣氛。
7樓:布珉瑤
端午節,是古代人民為了紀念屈原。演變而成的節日,其中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今天就說一說,現在怎麼過這個端午節。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非常嚴重,中國前期,也遭遇了新冠肺炎的肆虐,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我們每個人,都和身邊的人一樣,團結一致,共同抗擊新冠病毒。
抗疫防疫,人人有責,每個人都要做安全員,檢查員,宣傳員。
當前,中國境內基本新冠病毒已經控制住,這都是,**部門和老百姓的密切配合,所帶來的好結果。
雖然,目前疫情沒有新的報告,除北京地區外,但大家還是不能鬆懈,因為國外新冠肺炎的疫情,還非常的嚴重,我們更不能掉以輕心,防止新冠肺炎病毒的**。
大家過節,也不能放鬆警惕,在空曠的場地,可以不戴口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還是提倡,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不搞大規模聚餐,小範圍的聚餐可以,但應該採取分餐制,嚴格消毒,勤洗手。
今天網路上非常發達,人人都有手機,我們可以,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可以進行詩詞,詩歌大賽,在網路上都可以舉辦,可以進行**朗誦,這都是今天新的**,可以做到的,人人都能看到你的精彩表演。
2020年,我們大家一起過乙個有意義的端午節,這在我們的一生中,是最難忘的乙個端午節。
8樓:梅雨時節
端午節,當然是要應景的,主要是吃粽子,吃粽子鍋煮的雞蛋,掛艾草,有的地方還會划龍舟,栓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能夠體現出「端午」的氣氛。
9樓:牛一種態度
吃粽子】說到過端午節,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吃粽子。屈原是抱石投汨羅江而死的,楚國百姓怕汨羅江裡的魚龍蝦蟹去咬屈原的身體,就拿著飯糰等食物投進汨羅江裡,後來又怕飯糰被蛟龍給吃了,人們就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面就用彩絲纏住,這個後來就發展成了棕子。粽子,我們可以去超市裡面買來吃,但是這比不上一家人一起包粽子有樂趣有意義哦!
龍舟競渡】過節日不是隻是吃哦,我們還可以參加龍舟競渡。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因為楚國百姓捨不得屈原的離去,所以划龍舟去拯救屈原。
後來是藉著划龍舟這項活動,驅趕江裡的魚龍蝦蟹,以免他們吃了屈原的身體。划龍舟不僅僅是紀念了屈原,也體現了人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如果沒有划龍舟的條件,也可以去看別人賽龍舟哦,親身體驗、親眼看比在電腦手機上看更有意義哦!
端午過節方式通常是怎麼樣的?
10樓:生活常識百事通
端午節人們的過節方式通常是一吃、二拴、三採。
一是吃「五黃」,即名稱中帶有黃字的食物,寓意「青黃不接」的時候「接起來」;也有飲雄黃酒的習俗,有句古語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二是要拴葫蘆、掃把以及掛五毒圖。
三是採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門上或者掛在門上。
民間還有給孩子戴五彩繩、掛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頭上寫「王」字的習俗,這些都有驅除災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裡面。
端午節的特色飲食
1、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2、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
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
也有其它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11樓:淡浩初
端午節的時候最傳統的過節的方式,就是大家會帶上五彩線繩,房前屋後會插上艾蒿。包粽子吃,也要煮雞蛋吃。南方還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12樓:一葉小船
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這是我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歷史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13樓:帳號已登出
一年一度的5月端午節到了,各個地方都會包粽子,有的包肉的,有的包紅棗的,各式各樣的粽子,看起來特別有食慾。
14樓:
能得到別人的認同也好,得到不認同也罷,都是一種成長。就算是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觀,也許他是乙個很善良,很顧家的人,蘋突斯芯酒躥。
15樓:網友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叫法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過節的習俗還是基本相同的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和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說。
高成鳶表示,這些說法雖然各有各的道理和民間傳說,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流傳。
中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插艾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一些習俗已難覓蹤影,如飲雄黃酒等。
目前比較普遍的習俗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葉菖蒲,其中,吃粽子最為普遍。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什麼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16樓:青楓侃
這是因為端午節本來就是紀念屈原的乙個節日,而且這個節日也是對屈原的一種悼念,屈原在這一天投汨羅江而死,所以這一天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17樓:嘉玉玉寶貝
因為端午節它是要祭奠屈原的,如果說快樂的話,這是對死者的一種大不敬,所以人們才會說端午安康而不是快樂。
18樓:情感諮詢師半暖陽光
因為端午節是祭祀的節日,在別人死去的那天,當然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為什麼端午節會成為中國重要的乙個傳統節日呢?
19樓:風雨無阻哦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端午節的是全民的節日。在2006年我國將它首次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我記事起,端午節就特別熱鬧。這一天我早早的起床,和媽媽去折楊柳樹枝,艾條。將它插在門框上,用來辟邪。
用雄黃酒抹耳朵、抹鼻子。手腕、腳腕綁五彩線,據說是為了防止被蟲子咬傷。綁在手上的這個五彩線等到七月七日的時候要扔在房簷上,讓喜鵲為牛郎織女搭橋。
當然,還有吃粽子,熱騰騰,美味的粽子是我的最愛,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各種各樣的粽子。還有賽龍舟,每年去湖邊看賽龍舟。當地還有搶婿的習俗,如果英俊的小夥子拔的頭籌,下龍舟之後,就會有姑娘送上荷包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這些盛況,這些美食,都是別的節日所沒有的,所以端午節才能成為我國重要的節日。<>
還有乙個傳說。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的一首離騷流傳今日。
他是中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他善於用花草樹木批判當時的社會。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後,據說愛國的屈原投江殉國。他投江的日子正好是農曆的五月初五。
世人大多愛英雄。屈原無疑是英雄。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
所以人民感念他的忠心,感念他當時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以他身亡的那一天做為他的忌日。每年來到江邊祭奠。慢慢就流傳今日。
端午節是我國乙個重要的節日。節日當天,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每個地方的習俗文化不一樣,但是節日當天的喜慶是一樣的。端午節的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端陽節、端五節、夏節等。<>
端午節的故事是什麼?過端午,端午節有什麼故事?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 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 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 懷沙 抱石投入汨羅江...
端午節 家鄉過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品味中華風俗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的習俗 來歷,吃粽子的節日。端午節過節時間在農曆五月初五,節日習俗,划龍舟,吃粽子。這個端午節的來歷曾經有一位詩人捨身救國所以才有的這個節日,每到這天所有人都會包粽子,一家人團聚。掛菖蒲,喝雄黃酒。端午節為叫端陽節 午日節 五日節。端午節...
端午節尤何而來,端午節怎麼來的
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 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端午節怎麼來的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乙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 防疫祛病 避瘟驅毒 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