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學生不要**郵件,特別是乙個學科內同在乙個辦公室的老師,一交流發現都收到同乙個學生的郵件了,發的內容一樣,甚至是抬頭都沒改,這給人的印象就比較差,覺得這學生比較隨意。
一般導師是不會介意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學生出國留學都會多聯絡幾個老師,甚至有的老師還會問你還聯絡了哪些老師。不過,學生應該實話實說,比如說我聯絡了3位導師。
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不過一旦雙方已經達成了協議,都到了非此導師不選、非某個學生不要的程度,學生還在不停地聯絡其他導師,尋找更大更好乘涼的"樹",就不妥了。
2樓:法師寒小蘇
不忌諱。但是最忌諱的是**郵件,**的郵件基本上都會當做垃圾郵件處理,沒有乙個老師會認真看你**的郵件,也不會回覆。
3樓:山東中公考研
廣撒網、細撈魚是聯絡導師的大忌,最好的方式是乙個乙個聯絡,這個不行再聯絡下乙個。雖然老師們也都知道,乙個學生可能聯絡好幾個老師,但是看到收件人有一堆人,也會把你當作一堆備胎之一,而且是優先順序靠後的。畢竟同乙個學校的老師相互之間很可能認識,沒準聊天時就能知道誰誰同時聯絡了好幾個老師。
4樓:高頓考研
21年考研複試經驗——如何有效的聯絡導師(3)
考研複試前聯絡導師有用嗎
5樓:網友
考研複試前聯絡導師有用。
要聯絡蠢粗掘導師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不論是通過學校官方**去搜尋導師的郵箱、還是去導師上課的教室外「堵」導師,或是通過導師的學生直接與導師取得聯絡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考研時聯絡導師其實最難的部分在於要準確把握住應該什麼時候去聯絡導師,已經應該如何去聯絡導師。
在我看來,整個考研過程中起碼需要跟導師聯絡三次:
第一次是確定導師及考研報名前,這次溝通主要的目的是跟導師互相確認報考資訊,不會出現導師已經有人選或有一定要求,你不符合條件卻報考的情況;
第二次溝通是初試成績公佈,而複試成績線尚未公佈前,這一次溝通相對於剛好在往年複試成績線邊緣的考生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次溝通就是複試成績線公佈,考研複試前了,這一次溝通其實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你面試的成敗。
眾所眾知,之所以考研面試會凳差越來越難,程式越來越複雜,其實就是導師們被一些高分低能從大一開始就複習考研帶核但沒有任何科研能力的考生坑怕了。
所以面試其實對導師和學生而言就是一次「雙盲測試」一樣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潛力考察。
如果考生提前沒有跟導師溝通的話,完全不瞭解考生的科研水平和研究方向的導師很可能會採取一種「極限問答」的方式,就是針對某乙個問題不斷的進行刨根問底式的提問,或者是在不同領域之間進行連續的跨度極大的跳躍式提問,直到問到你答不上來為止。
用這種近似於刁難的方式,導師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裡大致瞭解你的專業特長和科研邊界,以方便對你能否研究生順利畢業做出評估。
而很多考生在面試中,就是被這種連續的逼問式問題搞得心態崩潰,發揮失常的。
所以在面試前的提前溝通中,考生就可以主動向老師介紹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研究生階段想要進行的科研方向,如果有的話還可以附上自己的**、課題或讀書筆記來加深導師的印象。
考研複試怎麼聯絡導師,考研複試前聯絡導師,需要注意些什麼?
據我所知,考研複試之前,可以在你所報招生單位官網進行查詢導師的 也可以問問你說報院校的專業的學姐學長,看看他們還有沒有 不過,一般不必太過費心聯絡導師,只要你知道複試考核方向就比較好準備的。複試除了專業考核外,還有面試中的英語聽力和英語口語,從這三個方向進行準備。聯絡導師要注意避免五大雷區 1 忌諱...
關於考研複試體檢,關於考研複試體檢
一般醫院都可以,幾天能出結果看體檢完成情況。差不多三天。複試的體檢的專案主要如下 一般形態 主要檢查身高 體重 胸圍差 腹圍臀圍等,對照 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 評估營養 形態發育等一般情況 內科 主要檢查血壓 心肺聽診 腹部觸診 神經反射等專案 外科 主要檢查 淋巴結 脊柱四肢 疝氣等 眼科 檢查...
2019考研複試要考什麼,2020考研複試要考什麼?
您好,考研複試有三大考核點 專業課內容 綜合實力 英語應用能力。專業課內容 考查形式主要是 筆試 備註 並不是所有的專業複試都有筆試 面試 的結合。但有一點很重要,切記 複試考核的專業課內容跟初試考核的內容有很大的區別,即使是同一個專業在不同院校的側重點也有很大差異,值得重視,複試一定要提早準備。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