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醫,這到底是屬於高血壓還是低血壓? 130

2025-02-15 00:05:12 字數 5489 閱讀 2865

請問中醫,這到底是屬於高血壓還是低血壓?

1樓:陶心齋主

您介紹的情況,一直沒有補充血壓值;首先,補充血壓值,才可以確定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千萬不要有病亂投醫;千萬不要聽信小廣告;千萬不要道聽途說;以免貽誤病情,造成不良後果!

2樓:嗨嗨歡喜囡囡

年青時血壓低,年紀大了後也會有高血壓病。血壓高就會頭暈頭痛等症狀,你說吃了降藥會頭痛可能1.血壓一下降得太低。

2.是否是服用了帶有地平二字的降壓藥。帶有地平的降壓藥,有的人吃了就會頭痛,如果是的話,建議換成其他種類,如沙坦類的。

另外除了排除**血壓高,還建議進一步查頭顱mri排除顱腦疾病引起的頭暈,頭痛。

3樓:三江中醫小達人

你媽媽頭暈是高血壓引起的,吃降壓藥要小劑量開始的,他在降壓的同時可能會出現頭痛的症狀,一般沒事,吃一段時間後會減輕,不行,就換其他的降壓藥啊。

4樓:網友

高血壓、低血壓是可以量化的,這麼多醫院說是高血壓,那麼她的血壓肯定偏高。按照你說的,應該考慮去做乙個頭顱ct或者磁共振,排除一下腦部疾病。經常性的頭暈頭痛,還有晚上視力模糊,嚴重的嘔吐,這都不是什麼好的症狀。

請抓緊時間。

5樓:梁嘉文

醫生有建議你媽媽入院嗎?去正規大醫院看吧。低鹽飲食,低脂肪飲食。

一定要要禁菸 ,酒,避免情緒激動。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準時按醫生醫囑服藥 不要隨意自己減藥 .如果有高血脂必須同時**啊。

多吃芹菜,尤其是其根,可以有降壓作用,但是隻是輔助**,不能作為主要**措施的啊。

保持好心情最重要 越緊張越嚴重。

6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慌,中醫是可以**的,西醫能說出高血壓,但是治不了,樓上說的都是廢話。

7樓:網友

每天早上起床以後,量一下血壓,不看具體的血壓,沒法確認,另外醫院開的高血壓藥具體是什麼?

160~`120屬於相當嚴重的高血壓了,吃的什麼降壓藥,什麼劑量?

8樓:網友

還有檢查報告,有沒有醫生的檢查說明書!低壓多少,高壓多少!壓差等!

中醫如何理解低血壓?

9樓:書海拾貝記

中醫對低血壓的研究由來已久。事實上,目前越來越多的人**低血壓這類的慢性疾病,選擇使用中醫方法,不僅效果比較好,還不會出現什麼***之類的,而且能夠對身體進行好的調節。那麼,中醫如何論治低血壓呢?

氣虛陽虛氣虛可見面色晃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症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a. 心氣虛,除上述氣虛症狀外,再加心悸、氣短、胸悶等。方可選獨參湯加減。經驗方:人參,蓮子各3錢,冰糖一兩隔水燉熟,吃蓮肉喝湯。

b. 脾虛或中氣下陷,兼有納少,腹脹,便溏,氣短,乏力等。方可選補中益氣湯。

c. 腎陽虛有身寒肢冷,動則氣短,或五更瀉等。方可選保元湯,真武湯,四逆湯,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

經驗方:人參2錢(嚼服),黃精一兩,枸杞三錢,肉桂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每日1劑。

一)氣陰兩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以外,尚有陰虛表現。如口乾、五心煩熱、便秘、尿少、乏力,舌紅苔少脈弦細等症狀。

a. 心氣陰兩虛可見心悸、氣短、胸悶等。常用生脈飲,炙甘草湯。

經驗方:黃耆五錢、黨參四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柴胡一錢,水煎後一日分三次服用。(有發炎疾病、火氣大、口苦、煩躁、失眠,屬實症,非氣陰兩虛者,不宜服用此方。

b. 腎陰陽兩虛,常有:頭暈、眼花、耳嗚、耳聾、腰痠、腿軟、神疲、健忘等症狀。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匱腎氣丸等加減。

三)診治參考:有些報導,辨證時,屬氣血雙虧,用八珍湯、十全大補、人參養榮湯氣虛痰厥頭痛:用半夏天麻白朮湯。脾陽虛痰飲作眩:用苓桂術甘湯。

以上就是中醫**低血壓的一些東西了。事實上,中醫的**方法都是很溫和的,能夠慢慢進行**,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會出現什麼危害,並且能夠調理我們的身體。相信大家都能夠早日**低血壓疾病。

10樓:現在

一、**要點。

**以補虛為首要法則。陰虛者滋陰,陽虛者溫陽,氣虛者益氣,血虛者養血。對多個臟腑虛虧,陰陽氣血不足,病機比較複雜者,應將養陰、補陽及補元氣養精血等法配合運用。

此外,本病常虛中夾實,寒熱錯雜,痰瘀互結,在具體**時,當權衡標本,分清輕重緩急,選用攻補兼施、寒溫並用等法。

11樓:網友

中醫裡面**的主要是給予益氣復脈的方法來**的,目前有乙個生脈飲口服液對於低血壓患者服用是有效果的。再就是低血壓的人,建議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是可以改善血壓的。

聽傳統中醫給您講一講「高血壓」到底是不是病?

12樓:花椒科普

我國現在有1億多的高血壓病人,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由於「高血壓」而導致的疾病也很多,我覺得其本質是人們對高血壓沒有乙個正確的認識,根本就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再加之治高血壓的「醫生」其實也沒幾個知道怎麼回事的,所以高血壓病人越治越多,越治越重,最後都死在併發症上面了。

在傳統中醫眼中,其實高血壓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症狀」而已,和「頭疼、頭暈」差不多,公升高血壓只是人體的乙個反應,因為人體內有「堵」的地方,不增加壓力怎麼把堵的地方疏通開啊!

由於長期的情緒壓抑、鬱悶,或經常靜點寒涼藥物,導致肝、脾、腎的功能嚴重衰退,血液流動速度減慢,身體內產生的垃圾就不能得到及時的清除,從而造成了血液粘稠。由於血管的直徑是一定的,粘稠的血液就會比正常的血液流速要緩慢,尤其是流到了末梢的毛細血管,粘稠的血液就更難通過了,處於末梢的血管就會出現缺氧、缺血的現象。然後末梢的血管就會通知「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就會告訴心臟加大壓力幫浦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毛細血管有正常血流通過。

這就是「高血壓」形成的真正原因。

這就相當於咱們家裡的暖氣管,由於日積月累,管壁內會沉積大量的水垢,就會導致頂樓的暖氣水流量很少,暖氣不熱,所以就得加大幫浦的壓力,才能保證水能到達棟樓。

但是如果你用了「降壓藥」把壓力降下來了,就相當於抑制了中樞神經的功能,使中樞什麼向心髒髮出減小幫浦壓的指令。就會使末梢的血管長期的缺氧、缺血,而導致腦梗塞。而且各個臟器長期的缺血,就會導致臟器功能的損傷,而導致衰竭死亡。

而且每個人的免疫力不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臟腑的功能必然會有損傷,經脈不通的症狀肯定越來越重,所以說不能用乙個標準來對待各個年齡段的病人。而且咱們的血壓計基本測得都是「肱動脈」的血壓,也就是心臟的壓力,根本也沒測毛細血管的壓力,毛細血管的壓力是個未知數啊!但真正出現病變的都是末梢的血管啊!

所以要想**高血壓,並不能靠降壓藥維持,所有藥物都是通過調人體的精血來發揮作用,所以人越來越虛,病越治越多,越治越重,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身體裡的血流動的快一點,減輕心臟的壓力,把垃圾都排出去,這樣不就好了嗎?

所以,別天天那麼懶了,一天天的不願意動彈,人都是惡性迴圈,越懶溼氣越重,越重越懶。大魚大肉的少吃點,多吃點五穀雜糧,爭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讓營養充分吸收。找個傳統中醫大夫用點中藥,疏通一下經脈,陰陽不交通是不行的!

血壓到底看高壓還是看低壓?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13樓:我叫蕭笑

血壓既需要看高壓,也需要看低壓,高壓低壓數值都是需要看來參考的。

血壓值一般由兩個數字構成,高值代表收縮壓,低值代表舒張壓。血壓單位臨床常用mmhg,正常的血壓值為收縮壓低於120mmhg並且舒張壓低於80mmhg。收縮壓為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為正常高值血壓。

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血壓的診斷以最高階別為準。其中收縮壓140-159mmhg和或舒張壓90-99mmhg為1級高血壓;收縮壓160-179mmhg和或舒張壓100-109mmhg為2級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為3級高血壓;舒張壓小於90mmhg,但收縮壓≥140mmhg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血壓的測量應於靜息5分鐘後再測量,通常一般以右側肱動脈來測取血壓。

對於各種年齡的人來說,年年的進行體檢都是有必要的。血壓是否正常,可以通過檢查資料判斷。正常來說,收縮壓小於120mmhg,而舒張壓小於80mmhg。

如果檢查結果超出這個範圍,那麼則血壓偏高或者是超高,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血壓會出現適當增長,這是正常的。可根據其他檢查資料排除器質疾病。

14樓:吾明照四方

量血壓的時候肯定也看高壓,看低壓,兩者都是需要關注的,這樣才能判斷出自己的血壓是否在正常的範圍之內。

15樓:快意人生

血壓應該高壓和低壓都看。這樣才能夠判斷出是不是高血壓。這兩個乙個是跟收縮壓,乙個是舒張壓,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16樓:匿名使用者

高壓和低壓都看。這樣才能夠判斷出是不是高血壓,這樣才能判斷出自己的血壓是否在正常的範圍之內。

17樓:萍水e相逢

都要看啊。

比如 70/120

舒張壓 小數值的,90以下。

收縮壓 大數值的,140以下。

超過了就是 高血壓。

還有 壓差。

18樓:蹇晨

高壓低壓對身體過於壓力過高,過低都對身體沒有好處。

血壓到底看高壓還是看低壓?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19樓:網友

健康體檢的時候,最常見的醫療檢查方法就是測量血壓,我們知道血壓有兩個數字,乙個較高,乙個較低。這兩有哪些區別呢?

說到這裡我們就得先聊聊,血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首先我們知道,血液存在於血管中,會給血管乙個壓力,這就是所謂的血壓。那為什麼會有高壓和低壓之別呢?

這要追溯到血液流動的原理。血液為什麼會在血管中流動呢?是誰給了血液動力?

答案是心臟。我們知道,心臟無時無刻不再進行收縮動作,將血液幫浦射出來,並給血液提供動力,讓其巡行與身體相處。

當心髒收縮時,將血液射出,會給血液提供乙個較大的動力,這時候血液會對血管壁形成乙個較高的壓力,這就是收縮壓。

當心髒舒張時,血液流速較慢,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較小,這就是舒張壓。

根據原理可以知道,收縮壓反應的是心臟的血液輸出量,舒張壓反應的是血液的外周阻力,一般指的是血管直徑大小、血液黏稠度等因素。

一般正常值為120/80mm汞柱,收縮壓範圍可在90~140mm汞柱,舒張壓正常範圍是60~90mm汞柱。

如果收縮壓高,也就是高壓偏高,這種情況常見於老年人,動脈血管彈性降低,收縮壓會公升高,如果過高有可能損傷血管內膜,導致血液中脂質形成粥樣硬化,硬化的血管會進一步加重血壓公升高,如不加控制,會導致心、腦、腎、眼等眾多器官發生問題。

如果舒張壓高,也就是低壓偏高,則意味著外周的小血管在收縮,血液可能過於黏稠,導致阻力增加,這可能意味著身體內的各個器官供血量下降,容易引起頭暈、心悸、胸悶等症狀。

除此之外,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叫作脈壓差,這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可以衡量血管的彈性程度。當然衡量差值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外周血管正常且心率正常的前提下。

總的來看,血壓中高壓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警作用要比低壓重要,但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兩者如出現變化,超過或低於正常值,都要及時諮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正確用藥,以免貽誤病情。

請問高血壓是屬於內科嗎,血壓屬於內科,還是外科

禕高芬 指導意見 您好,高血壓需要終身服藥,建議你在當地 醫生指導下選擇降壓 藥如 心痛定.最好選擇緩釋片如波依定或硝苯地平緩釋片口服,血壓更平穩.血壓屬於內科,還是外科 幽幽清泉聲 飛飛的蛋不要想當然的回答。血壓。你不是說的高血壓這個病的話,那麼血壓就是一項常規的檢查專案而已,無論是內科 外科還是...

高血壓在中醫是這怎麼調理的,高血壓用中藥能調理好嗎?

高血壓中醫 方案 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病的病理機制主要是由於肝 腎 心 脾功能失調,引起體內陰陽 氣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 腎兩個臟器陰陽失衡尤為多見。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降壓藥是從不離手的,但到冬天,血壓計和降壓護腕也應不離身。特別是血壓不穩定的患者,建議每天測量2 3次血壓,以觀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壓變...

《中醫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中醫是偽科學嗎?

個人認為中醫還是比較科學的,只不過當年我們的老祖宗們的敘述沒今天那麼科學嚴謹。只不過,西醫講究直接依靠藥物或是手術等手段進行 多是依靠外力,能夠應對多種情況。中醫分很多流派的,東漢末時 你說三國也行 的華佗主攻外科,他的醫書據稱是最早的較為全面的外科醫術指南,可惜沒能流傳下來,同一時期的張仲景主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