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說「養兵百萬卻從不吃老百姓一粒公尺」呢?

2025-02-19 12:05:02 字數 3988 閱讀 3943

1樓:乙隻路過瓜地的蝸牛

因為朱元璋讓士兵們不打仗的時候就種田,自給自足,不吃老百姓的糧食,所以明朝養兵百萬,沒有吃過老百姓的公尺。

2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朱元璋就是從基層走出來的,他十分懂得老百姓生活的不容易。

3樓:社會生活家

朱元璋實行屯田制度,讓士兵自己工作來養活自己,無需用百姓來養活。

朱元璋吹噓養活百萬大軍不費一錢一公尺,他有說謊嗎?

4樓:數位技術小輝

沒有。因為朱元璋是乞丐出身,身無分文,最後真的養活了百萬大軍,所以他沒有說謊。

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並沒有說謊,因為朱元璋收復了其他國家的領土,然後把他們的國庫給拿下,用來養活這些百萬大軍。沒用自己的錢。

6樓:蓉淼經驗之窗

他肯定有說慌,因為像這種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畢竟百萬大軍一天的消費就很多了。

朱元璋能不花一分錢養百萬士兵,為何其子孫最後會窮到無錢養兵?

7樓:李麗球事

明朝的軍制是軍戶衛所制,跟唐朝時期的府兵制差不多。軍戶就是專門負責打仗廳態的家庭,民戶就是專門生產糧食的家庭,軍戶不納稅,民戶不參軍。朱元璋將部分土地分給軍戶,讓他們平時種地自足,戰時成軍作戰。

土地就是軍戶的經濟**,軍戶種地不向國家納稅,但是要承擔服兵役義務。朱元璋共建有內、外衛547個,所2563個,一衛標準員額是5600人,因此明軍數量有萬人。軍戶衛所制下,軍隊不需要國家供養,因此朱元璋自豪的說:

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公尺。

明朝前中期,政治清明,土地兼併情況不嚴重,因此軍戶衛所製得以貫徹落實,軍隊還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土地兼併情況越來越嚴重,許多軍戶的土地被上級軍官或者地主給兼併了,軍戶們難以維持生計,許多軍戶逃亡,軍戶衛所制開始崩潰。明朝分封皇室子弟,越分越多,這些皇族佔有大量土地,也導致軍戶們的土地被兼併。

土木堡之戰明軍全軍覆沒,軍戶士兵在戰爭中大量戰死,很多軍戶無法再出丁參軍,土地被**或者兼併,逃亡的軍戶更多。明朝中後期,為了維護軍戶衛所制,明朝將大量罪慧洞犯發配邊疆充實軍戶,但是罪犯要麼是窮兇極惡之徒,要麼是官宦之家,戰鬥力根本不行。嘉靖年間倭寇橫行,軍戶衛所制下的明軍不堪一擊,明朝不得不採用募兵制為軍隊補充**。

募兵制下的軍隊是職業軍人,他們不種地,只領朝廷工資,立功還有其他獎賞。

募兵制下的軍人領國家扮碧源工資,斬首一級還可得銀子若干兩,要養活一支募兵制的軍隊,明朝財政確實力不從心。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戰力強,但是費用也高,因此戚家軍人數也僅僅只有五千人左右。皇族佔有大量土地,**貪腐橫行,且皇族、官紳不交稅、不服役,全部負擔都在老百姓身上。

除了吏治腐敗,皇族橫行不法外,明朝晚期還有天災人禍,這些天災人禍更讓朝廷沒有足夠的賦稅給軍隊發響了。

8樓:小自信

因為他的子孫後代沒有他的魄力,也沒有他的能力來號召這麼多人為他們所用。

朱元璋曾自豪地說:「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公尺」。這主要反映了

9樓:網友

明朝的軍屯制度,士兵平時種田,戰時打仗。但這也造成了很多問題,比如士兵缺乏戰鬥力。

10樓:夢之影

反映了軍屯之制的作用。

屯軍之制的內容:

明初土地荒蕪,國庫空虛,鞏固邊防解決糧餉是移民的重要目的之一。明太祖為了加強國家的武裝鞏固邊防,在全國各地設立衛所制度,曾遷山西平陽民「選民丁,立都所,置衛屯田」。軍士別立戶籍,軍戶由國家分給土地屯田自養;平時軍士由衛所路官負責操練、屯田,戰時則歸部派遷的部兵統領。

明朝政權規定每百名軍士發給牛40頭以及其他農具。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每軍士受田50畝為乙份,徵糧12石,貯屯倉,聽本軍自支,餘糧為本衛所軍官俸糧。由於實行了軍屯,軍糧有了保證,邊防也得到鞏固。洪武20年7月守大寧前軍都督僉事稱「所築大寧兩城,見貯糧粟。

大寧31萬石,松亭關58萬石,會州25萬石,足供數年邊用」。

11樓:性慧語

大明朝當時的軍屯制度,就是不打仗的時候士兵自己種地。

朱元璋為何敢說自己養兵百萬不花錢?

12樓:小什說生活

因為明朝實行寓兵於農,屯田養兵政策,所以朱元璋敢說自己養兵百萬不花錢。

13樓:情感小小磚家

因為在朱元璋時期實行軍戶制度,部隊需要自己種地來養活自己,因此朱元璋才敢說這種豪言壯語的。

14樓:周星說社會生活

因為朱元璋在軍隊當中給這些士兵佈置了乙個任務,讓他們在平時練兵的過程當中自己自足,所以這些士兵消耗的資源都是自己生產出來的。

15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朱元璋在軍隊中實行了屯兵制,意思就是讓這些士兵在地方駐守的時候進行農作,以此來養活軍隊自己。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養兵百萬,為何明朝後期卻無錢發餉?

16樓:清雨

這是因為明朝後期因為一味的增加軍隊,而導致無錢發響給軍隊。朱元璋之所以能夠不用百姓的錢,就能養活軍隊。這完全就賴於他所制的軍屯制度。

所謂軍屯就是,把士兵分配到荒地種植,從而達到不用百姓的糧食就能養活數萬士兵的目的。但是明朝後期為什麼無錢發軍餉?原因如下。

其一,在明朝後期,軍屯制度已經嚴重腐朽,後世的皇帝因為不清楚朱元璋致用此制度的用意,只知一味地徵兵增兵。導致荒地不夠用,出現地少於人的現象。這也直接的導致了這種後果的發生,使得明朝後期無錢發軍餉。

其二,軍屯制度只適用於兵荒馬亂時期,並不適用於明朝後期的和平年代,一味的使用這個制度只會讓士兵離心,百姓憂心。在戰爭時期朱元璋為了能讓百姓敬仰於他,感激於他。就啟用於這個制度,讓百姓在戰爭時期得以安居樂業,自給自足。

但是到了和平時期,因為人口的日益增加,導致使用的土地的數目也增加,而這個時候這些荒地往往都會被分給百姓。這也間接的導致了地少人多的局面。

其三,軍屯制度要求必須實行「世兵制」,而這所謂的世兵制,就是以家族為單位進行世襲,這樣能保證土地不被外人所繼承,也能保證明朝的大軍的人數。這使得**在掌控土地上方便了許多。因為這種世兵制,導致了在和平時期出現大量無所事事的士兵,他們無仗可打,但是人卻越來越多。

這也是造成了人少地多的局面的原因。

從以上方面我們可以得知,有三種錯誤使得明朝後期無錢發響,但其中最重要的錯誤就是軍屯制度,軍屯制度是隻適用於戰爭時期,而不適用於和平時期,這隻會導致士兵無所事事,但人卻越來越多的局面。所以我們要正確的對待前人留給我們的東西。

17樓:張十一

朱元璋只所以不用百姓一粒公尺來養兵,是因為他將士兵分為了二批,一批去守城,一批去開墾農地,自給自足。而後期,明朝的土地多被土豪強取豪奪,無法屯糧,只能招募傭兵,餉銀更高。

18樓:網友

因為當時明朝的很多**都十分喜歡貪錢,所以說,當時明朝國庫中的錢財十分的稀少。

19樓:**座愛與白

明朝後期皇室生活的可謂十分奢靡,要知道明朝後期一天的開銷可頂清朝一月花銷,如此行事怎會有錢發餉。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養兵百萬,為何明朝後期卻無錢發餉?

20樓:蛋黃放電腦

明朝後期朱元璋提出的軍屯制度已經被破壞了,軍隊的地也被私人佔有了,導致國家要承擔百萬軍隊的軍餉,在崇禎時期還天災頻發,導致朝廷根本養不起軍隊了。

21樓:汽車小張家的老大

因為朱元璋讓他的每個**和士兵都進行種田,而清朝的**是很清閒的。

22樓:居李夫人

因為其實朱元璋把這些作為人們補貼的東西都給用光了。所以說真的,到了要發錢的時候卻沒有錢。也是很悲慘的。

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為何朱元璋不把皇位傳給朱棣,而是隔代傳位?

對於朱元璋不把皇位傳給朱棣,民間有對種種傳說,但是無論是史實記載,還是民間傳說,都能說說明朱元璋得疑心病極重。據記載朱棣的生母是高麗選送給朱元璋的女子李氏,被稱為碩妃。據說當時碩妃生朱棣的時候也有些蹊蹺。因為碩妃的預產期還沒有到,朱棣便出生了,因此朱棣是個十足的早產兒。但是朱元璋卻認為碩妃與他人有私...

朱元璋為何能從窮苦農民成為皇帝,朱元璋為何能從一個窮苦農民成為皇帝?

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元朝採用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國內矛盾激化,削弱了元的統治。加上近百年沒有作戰,蒙古馬退化,士兵戰鬥力大不如以前,這時候起義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援,而且朱元璋是一個非常有慾望的人。朱元璋天生對權利的慾望,幼時的朱元璋最喜歡玩兒的遊戲就是扮皇帝,他最喜歡的就是自己扮皇帝,小夥伴扮臣民,臣...

朱元璋為何要嚴辦空印案?

朱元璋時期的 空印案 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一些官吏利用空白的文書冊進行作弊,當時的朱元璋是非常重視這件事情的,牽連了許多的人。朱元璋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簡介 朱元璋時期規定,戶部須每年稽核各地方 例行上報的財務報表,且要求非常嚴格,稍有不合,立即作廢重報。於是,各地進京申報報表的財務人員為了少折騰,就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