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在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上
兵:滿人子弟組成,有編制的正規軍,最高兵種。
勇:也稱「鄉勇」,漢人組成,臨時工。
丁:後勤兵種,負責打雜的,不用去往前線。
卒:主要看守犯人,沒什麼戰鬥力。
牢:獄卒,相當於獄警。
捕:捕快,相當於刑警。
衙:府、州、縣主管衙前工作的聽使。
驛:負責公務出差、郵件體系的工作人員。
2樓:精武聊汽車
負責的事物是不一樣的,只有裡面的兵才是正規軍隊並且是八旗子弟兵,其餘地位很低。
清朝軍隊身上的兵、勇、丁、卒是怎麼定義的?區別大嗎?
3樓:寄情以言
清朝軍隊的士兵身上會貼有乙個圓形的圓環,中間分別寫了兵、勇、丁、卒,這四個字代表了士兵們身份地位的不同,用以區別在軍隊當中士兵們的不同職業分工,區別很大。
卒:卒是軍隊當中比較有地位的軍人,他們通常有一定小官職在身,屬於清朝編制內的員工,但不像是剝削階級一般,更像是每個地方有點小權力的小霸王。他山山們屬於城防軍,並不需要上戰場打仗,日常的工作是進行巡邏維護治安,保障城內城外不起混亂。
這些人直接歸衙門管轄,通常在影視劇作品當中看到的衙門裡的士兵身上就會貼著卒。
丁:丁更多的為後勤保障人員,和卒一樣都不需要直接在戰場頃橘前衝鋒陷陣,屬於軍隊的後備力量,是能夠擔任賦役並從事某種勞動的成年人,這些人的具體職位名稱和他們所屬的工作崗位有關,比如說庫丁管理倉庫、鹽丁承擔鹽役,他們是被壓迫的底層勞動人民,地位低下。
兵:兵屬於清朝的正逗乎中規軍隊,廣泛的代稱國家所招攬的常備服役人員,兵有編制受到軍隊的管轄,並且被編成相應的鎮、標、協、營、汛、棚當中。兵不僅需要直面戰場,和敵人進行作戰,也需要維護日常的城市安全,特殊的編制軍隊當中的兵也需要進行救災抗洪,兵的待遇不高但是足夠勞苦人民活下去。
勇:勇屬於民兵,是**在突發戰亂的時候,由於常備軍準備不及時或者是趕不及來到戰場,在當地招募的青壯年民兵組成的軍隊,這些勇在軍人當中地位低下,是最先被犧牲的群體,由於沒有國家的編制,不僅面臨著隨時被解散的危機,在戰場上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
4樓:可樂
是根據他們橡螞每個人的身份以及他穗陸們每猜如頃個人的工作來進行定義的。他們的地位不同,掌握的工作不同,工作的模式不同,在清朝隊伍當中的影響力不同。
5樓:可樂雞翅
會根據他們的官租輪職以及他們平時工作的狀態來進行判斷和定義。我覺得指裂沒有任何的區別,而且他們一旦穿上這樣的唯型閉衣服,就說明他們的等級都是比較低下的,只能聽從別人的安排,沒有任何反抗的權利。
6樓:蓉淼經驗之窗
其實是按照殺掉的敵軍的頭顱數量來確定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反正領取的俸祿都是一樣的。
7樓:諸葛鈺
乙個圓形的圓環,中間分別寫了兵、勇、丁、卒,這四。
清朝有多少總兵
8樓:網友
以下供參考:
川× 川北鎮總兵
建昌鎮總兵
松潘鎮總兵
西甯鎮總兵
重慶鎮總兵
新× 伊犁鎮總兵
晉× 太原鎮總兵
馬蘭鎮總兵
桂× 右江鎮總兵
左江鎮總兵
柳慶鎮總兵
浙× 定海鎮總兵
溫州鎮總兵
處州鎮總兵
黃巖鎮總兵
湘× 永州鎮總兵
鎮筸鎮總兵
瓊× 瓊州鎮總兵
甘× 固原鎮總兵
寧夏鎮總兵
河州鎮總兵
涼州鎮總兵
肅州鎮總兵
西寧鎮總兵
皖× 壽春鎮總兵
直× 正定鎮總兵
通永鎮總兵
直 續× 大名鎮總兵
天津鎮總兵
泰寧鎮總兵
粵× 南澳鎮總兵
南韶連鎮總兵
右翼鎮總兵
左翼鎮總兵
河仙鎮總兵
潮州鎮總兵
碣石鎮總兵
陽江鎮總兵
高州鎮總兵
高雷廉鎮總兵
蘇× 徐州鎮總兵
狼山鎮總兵
蘇松鎮總兵
蘇松水師鎮總兵
豫× 南陽鎮總兵
河北鎮總兵
貴× 古州鎮總兵
威寧鎮總兵
安籠鎮總兵
安義鎮總兵
鎮遠鎮總兵
贛× 南昌鎮總兵
南贛鎮總兵
衢州鎮總兵
遼× 北海鎮總兵
宣化鎮總兵
鄂× 宜昌鎮總兵
襄陽鎮總兵
鄖陽鎮總兵
閩× 臺灣鎮總兵
建寧鎮總兵
汀州鎮總兵
海壇鎮總兵
漳州鎮總兵
澎湖水師鎮總兵
福寧鎮總兵
金門鎮總兵
陝× 延綏鎮總兵
興漢鎮總兵
陝安鎮總兵
雲× 昭通鎮總兵
普洱鎮總兵
永北鎮總兵
開化鎮總兵
騰越鎮總兵
鶴麗鎮總兵
韶× 韶州鎮總兵
魯× 曹州鎮總兵
登州鎮總兵
9樓:網友
► 川北鎮總兵
建昌鎮總兵
松潘鎮總兵。
西甯鎮總兵
重慶鎮總兵
新► 伊犁鎮總兵
晉► 太原鎮總兵
馬蘭鎮總兵
桂► 右江鎮總兵
左江鎮總兵
柳慶鎮總兵
浙► 定海鎮總兵
溫州鎮總兵。
處州鎮總兵
黃巖鎮總兵。
湘► 永州鎮總兵
鎮筸鎮總兵
瓊► 瓊州鎮總兵。
甘► 固原鎮總兵
寧夏鎮總兵
河州鎮總兵
涼州鎮總兵
肅州鎮總兵。
西寧鎮總兵
皖► 壽春鎮總兵。
直► 正定鎮總兵
通永鎮總兵
直 續► 大名鎮總兵
天津鎮總兵
泰寧鎮總兵
粵► 南澳鎮總兵。
南韶連鎮總兵。
右翼鎮總兵
左翼鎮總兵。
河仙鎮總兵。
潮州鎮總兵
碣石鎮總兵
陽江鎮總兵
高州鎮總兵
高雷廉鎮總兵
蘇► 徐州鎮總兵
狼山鎮總兵
蘇松鎮總兵。
蘇松水師鎮總兵
豫► 南陽鎮總兵
河北鎮總兵。
貴► 古州鎮總兵。
威寧鎮總兵。
安籠鎮總兵
安義鎮總兵
鎮遠鎮總兵。
贛► 南昌鎮總兵。
南贛鎮總兵。
衢州鎮總兵。
遼► 北海鎮總兵。
宣化鎮總兵。
鄂► 宜昌鎮總兵。
襄陽鎮總兵。
鄖陽鎮總兵。
閩► 臺灣鎮總兵
建寧鎮總兵。
汀州鎮總兵。
海壇鎮總兵
漳州鎮總兵
澎湖水師鎮總兵。
福寧鎮總兵。
金門鎮總兵。
陝► 延綏鎮總兵。
興漢鎮總兵
陝安鎮總兵
雲► 昭通鎮總兵
普洱鎮總兵
永北鎮總兵
開化鎮總兵
騰越鎮總兵
鶴麗鎮總兵
韶► 韶州鎮總兵
魯► 曹州鎮總兵
登州鎮總兵
清朝有多少總兵
10樓:哲哥聊歷史
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譜。一般來說,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臺灣而言,20世紀之前,臺灣總兵受臺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臺灣鎮,官銜亦稱臺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
清兵為什麼分為兵、勇、丁、卒四類,有什麼區別?
11樓:0愛笑的
兵是清朝的常備軍,他們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兩位,而八旗軍又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三大類。但他們都是大清的正規軍,是直接隸屬皇帝的,而且八旗兵為士兵制,陸營軍則是清朝在入關以後新招的漢人軍隊。八旗軍被清朝的朝廷所重用,他們基本上守護在京城,而陸營軍分散在全國各地。
八旗軍在入關以後,仗著之前的戰績開始驕傲自滿,自甘墮落,過上了奢靡的生活。相關的資料記載他們晚期因為戰鬥力的喪失,像一些白蓮教都打不過,更不用說是太平天國的軍隊。他們晚期的主要戰鬥力還是來自漢人的軍隊。
勇在當時是因為八旗軍不夠使用時,在當地鄉村招募的軍隊。他在戰時就聚集起來,在這種結束時就各自與家人團聚,做自己的農活。這支部隊成為清朝的預備役,在清朝末年,曾國藩將他們視為國家軍隊,並開始發放糧餉,但待遇很低。
在朝廷的兵服上有一種是貼著丁字的士兵,這是清朝的後勤人員,這個兵種被人們認為是肥差,因為他們主要掌管朝廷的後勤供給。他們活兒不多,大多都是管理倉庫,發放物件,就是我們現在的倉庫管理員。因為活少還沒有危險性,還能常常受到其他各部門的賄賂,深受廣大官兵的喜愛。
最後一種,那就是官服上貼著卒。在古代身上有卒字的官兵大都是看守犯人的。沒有任何的技術性,每天就是管理犯人。
在一些電視劇集中我們常常看到,獄卒都喜歡在牢房中喝酒、打拳。但其實他們的心裡是最羨慕前線打仗的士兵,能真刀真槍地與敵人拼殺,哪怕是戰死也是為國捐軀。
清末時期朝廷學西方建新式軍隊,這些兵種逐漸削減。
當兵的兵種是普通兵好嗎?政治兵和普通兵有什麼區別
1 政治面貌要求不同 政治士兵擔任的任務特殊,對士兵的政治面貌要求很高,各個兵種都有 而普通士兵只要普通政審合格即可。2 訓練強度不同 政治兵在新兵連的訓練和普通士兵一樣,但是分配到相應部隊以後,其各類訓練反而要比普通士兵更加嚴格苛刻。因為身為政治兵,本身要求就要比普通士兵高出很多的。3 執行任務不...
清軍士兵軍服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兵是正規軍。用是鄉勇。就是團練。民兵。漢人。清朝的 兵 是國家的正規部隊 清朝的 勇 是民兵一類的準軍事組織 清軍士兵軍服上的 兵 和 勇 有什麼區別?兵和勇最大的區別就是一 個是正式的一個是臨時的。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在看一些古代電視劇的時候,尤其是清朝時候,那些上戰場殺敵的士兵的衣服裝扮是不太一樣...
當兵都有什麼兵,當兵都有什麼兵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成立時間一覽表 各軍兵種 成立時間 陸軍 1927.8.1 海軍 1949.4.23 空軍 1949.11.11 雷達兵 1949.10.1 測繪兵 1950.5.11 炮兵 1950.8.1 裝甲兵 1950.9.1 空降兵 1950.9 工程兵 1951.3.2 海軍航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