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敬老有年年
柴油中酸性物質的** 柴油中的酸性物質主要有無機酸、有機酸、酚類化合物、脂類、內酯、樹脂以及重金屬鹽類、銨鹽和其他弱鹼性鹽類、多元酸的酸式鹽和某些抗氧及清潔劑等。無機酸在油品中殘留量極少,若酸洗精製工藝條件控制得當,油品中幾乎不存在無機酸;油品中的有機酸,主要為環烷酸和脂肪酸,它們大部分是**中固有的且在石油煉製過程中沒有完全脫盡的,部分是在石油煉製或油品運輸、貯存過程中隱顫被氧化而生成的。油品中酸性物質的存在,無疑對煉油裝置、貯存裝置和使用機械等產生嚴重的腐蝕性,酸性物質還能與金屬接觸生成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機酸鹽。
對柴油中酸性物質賀顫的測定,所得的酸度一般為有機酸、無機酸以及其他酸性物質的總值,但主要是有機酸(脂肪酸、環烷酸、酚類、硫醇等)的中和值。加工高酸值**的主要問題是禪攜敗裝置腐蝕大和產品精製困難,減少裝置腐蝕的加劇可通過裝置材質的公升級加以克服,但高酸直餾柴油的產品精製仍是乙個難題。目前,國內外高酸度直餾柴油脫酸精製的方法有加氫法、抽提法和脫酸劑法。
加氫法以加氫精制為代表,加氫精制後油品質量較好,產品收率高,但投資和操作費用很高,氫源不足的煉油廠應用受到制約;利用脫酸劑柴油脫酸法,柴油損失少、加工成本低,對環境無汙染,但脫酸油遇水酸度會回公升,脫酸劑工業應用研究還不是非常成熟;抽提法以鹼化學抽提為代表,鹼洗抽提投資省、操作費用低,還可副產寶貴的環烷酸產品,但存在柴油乳化、廢鹼排放等問題。
2樓:網友
工藝主要將高酸度直餾柴油單獨知答笑儲存在罐內,再進行加溫、加劑精製、水洗,此脫酸技精製柴油餾分油的效能很好。氨/甲醇也是煉化總廠常用化工原材料,取材方便、工藝簡單。另外,銨渣加熱易分解,可回搭含收氨水,甲醇溶於水,也易加熱分離**,這樣較好地解決了降低柴油酸度與環境保護的問題。
柴油氨/甲醇精製可以有效地降低柴油的酸度,並且避免了常規鹼洗精製的諸多缺點。氨水、甲醇迴圈使用,成本低、效益高,並且可以**環舉李烷酸,對含有大量環烷酸的柴油,此法更佳,適於酸度較高柴油的精製。總之,柴油氨/甲醇精製是替代柴油鹼洗精製脫酸較為理想的方法。
3樓:辰星
現代柴油機採用了一種稱褲鎮為「共軌」的技術。檢視**[共軌系統]共軌技術是指高壓油幫浦、壓力感測器和ecu組成的閉環系統中,將噴射壓力的產生和噴射過程彼此完全分開的一種供油方式,由高壓油幫浦把高壓燃油輸送到公共供油管,通過對公共供油管內的油壓實現精確控制,使高壓油管壓力大小與發動機的轉速無關,可以大幅度減小柴油機供油壓力隨發動機轉速的變化,因此也就減少了傳統柴油機的缺陷。攔燃ecu控制噴油器的噴油量,噴油量大小取決於燃油軌(公共供油管)壓力和電磁閥開啟時間的胡衡粗長短。
柴油與酸性液體有反應嗎
4樓:郭嘉主百勝
不反應。柴油是複雜烴類。
一般條件不與酸反應。
柴油是輕質石油產品,複雜烴類(碳原子數約10~22)混合物。為柴油機燃料。主要由**蒸餾、催化裂化、熱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過程生產的柴油餾分調配而成;也可由頁岩油。
加工和神塌大煤液化製取。分為輕柴油(沸點範圍約180~370℃)和重柴油(沸點範圍約350~410℃)兩大類。廣泛用於大型車輛衫物、鐵路機車。
船艦。輕質石油產品,複雜烴類(碳原子數約10~22)混遊豎合物。為柴油機燃料。
主要由**蒸餾、催化裂化、熱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過程生產的柴油餾分調配而成;也可由頁岩油加工和煤液化製取。
易燃易揮發,不溶於水,易溶於醇和其他有機溶劑。是組分複雜的混合物,沸點範圍 十六烷值 有 180℃ ~370℃ 和 350℃ ~410℃ 兩類。
作業石油中的酸性物質鹼性物質,如何去除
這些問題也問啊?簡單說就是中和,處理酸性物質就加鹼,處理鹼性物質就加酸,一般來說是採取用鹼性水洗或者酸性水洗的方法。如何去除石油中的鹼性物質 這個具體的要看你是什麼鹼性物質,既不傷害有效成分還要把鹼性物質除去這個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遇到呈中性,那麼鹼性物質和鹼性物質呢?酸鹼中和...
下列物質中酸性最強的是
強度依次是c d b a 硝酸是強酸,另外三個都是弱酸 強酸都是強電解質,一般常見的強酸有硫酸 硝酸 鹽酸 氫溴酸 氫碘酸 氯酸 高氯酸 高錳酸 高鐵酸等等。酸的強弱有明確規律的是 氫碘酸 氫溴酸 鹽酸 氫氟酸 鹵素按氧化性遞酸性遞減 高氯酸 氯酸 亞氯酸 次氯酸 氯元素按化合價由高到低酸性遞減 硫...
你知道酸性體質的人有哪些特徵嗎,人體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各有什麼特點?
自測一下你是酸性體質嗎?酸鹼體質可以自測,不妨您自己自測一下!目前,國際上很流行酸性體質的說法,並且在臨床上有一些檢測的方法。主要從尿液ph值和體內鹼貯備和二氧化碳結合率四個方面進行測試,通過人體中的ph值來判斷體質的酸鹼性。ph值達到7 40是最健康的身體,而低於7 35則表明體質偏酸。但就記者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