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初到清雍正時期,皇權加強的表現有哪些?

2025-03-09 17:40:14 字數 2117 閱讀 1718

1樓:匿名使用者

廢丞相,廢行中書省,中書省,建立錦衣衛,東廠,軍機處。

明清時期為加強皇權採取了哪些措施?

2樓:網友

為加強皇權採取的措施,明朝廢除丞相設立內閣,實行廠衛特務制度,清代設軍機處和密摺奏事等等。

3樓:大個講文化

明朝廢除丞相設立內閣。

實行廠衛特務制度。

清代設軍機處和密摺奏事。

4樓:伶仃舞墨

1.明代廢除宰相制,建立內閣制度。

2.建立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

3.清代設立南書房和軍機處。

5樓:網友

明朝為加強皇權廢丞相,設內閣;清朝為加強皇權,設軍機處。

清朝雍正皇帝時,設立了什麼機構

6樓:張羽霖

為了解決西北軍務,雍正帝設立了軍機處。

7樓:網友

粘杆處顧名思義,"粘杆處"是乙個專事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清世宗還是皇子時,位於北京城東北新橋附近的府邸內院長有一些高大的樹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葉中有鳴蟬聒噪,喜靜畏暑的胤禛便命門客家丁操杆捕蟬。康熙四十八年,胤禛從"多羅貝勒"被晉公升為"和碩雍親王",其時康熙眾多皇子間的角逐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胤禛表面上與世無爭,暗地裡卻制定綱領,加緊了爭儲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訓練家丁隊伍,這支隊伍的任務是四處刺探情報,剷除異己。這就是「粘杆處」的來由。

軍機處軍機處,清代官署名。亦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中後期的中樞權力機關。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洩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定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十年(1732),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

8樓:阿過

是軍機處。我記得高中歷史書裡說的。

百科裡也提到了。

9樓:網友

設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子,為皇帝出主意、寫檔案、理政務。

10樓:匿名使用者

雍正皇帝是位苛察並且御下極其嚴格的皇帝。雍正皇帝強化了風聞奏事的制度。允許**風聞奏事,就是說可以在沒有充足證據,或者只是道聽途說的情況下就可以奏告皇帝知道。

很是造成了一大批的冤假錯案。後來因為所帶來的弊端太大,風聞奏事制度後來被廢止了。風聞奏事同樣也只是一種制度,並沒有設定行政人員,也不算有情報機關。

只是雍正早期還是有準特務組織--粘竿處。除了粘惱人的知了,還聽取民間的議論,回來上報朝廷。在雍正未登基前它還擔負著收集其他皇子的情報,為雍正奪嫡做準備。

由於粘杆處知道雍正早期太多爭位秘密,雍正登基不久它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粘杆處有情報的收集權力而沒有任何的行動權利和處置權力,存在時間也短,所以只是準特務情報組織。

11樓:網友

一、軍機處。

為了軍事保密需要。

二、設立尚虞備用處。俗稱特務機構「粘杆處」。監察全國。

12樓:老彭童鞋

設立了粘杆處 乙個訓練有素的情報組織和特務機關,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 ,早在其還是皇子時,便已創立。

類似於朱元璋時期的錦衣衛 是直接受皇帝指揮的 朱元璋以後的錦衣衛就讓位於東廠和成化年間 汪直創立的西廠。

13樓:網友

為解決西北緊急軍務設定了軍機處。

14樓:網友

內務府、軍機處兩個機構,早期還有乙個叫粘竿處,是為了奪位用來秘密探聽情報以及他即位後搞一些秘密行動用的。

15樓:網友

為解決西北軍務設立了軍機處。

16樓:網友

軍機處,直接對皇帝負責,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統治集權達到頂峰。

17樓:網友

康熙設立南書房,雍正設立軍機處!

18樓:網友

血滴子!特務機構和明朝的東廠西廠一樣。

19樓:煮書

什麼內務府,是軍機處。

念由心生,心靜念清 什麼解釋

意思是一切煩惱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出自 春秋時期老子的 道德經 原文 念由心生,心靜念清。譯文 各種各樣的情緒和假象都是由心理產生的,心裡安靜了,那麼假象也就沒了。創作背景 老子 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第乙個提出 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

感冒後,鼻涕由清變黃是轉好還是嚴重

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的感冒,大部分患者是病毒感染後侵犯鼻黏膜和氣道黏膜,導致黏膜的黏液分泌增加,黏液呈現為白色,當合並細菌感染鼻黏膜和上氣道分泌的黏液就會呈現為黃色。鼻涕由清變黃,呼吸道可能存在細菌感染。您好,感冒黃鼻涕是有內熱的表現,如果口服藥物後出現了清鼻涕,可能是身體的內熱得到了改善。意見建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