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製取氣體時,集氣瓶和導氣管怎麼合理放置,安裝

2025-03-15 13:25:06 字數 1547 閱讀 7630

1樓:那拉凝潔魏言

要分情況。製取氨氣或氫氣之類鋒遊睜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就要倒放磨態集氣瓶,採用向下排空氣法。

製取二氧化碳和氧氣之類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

就要正放集氣瓶,採用向上排空氣法。

以上兩種導管都伸到瓶底。

如果是製取甲烷之類難溶於水的氣體。

就用排水法。

先把集氣瓶裝滿水。

再倒扣入水槽內。

再把導氣管放在瓶銀歲口處即可。

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導管是在集氣瓶口還是集氣瓶底

2樓:網友

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導管只伸到瓶口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1.放在瓶口能始終看到氣泡上浮,隨時知道氣流大小、反應速度;

2.導管有一定的體積,若伸到瓶底,將影響貯氣量。到氣體已集滿時,取出導管後,瓶口液麵又將小幅上公升;

3.洗氣作用:導管放在瓶口收集氣體時,氣泡較長的上浮行程,增加了氣體與水的接觸機會,這樣可以更多的清洗掉反應產生的可溶於水的雜質氣體以及煙、霧態雜質。

也可以使加熱反應可能出現的水蒸氣在上浮過程中儘可能冷凝留在水中。

向裝滿水的集氣瓶通入氣體應該從哪個導管通

3樓:慶筱令狐問風

1、用這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一般都是難溶於水的,所以從上面進氣體氣體就堆積在上方,把這部分體積的水從下面(長)的導管壓出去了。要是長的進氣體,氣體仍舊往上跑在上方堆積形成一定的壓強,這樣可能就導致水也出不去,氣體也進不來了。

2、同樣道理,若水。

從短導管出,水還是往下掉,瓶底的氣體往上跑,因為導管口很小,從長導管跑出去的就很少。氣體就都堆積在上面了,就又形成了乙個氣壓,水就可能下不來了(乙個大氣壓。

能頂10m的水),氣體也就出不去。

3、這個問題我感覺你問的不對,排空氣法只是用乙個集氣瓶,沒塞子的。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要注意哪三條??

4樓:守一以止也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種方法。

5樓:小熊貓

這個問題可以有多種答案,例如。

在原理的選擇上,我們必須選取反應速率適中、**廣泛,經濟易得,對環境沒有影響的反應原理。

在製取過程中,需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條件選取發生裝置(固體反應且需加熱、還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和根據氣體的性質(密度與空氣的比較、溶解性)來選取適當的收集裝置,當然裝置的組裝和收集又有很多注意事項。

最後需要驗證所製取的氣體就是我們需要的氣體,例如二氧化碳需要用澄清石灰水驗證。

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應插到接近集氣瓶的

6樓:翟素芹權淑

答案c分析:為了儘可能的排乾淨集氣瓶內的原有空氣,使收集的氣體較純淨,所以導氣管要伸到集氣瓶底部.

解: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到集氣瓶底部,便於儘可能的排乾淨集氣瓶內的原有空氣,使收集的氣體較純淨.

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實驗時的注意事項,需學生操作實驗時熟練掌握.

如何製取不同的氣體,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主要是兩種方法 化學反應和物理分離。當然,二者也可以結合。 化學反應 主要是通過化學反應的方法,來獲取某些氣體。如稀硫酸與鈉反應放出氫氣。這也包含電化學反應,如電解水,可同時獲得氫氣和氧氣。這種方法代價高,產量小,故一般是小範圍的應用。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故一般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獲得,採用的儀器主要...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需要的一些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2kclo3 試題分析 1 a裝置用酒精燈加熱且沒有棉花,故為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製取氧氣,其中二氧化錳為催化劑,生成物為氯化鉀和氧氣 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大,故可用排水法裝置為c或向上排空氣法裝置為e收集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乾燥氧氣,故裝置的連線順序為a c d 2 貝殼的主要...

初三化學制取氧氣方程式,初三化學制取氧氣6個方程式

2kmno 4 加熱 k 2 mno 4 mno 2 o 2 2kclo3 mno2.2kcl 3o2 2h2o2 mno2 2h2o o2 就這三個吧,哪有六個了?有問題請追問,若幫到你了請採納 2kclo3 加熱 2kcl 3o2 氯酸鉀加熱 mno2催化 kmno4 加熱 k2mno4 m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