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非8常8道
主要是兩種方法:化學反應和物理分離。當然,二者也可以結合。
1、化學反應:主要是通過化學反應的方法,來獲取某些氣體。如稀硫酸與鈉反應放出氫氣。
這也包含電化學反應,如電解水,可同時獲得氫氣和氧氣。這種方法代價高,產量小,故一般是小範圍的應用。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故一般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獲得,採用的儀器主要是燒杯、試管、支架、電源、導線等,主要由原理來確定或設計。
2、物理分離:是根據氣體物質的某個物理性質,對混合氣體實行分離而獲得的。如樓上所述,可以根據氣體的沸點來分離。這是目前工業常用的一種方法。參見。
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分子對不同的物質的吸附特性來分離,如「氣相色譜儀」就是利用的這個原理對混合氣體實行分離的。
也可以用分子篩來分離氣體,如市場上常見的一些製氧機,就是利用的這個原理將氧氣從空氣中篩分出來。
但利用密度是分離不出來的,這主要是因為氣體分子內動能的特性所致。
2樓:34匡嘟
因為每種氣體都有其固定的沸點,加壓液化能分離出不同氣體。
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樓:昨晚我問問
製備氣體的一般思路:
1、找到生成該氣體的反應,從中篩選出合理的反應作為反應原理。
2、根據反應原理及氣體性質選擇合理的反應裝置、收集裝置和驗證方法。
3、設計製取氣體的操作步驟和有毒尾氣的處理方法。
製取氣體時收集氣體的方法:
1.排水法。
1)難溶或微溶於水,且與水不發生化學反應。
的氣體,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應儘量用此法,因為排水法收集的氣體純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氣。
2.排氣法。
1)不與空氣發生反應,且密度與空氣密度。
相差較大的氣體,都可用排空氣法收集,相對分子質量。
大於29的氣體用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相對分子質量小於29的氣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到氣體較純。
2)排空氣集氣法的特點是操作簡單,但所收集到的氣體純度不高。
製取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4樓:乜男盛初之
氧頌沒搭氣:2kclo3==(加熱)2kcl+3o2↑二氧察彎化碳:
2hclcaco3
cacl2h2o+co2↑
氫氣:zn+2hcl==
zncl2h2↑
氯氣:mno2+4hcl(濃)=mncl2+2h2o+cl2↑氮氣:2nh3+3cuo=3cu+n2↑+3h2o二氧化氮。4h
no3濃)+cu==cu(no3)2+2no2↑+2h2o一氧化氮野拿。
hno3稀)+3cu==3cu(no3)2+2no↑+4h2o氨氣。2nh4cl+ca(oh)2==(加熱)2nh3↑+cacl2+2h2o
氣體的製取
5樓:華傳輝
製取某種氣體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氣體的種類有很多,所以不好一一羅列出來,以下為部分氣體的製取原理,用化學式表示:
h2製取方法 :fe + 2hcl = fecl2 + h2
o2製取方法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co2製取方法 :caco3 + 2hcl =cacl2 +h2o + co2
cl2製取方法 : mno2 + 4hcl(濃) = mncl2 +cl2 +2h2o
co製取方法 : co2 +c = 2co
不好意思,這裡只寫了部分,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你可以直接問我。
關於氣體的製取,很簡單的,大家都試試
6樓:卡炫西彳
1.氧氣不溶於水,而且密度比空氣稍大。
2.氫氣不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
的密度比空氣大。
4.氧氣的製法中學階段有3種。1是拿雙氧水和mno2反應,或者加熱kclo3(要加mno2當催化劑),或者加熱kmno4。
前者乙個分液漏斗+錐形瓶+導管+集氣瓶就可以了。後者要有鐵架臺,酒精燈,試管,導管,集氣瓶等。
氫氣:分液漏斗+錐形瓶+導管+集氣瓶。
co2同氫氣。
5不懂可以繼續問我哦!
7樓:網友
用排水法:不溶於水,不跟水反應。
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不跟空氣中的物質反應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不跟空氣中的物質反應1.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制取氧氣的原理?
不溶於水,不跟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大,不跟空氣中的物質反應2.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制取氫氣的原理?
不溶於水,不跟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小,不跟空氣中的物質反應3.用向上排空氣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溶於水,跟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大,不跟空氣中的物質反應4.用這些方法制取這三種氣體分別所用到的裝置?
圖形傳不上。
用排水法:水槽中。
向上排空氣法:瓶口向上。
向下排空氣法:瓶口向下。
8樓:紅塵
從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大小以及水溶性考慮。
怎樣取用氣體
9樓:網友
向上排空氣法(圖b):取用氣體的密度要比空氣大,比如氧氣 二氧化碳。
向下排空氣法(圖c):取用氣體的密度要比空氣小,比如,氫氣。
排水法(見圖a,描述不出來):這樣收集的氧氣最純淨,但是會混有少量水蒸氣,要求取用的氣體不怎麼溶於水,二氧化碳就不可以。
最常用的三個,做題時還會涉及到很多亂七八糟的小明或者小亮小紅髮明的收集裝置,都是換湯不換藥。
化學制取常見氣體
10樓:網友
活潑金屬和稀強酸製取氫氣。
碳酸鈣和稀強酸製取二氧化碳加熱高錳酸鉀製備氧氣加熱亞硝酸銨溶液製備氮氣。
11樓:網友
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
碳酸鈣和稀鹽酸製取二氧化碳。
三種化學氣體的收集方法
12樓:富綺露牢忍
111:收集氣體的一種常用的方法。又叫排水集氣法。
一)方法是:先將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然後倒立在水槽中。當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深入盛滿水的集氣瓶裡,等瓶裡的水排完以後,在水裡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把集氣瓶移出水面,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當收集的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時,正放在桌面上;當收集的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時,倒放在桌面上】 (二)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條件有: 1.不易跟水發生反應。
2.不易溶於水或難溶於水。
排水法收集氣體。
排水集氣法適用於難溶於水的氣體,如h2、o2、n2、co、no、ch4、c2h2、c2h4等。採用排水集氣法時注意: 1)集氣瓶裝滿水,不要有氣泡; 2)停止收集時,應先拔出導管或移走水槽後才能移開燈具,以免倒吸。
排空氣集氣法適用於比重與空氣相差較大的氣體,如h2、nh3、co2、hcl、cl2、so2等。比空氣輕的氣體採用瓶口向下排空氣法,比空氣重的氣體採用瓶口向上排空氣法。採用排空氣集氣法時注意:
1)集氣導管應儘量接近集氣瓶底; 2)密度與空氣接近或在空氣中易氧化的氣體不宜用排空氣集氣法,如co、no等。
222:向上排空氣法是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時所採用的一種氣體收集方法。
本段適用條件。
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氧氣等。
本段儀器。集氣瓶,蓋玻片,導氣管,驗滿的一些儀器和藥品。
本段操作。將集氣瓶放在實驗臺上,導氣管倒插入集氣瓶,收集氣體,一開始的氣體不是純淨氣體,需要稍等一會才收集,當檢驗集氣瓶已經收集滿後,拿出導氣管,平移推動玻璃片,直至蓋上集氣瓶口。
向下排空氣法。
向下排空氣法用於收集密度小於空氣密度的氣體,如氫氣。
本段適用條件。
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如氫氣。
注意:相對分子量和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量相差不大的氣體(如co2,o2等)一般不用這種方法,因為不容易得到純淨的氣體。
本段儀器。集氣瓶,蓋玻片,導氣管,驗滿的一些儀器和藥品。
本段操作。將集氣瓶倒放在實驗臺上,瓶口緊壓在蓋玻片上。導氣管插入集氣瓶,收集氣體,檢驗集氣瓶已經收集滿後,拿出導氣管,緊壓蓋玻片封住瓶口。
13樓:唐天睿龔松
排水法適用於不與水反應或者不溶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法適用於不與空氣反應的氣體,且式量小於二十九的氣體。向下排空與此類似。
14樓:粟福崇卉
氣體不易溶於水、不與水發生反應時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氣大時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時用向下排空氣法。
15樓:寒莎莎象雅
排水法:
氣體難溶於水。
向上排空氣法: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
向下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排水法收集到的氣體相對純淨,但是含有水蒸氣排空氣法,需要驗滿,沒有排水法收集到的氣體純淨,含有空氣。
16樓:巨昶釁琇
排水法適用於不溶於水或難溶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適用於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適用於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實驗室製取某些氣體所需的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是長頸bai 漏斗,通過長du頸漏斗可以向反應容器中注zhi入液體藥品 dao是集氣瓶,常用來收集專氣體 故填 屬長頸漏斗 集氣瓶 2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時需要加熱,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裝置,該裝置的一處錯誤是 試管口向上傾斜,這樣會導致水蒸氣冷凝 迴流炸裂試管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需要的一些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2kclo3 試題分析 1 a裝置用酒精燈加熱且沒有棉花,故為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製取氧氣,其中二氧化錳為催化劑,生成物為氯化鉀和氧氣 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大,故可用排水法裝置為c或向上排空氣法裝置為e收集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乾燥氧氣,故裝置的連線順序為a c d 2 貝殼的主要...
對一定量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體體積是指所有
b試題分析 氣體分子之間距離很大,氣體體積是指所有氣體分子所佔的體積,遠大於氣體分子體積之和,選項a錯。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氣體分子熱運動越劇烈,選項b對。氣體對器壁的壓強是由於氣體分子無規則運動撞擊器壁而產生的,而不是地球的吸引,選項c錯。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即熱傳遞和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