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第一首沒,臨陣找個機械故障或者野芹昌類似介面開溜的事情的確有,據說在轟炸羅馬尼亞油田的時候出過這種事情。但總體很少,畢竟軍人的榮譽感放在那裡。
第二,轟炸機投彈不頌扒是一起投的,事先會規定嚴格的進入和投彈順序,不會發生上一層投的彈擊中下方轟炸機的問題。而且如果機翼被炸斷了,那麼飛機將進入螺旋狀況,根本來不及跳傘。
第三,美國人的飛行員有乙個輪換制度。好像是累計出航100次或參加20次戰鬥任務後,除非本人自願留在一線,否則將輪換回國。
2樓:網友
樓上納橡說的基本正確,但是尺則飛行員的輪戰制度在戰時基本形同虛設,美軍飛行員經常被要求超陵茄棚期服役和多次執行任務,所謂的輪換回國,只不過是回國休息,然後換個單位接著服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使德軍陷入蘇軍和英美盟軍夾擊中的軍事行動是什麼?
3樓:小黑談星座
44-45年簡芹坦初,德軍對西線還抱有幻想,但45年春以後,基本上被打敗了。在戰爭的最後乙個月,甚至出現了德國駐奧部隊突然朝美英軍隊方向突破蜂蛹的情況。甚至還有一些頗具諷刺意味的言論,如「直到英美聯軍從後方進攻我們,我們才會勝利」、「盟軍佔領對德國來說是妥協的勝利」等等。
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血債太多。
德國人只用了38天就閃擊法國解決了戰爭。在西歐和低地國家,德國的戰爭罪行沒有那麼誇張。<>
在與英國隔海作戰5年後,雖然也有轟炸倫敦、考文垂等劣跡,但哈里斯並沒有太多利用德國人,比如德勒斯登**案。總的來說,無論是士兵還是平民的**,西線都遠不如一戰的各大絞肉機,在東線。且不說未能成功實施的「東方總計劃」,簡直就是對列寧格勒德軍的殘酷絞殺,庫爾斯克戰役後烏克蘭第攔桐聶伯河右岸的焦土,以及各大集中營的百萬蘇軍。
很難**他們的罪惡。為了避免匹配西伯利亞,向英美投降無疑是明智之舉,因為英美兩國人民更親近,仇恨也很普遍。
當然也有從蘇聯引渡過來的戰犯,比如克萊斯特。莫德爾或多或少都是帶著這種考慮自殺的(只有布法羅計劃中殺害蘇聯平民的罪行才難以逃脫西伯利亞)。對於盟軍來說,德國人還是有價值的。
蘇聯已經進入了無代價的戰爭節奏,即使在勝利前夕,也絕不會降低戰爭首嫌的激烈程度。但是英美已經考慮到了人頭成本(英美付出的血肉更多的是影視宣傳,人員和資源的實際損失相比蘇聯是非常有限的)。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不可避免地註定了,無論是東線還是西線,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考慮下一次對抗。
4樓:淨帶
諾曼第登陸,然後就導致德軍陷入蘇軍和英美盟軍夾擊中的軍事行動中間。
5樓:金牛
軍事行動是登陸義大利。並且當時的情況很緊急,而且這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6樓:小阿星
他們的軍事行動就是通過雙方的合作進行夾擊,從而打敗敵人,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聯盟。
7樓:金牛愛仕達
因為第2次世界大冊擾戰輪姿和的後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其次也是因為義大利也參加了這一場戰爭,而且**都是一些重型**,會造成極大的臘盯破壞性,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二戰期間英國對德國的轟炸取得了哪些成果?有哪些重大的戰役?
8樓:網友
因為1941年美國參戰以後,於1942年6月29日正式以陸軍航空軍第8轟炸機司令部為進行戰略轟炸,所有的資料都是聯合司令部的統計資料。
歷時5年的對德戰略轟炸中,英美聯合進行萬次轟炸,出動轟炸機144萬餘架次,殲擊機268萬架次,投彈270萬噸。其中投在德國本土136萬噸。美國損失飛機萬架,英國損失萬架,死亡人數英美各萬人。
德國損失飛機57385架。德國在轟炸中遭到的損失是嚴重的,僅就城市被毀來看,據美國統計,從1939年10月至1945年5月,英美對61個10萬人以上的城市投彈50萬噸以上。這些城市人口共2500萬人,佔總人口的32%。
炸死30萬人,傷78萬人,無家可歸者750萬人,毀房360萬戶,佔全國住房的20%。按照德國空軍部的記錄,德國人民死於轟炸者逾25萬人,重傷者萬人,但西德統計局1956年發表的數字為平民死亡57萬人,傷萬人,還不包括警察、民防人員、外籍工人及戰俘在內。
千機轟炸。魯爾空戰。
空襲水壩行動。
空襲柏林。
英軍對德國戰略轟炸作戰計劃遇到那些困難?
9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對德國的經濟目標進行夜間精確轟炸時,由於當時機載領航裝置較為簡陋,對點狀目標的突擊主要靠目視搜尋,光學瞄準轟賀敬炸,禪寬慎加上夜間能見度低,很難找到預定巧前突擊目標,即使找到突擊目標,依靠目視光學瞄準系統攻擊命中率也非常低。
二戰時英軍對德國的轟炸將哪些作為主要目標?
10樓:漫閱科技
對德戰略轟炸開始後,英軍對轟炸目標沒有形成統一而明確的認識。1939年1月,英軍曾制定了13個以德國為作戰物件的空中作戰計劃。英國空軍在戰爭準備過程中,把突擊德國經濟目標的計劃列為作戰重點。
歐戰爆發後,英國空軍的作戰計劃只剩下兩個——打擊德國交通運輸系統的wa4c和打擊德國石油工業系統的w年5月,英國空軍參謀部給轟炸航空兵的命令中指出,轟炸石油系統的目標是擊敗德國的重要方法。如果在空中突擊行動中能將德國的石油儲備削減30~50萬噸的話,那麼到1940年8月,戰場形勢就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因此,在對德國戰略轟炸作戰開始後,英軍轟炸機部隊擬通過對德國的石油生產目標實施夜間精確轟炸,達到既定的戰略目的。
英國空軍參謀部確定了17個德國石油工業目標,並把其中的9個作為重點突擊目標。這9個重要的石油工業城市生產的石油,佔當時德國石油產品產量的83%以上。英軍對德國戰略轟炸作戰計劃,是建立在英國空軍擁有對德空中優勢的基礎之上的。
但是,英軍轟炸機在遂行戰略轟炸中,因德軍戰鬥機的有效截擊和地面防空火力的頑強抗擊而不斷遭受損失,英軍不斷調整對德國的戰略轟炸作戰方針,改變作戰計劃。1940年5月,英軍對德戰略轟炸全面後,為減少轟炸機的損失,轟炸作戰由晝間轟炸轉入夜間轟炸。
942年5月30日, 英國皇家空軍對科隆進行空襲, 全城約85%的建築被摧毀。
為了對付德軍的轟炸英軍有怎樣的作戰計劃?
11樓:北京創典文化
為了對付德數肢軍的轟炸,英國空軍少將坎寧安也把英軍「西部沙漠」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相繼調來對付德國的空軍,但終因寡不敵眾,起不了很大的作用。隆美爾氣得要唯枯死,他知道,不拿下比爾雜湊姆,他就無法衝向海岸,包圍圖卜魯克。於是,他不斷地要求空軍進行更猛烈的轟炸。
空軍指揮官馮·瓦爾道的飛機天天呼嘯在要塞的上空,薯山世到了6月9日,在比爾雜湊姆投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的飛機達到了1030架次。6月9日,法軍的重炮陣地被摧毀。6月10日,凱塞林還從希臘和克里特島調來了幾個ju—88式轟炸機大隊參加了對比爾雜湊姆的轟炸。
德軍的二次轟炸過程是怎樣的?
12樓:北京創典文化
9月9日下午,德軍第2航空隊又對倫敦發動了第二次大規模的晝間轟炸。這一次,英國空軍第11航空隊早有準備,有9箇中隊進入預定空域;第10航空隊和第12航空隊也緊密配合。英軍第11航空隊司令帕克把他的中隊部署在前沿以迎擊兩個德軍突擊編隊。
第一支突擊編隊被攔截,並被迫把炸彈投在坎特伯雷。第二支突擊編隊在英軍戰鬥機的猛烈攻擊下被迫逃往倫敦郊外,並在郊外上空交戰。德軍轟炸機將炸彈胡亂丟在郊區。
英軍的戰鬥機對德軍突擊編隊的攔截非常成功,致使多數德機在到達倫敦之前就被擊落,只有不到半數的轟炸機衝過防線。這些衝過防線的德機在英軍戰鬥機的不斷追擊下,也難於實施準確的瞄準轟炸,沒有給倫敦造成什麼損失。
二戰時的德軍與美軍哪個厲害,二戰時美軍和德軍戰鬥力的比較
德軍的軍事素質高,都算是最先進的,有大量優秀的指揮官。美軍後勤保障第一,這是公認的。蘇聯採用的大縱深戰略,就算是拿破崙在世,也拿他沒辦法,國土面積大的驚人 德國吧,德國裝甲力量比較牛逼,像虎式和豹子這種皮硬的坦克都是德國造的,不過後期德國就不行了。因為希特勒戰術的問題,和蘇聯硬碰硬,雖然前期有一定優...
二戰日本陸軍戰鬥力與德軍對比,二戰時期的德軍和日軍戰鬥力誰強
因為日本與德國沒有直接交戰,無法比較,只能通過與第三方作戰的效果,來進行比較.對蘇作戰中,德國完勝,整個二戰德國被蘇聯殺死的軍隊大概只有500萬,即使算上英美轟炸以及蘇聯軍隊造成的平民損失,也只有800萬。但是造成了蘇聯2700萬人的死亡,而日本蘇聯二戰時期唯一的交戰只有諾門坎,雙方的 比例差不多,...
一戰和二戰的區別,一戰和二戰的比較?
二戰規模更大,破壞性更強。一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十五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場主要在歐洲。二戰歷時六年,世界80 人口被捲入戰爭,戰場遍佈歐 非 亞及太平洋島嶼,參戰國也多,如原子彈 的破壞力更強。性質不同。一戰是由帝國主義爭奪世界的矛盾鬥爭而引發的,基本上是帝國主義戰爭 二戰則是法西斯勢力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