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胖子獻血,越獻越胖,是這樣的嗎

2025-03-16 21:45:12 字數 1792 閱讀 9674

1樓:匿名使用者

人體發胖的原因通常是由於對食物的吸收和消耗不平衡所造成的,如果消化系統吸收能力強碰螞銷,又缺乏適當的運動,造成多餘的能量轉化成脂肪積於皮下,使皮下脂肪層增厚,從而引起發胖。

有個別人獻血後體重有所增加,即好象有了發胖的趨勢,便錯誤地認為發胖是由於獻血引起的。其實,這種想法和說法是很不科學的。獻血後,物孫如果過分注意休息和營養,食進的能量大大超過了消耗能量,促成了身體發胖,這是可以理解的正笑遊常現象、只要注意飲食調節,加強活動和鍛鍊,是可以逐漸恢復正常體重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可預防、緩解高粘血癥。

科學家們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液與獻血的關係作了研究,發現堅持長期適量獻備穗做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癥,使人感到身體輕鬆、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二、可預防、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青島一位專家曾對127名多次獻血者、87例高血壓者、60例缺血性中風者進行血液流變學的對照研究,結果表明,獻血者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78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獻過血的人5年後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少86%;另一組研究,對獻血l-2次的1532人進行追蹤觀察,結果僅一人發生急性族稿心肌梗塞,發生率為 ,同期未獻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為,明顯高於獻血組;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 1/2。

三、男子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

體內鐵元素含量過低易患缺鐵性貧血及行動遲緩,過高則適得其反。《國際癌症》曾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女性因月經週期失仿衡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女性的鐵含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係。

四、可促進、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淨化,心靈得到慰藉,工作與生活更加充實。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實際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是健康長壽的重要要素。

五、可延年益壽。

國外也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

獻血組平均壽命為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 歲;

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

獻血組的死亡率為33%,低於未獻血組的60%。

獻血會發胖嗎

3樓:謙和且輕柔的小奇異果

有人說,「獻血後會使人發胖」,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獻血不會使人發胖。的。

確,有些同志在獻血後體重有所增加,較前發胖了,但這絕不是獻血所引起的。

因為,人體發胖的原因很多。從生理變化的角度來講,發胖者大多是40歲左右的。

同志,這可能與年齡。內分泌有關,人到了中年,活動量逐漸減少,基礎代謝逐漸降。

低,這時人體所需的總熱量亦隨年齡的孝冊芹增加而逐漸減少。當人體進食熱量超過消耗量。

時,多餘的物質就有可能轉化為脂肪,堆集在各組織及皮下,人體也就隨之發胖起來。

有些同志在獻血後,由於注意休息,又大量增加營養,這就使進食熱姿侍量和消耗量。

暫時發生了不平衡。特別是有些同志,獻血後不敢參加體育鍛煉,怕身體吃不消,加之。

為了加快血液的恢巧畢復又吃了脂肪含量較高的營養食物,這就胖了起來。這種情況只要注。

意調節飲食,加強活動量,過一段時間即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越漂亮的女人心腸越狠毒是這樣嗎,越漂亮的女孩子是不是越惡毒,心腸越壞?

狠毒,是哪個方面狠毒,是無情嗎?如果是無情就是因為她們見得多了,對那種經歷已經再熟悉不過,不會被一些事撥動心裡的那跟弦 你是看了電視有感而發,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我覺得電視是為了形成一種反差吧,現實生活中吧,我覺得沒有直接聯絡,不過與虛榮好像能掛鉤,嘿嘿 不是吧 這屬於性格問題 越漂亮的女孩子是不...

大腦是越用越靈活嗎?這樣的說法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為什麼呢

平時可以進行腦部急轉彎進行多看書,這樣多動腦才能腦部靈活。這種說法正確,大腦通過思考和接受新的知識有利於腦部發育,會越來越靈活。我個人覺得大腦是越用越靈活的,因為經常思考有利於腦部發育。這是對的,這樣用著就會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對腦部好處多著哪。大腦確實是越用越靈活,而且還會讓思維變得越來越廣,而且...

是越吃流食拉出的糞便越稀嗎

不會,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大便不成形是指反覆大便稀軟如爛泥,見水則散開,或伴有不消化之物。1 飲食不潔 由於飲食不乾淨,導致大腸桿菌 沙門菌 志賀氏菌等感染,引起的腹瀉,導致大便不成形經常拉稀。2 腸炎引起 由於濫用藥物 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腸炎,也會導致大便不成形,便多為稀症。3 消化不良引起 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