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哪些文章適合朗讀,老舍的散文集有哪些?

2025-03-17 02:40:19 字數 1886 閱讀 4468

1樓:忠誠使用者

短篇**集《火車集》(1939)、《貧血集》(1944)等;戲劇《張自忠》(1941)、《面子問題》(1941)、《大地龍蛇》(1942)、 歸去來兮》(1942)、 誰先到了重慶》(1942)、《柳樹井》(曲劇,1952)、《春華秋實》(1953)、《十五貫》(根據十五貫傳奇尺鄭改編的京劇,1956)、《紅大院》(1958)等;雜文和文藝短論集《福星集》(1958)、《小花朵集》(1963)、《吵困脊出口成章》(1964)等。另外,從30年代到50年代,有作家自選的和別人編選的選集多種,主要收錄短篇、中篇**和劇作。他翻譯的蕭伯納的劇作《蘋果車》,收入《蕭公升滲伯納戲劇集》(1956)。

老舍的散文集有哪些?

2樓:憶在唸想裡

1、《貓》:小學生語文課文四年級上冊;

貓》是老舍創作的一篇狀物散文,發表於《緩拿新觀察》1959年第16期。該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貓,其形象在老舍的筆下栩栩如生,摯情躍然紙上,表達了作者愛貓至深是有緣由的。

2、《母雞》:小學生語文課文四年級上冊;

母雞》是滿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

3、《草原》: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文;

草原》是現代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4、《養花》: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擾枝搭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5、《趵突泉》: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這是老舍先生撰寫的一篇文章,記敘了濟南名勝趵突泉的美麗景色。先介紹趵突泉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濟南風景名勝中的地位,然後依次描寫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淺、鮮潔和大泉、小泉優美動人的姿態,表達了老舍先生對趵突泉的讚美之情。

6、《林海》:小學六年級上冊;

林海》是老舍寫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這篇課文講了大興安嶺的景物及其在國計民生中的作用,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由衷的喜愛之情。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文章

3樓:賤內談娛樂百科

1、《茶館》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茶館》結構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展示了從清末到北洋軍閥時期再到抗戰勝利以後的近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不同人物的生活變遷。

2、《龍鬚溝》

龍鬚溝》是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它以主人公程瘋子在舊社會由藝人變成瘋子,解放後又從瘋子變為藝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前後的不同命運以及他們對黨對**的擁護和熱愛。

3、《櫻海集》

老舍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劇本、散文、詩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詞、古詞和舊體詩等),幾乎什麼形式都涉及了。《櫻海集》裡面絕大部分作品都可稱得上人物素描,**的主旨基本以刻畫人物為中心。

4、《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所著的長篇**,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5、《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全書共三部。

老舍先生的文章有那些,老舍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有那些?

老舍,中國 家 劇作家。生於1899年,卒於1966年,滿族,祖籍北京。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老舍的主要作品有 長篇 駱駝祥子 趙子日 老張的哲學 四世同堂 二馬 小坡的生日 離婚 貓城記 正紅旗下 劇本 殘霧 方珍珠 面子問題 龍鬚溝 春華秋實 青年突擊隊 戲劇集 柳樹井 女店...

要老舍的文章,越短越好,要老舍的文章,越短越好!!!!!!!

我的理想家庭 老舍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間小平房 一間是客廳,古玩字畫全非必要,只要幾張很舒服寬鬆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間書房,書籍不少,不管什麼頭版與古本,而都是我所愛讀的。一張書桌,桌面是中國漆的,放上熱茶杯不至燙成個圓白印。文具不講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兩枝鮮花,插在小瓶裡。兩間臥室,我獨居...

老舍養花原文,老舍的文章《養花》優美段落

因為 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 和 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裡去看看,澆澆這顆,搬搬那盆,然後回到屋裡再寫一會,然後再出去。如此迴圈,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於吃藥。和 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裡自然特別歡喜。如果是需要原文的話,可以在網路上直接輸入關鍵字就會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