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古代史上的各類稅法?

2025-03-20 14:30:10 字數 1154 閱讀 7727

中國古代稅法的演變

1樓:無限專用

均田制:北魏太和九年(西元485年)十月,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均田制是為了使遊離的勞動力重新和土地結合起來,擴大了自耕農的數量和**的納稅面。

它分為三部分內容,其一是**授給均田農民露田。露田只能種植五穀,不許栽種樹木,並不許買賣,農民年滿70歲或死後須歸還官府;其二是初授田的男子另給田20畝作為世業並可終身擁有;其三是給予新遷居而來的農民園宅田,每3口一畝,奴婢每5口一畝。 租庸調法:

唐朝武德七年(西元624年)四月,為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保證租稅收入,頒佈了「租庸調法」,實行「據丁徵稅」,即對人丁徵收數額相等的稅收,以此來保障租稅收入。 一條鞭法:最早是明朝內閣大學士桂萼於嘉靖九年(西元1530年)首先提出的。

其主要內容是:將各州縣賦稅徭役的種種專案統一編派,總為一項徵收;差役合併,役歸於地,把過去按照戶丁派役的辦法改為按照地丁或丁糧派役;除國家必需的漕糧繳納實物外,其餘部分折成銀兩繳納,改民收民解為官收官解,把銀兩全交官府,由**開支,用於購糧或僱役等。 攤丁入畝:

這項制度是清朝雍正年間推行,是封建王朝最後一次農業賦稅制度改革,歷來壓迫農民的「人頭稅」在這項制度推行後才基本得到廢除。主要內容是:以土地佔有和佔有多少作為賦稅徵收的依據;田多則丁多,田少則丁少;取消了縉紳地主優免丁銀的特權,從而均平賦稅、減輕自耕農和一般無地貧民的負擔。

記得采納啊。

2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春秋魯國——初稅畝,中國賦稅制度的開始;

北魏、隋——租調製;

初唐——租庸調法,交穀物叫租,調是交絹、綿或布、麻,以絹或布代役叫庸。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負擔;

中唐——兩稅法。分夏秋兩季交稅,由按丁徵稅變為按田畝和資產徵稅。改變了稅收方式, 由人丁稅向以土地財產為主要依據收稅,使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鬆弛。

宋——王安石變法中:募役法(由**僱人服役),方田均稅法(清丈土地,防止偷稅漏稅).

明朝——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賦、役、雜稅合併為一,一律折銀交納,改按丁數和田糧攤派。簡化了徵收名目和手續,有利於防止豪強官吏隱田逃稅,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負擔。

折銀製度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民人身依附關係的削弱,對貨幣地租的產生和部分農產品的商品化有積極推動的作用;

清——康熙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地丁銀。

有誰知道陳冠希的家世,有誰知道陳冠希的家世?

拍電影抄,派廣告啊。襲還能做什麼啊。最近bai他的一部電影 不死咒冤 du2 不知你看過沒.他姐zhi姐 陳見飛,他最近dao和香港富商楊受成侄女vincy拍拖,但又被記者拍到和其他 女子來往.前幾天,香港 笨豬跳之父 ajhackett及陳冠希 edison 將於本月十七日假澳門旅遊塔共同挑戰兩項...

有誰知道紐西蘭移民課程的事,有誰知道紐西蘭移民課程的事?

完全沒有這回事。新移民政策下要求每個申請技術移民的人,都必須獲得紐西蘭的工作擔保。工作必須和學歷一致。另外申請移民和申請工作簽證是兩碼事。正常本科畢業,可以給一年的開放性工籤,如果找到正式工作,可以續1 2年工作簽證。期間如果符合技術移民要求可以遞交申請。但是申請移民期間,申請人自己必須確保自己擁有...

有誰知道怎麼查只知道字的成語,有誰知道怎麼查只知道第二個字的成語

中華書局的成語通檢詞典和崇文書局的學生成語通檢詞典都可以十分方便的查到這些成語,還可以十分方便的按照類別檢索到你不知道的那些成語。只知道成語的第二和第四個字,如何查成語詞典?中華書局出的成語通檢詞典不但可以任意字檢索,還可以方便的按照類別查詢。你可以直接把成語的第二和第四字寫出來問們。只知道成語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