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國發[1981]36號。
***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
第一條 為了適當地解決職工同親屬長期遠居兩地的探親問題,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凡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年的固定職工,與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規定探望配祥皮凳偶的待遇;與父親、母親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日團聚的,可以享受規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職工與父親或母親一方能夠在公休假日團聚的不能享受本規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第三條 職工探親假期:握稿。
一)職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給予一方探親一次,假期為30天。
二)未婚職工探望父母,原則上每年給假一次,假期為20天。如果因為工作需要,本單位當年不能給予假期,或者職工自願兩年探親一次的,可以2年給假一次,假期為45天。
三)已婚職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給假一次,假期為20天。
探親假期是指職工與配偶、父、母團聚的時間,另外,根據實際需要給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在內。
第四條 凡實行休假制度的職工(例如學校的教職工),應該在休假期間探親;如果休假期較短,可由本單位適當安排,補足其探親假的天數。
第五條 職工在本規定的探親假期和路程假期內,按照本人的標準工資發給工資。
第六條 職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職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已婚職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在本人月標準工資30%以內的,由本人自理,超過部分由所在單位負擔。
第七條 各省、直轄市人民**可以根據本規定製定實施細則,並抄送國家勞動總局備案。
自治區可以根據本規定的精神制定探親規定,報***批准謹旅執行。
第八條 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的探親待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自行規定。
第九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58年2月9日《***關於工人、職員回家探親的假期和工資待遇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只有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職孫搏工才可以享受敗握探親假待遇。
但是,我個人認為,改制企業不能搞察凱慶一刀切,做為企業領導應該人性化一點。
3樓:匿名使用者
按勞動法,不管什麼型別企業,員工均有探親假。
國有控股企業有探親假嗎
4樓:袁霄霄
單位拒絕休 探親假 的要求是違反 勞動法 關於勞動者休假權利的規定,是對勞動者休假權的侵犯。可以向 勞動爭議仲裁 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單位同意休探親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勞動者汪頌享有平等就業和選困孝鄭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慎旅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 社會保險 和福利的權利、提請 勞動爭議處理 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國企探親假 法律問題
5樓:林涵
法律分析:國有企業探親假國家規定2021:
1、職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假期為三十天。
2、未婚職工探望父母,原則上每年輪前老給假一次,假期為二十天。如果因為工作需要,本單位當年不能給予假期,或者職工自願兩年探親一次的,可以兩年給假一次,假期為四十五天。
3、已婚職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給假一次,假期為二十天。
法律依據:國悔陸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
第二條 凡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年的固定職工,與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本規定探望配偶的待遇;與父親、母親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本規定探望父母待遇。但是,職工與父親或與母親一方能夠在公休假日團聚的,不能享受本規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第五條 職工在規臘公升定的探親假期和路程假期內,按照本人的標準工資發給工資。
國有企業改製為股份制企業有什麼好處
1 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2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 3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4發揮勞動和資本的整體效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政企分開 轉換經營機制 增強企業活力 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減輕國家負擔等等 幫助領導層先富起來。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有什麼好處?國企改為股份制...
什麼是股份制企業,什麼叫股份制企業
公司資本總額平分為金額相等的股份,可向社會公開發行 籌資,可依法轉讓 法律對公司股東人數有最低限度,無最高額規定 股東以其所認購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每一股有一表決權,股東以其所認購持有的股份享受權利,承擔義務 公司應將經註冊會計師審查驗證過的會計報告公開 股份...
股份制企業,股份如何分配合理,股份制公司股權分配是怎樣
自己51 股權,其餘的分了。回答親,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股份制該如何分配 1 如果有三個好朋友想開一家股份公司,認為股權分配是按出資比例進行分配,所以沒有考慮是否參與經營管理,是否有技術投入等因素 2 如果願意參與經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股份,如果有技術投入,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股份。如果還有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