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的**創作有什麼樣的風格?
1樓:漫閱科技
海頓對**的主題和動機的發展和具有很高的技巧,許多簡單、樸素的**主題經他的處理,可以發展成為一部作品的整個樂章。他常常對主題的節奏、力度、調性、織體、配器等各方面加以變化、發展,構成樂曲的情緒對比,從而體現了古典時期**風格的特點。
他年輕時接觸的各民族的民間**和農民歌曲、舞曲等,在他一生的創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很多作品都帶有樸素的民間生活氣息(如器樂作品中大量的小步舞曲等),他甚至在學生的協助下,整理了大約450首蘇格蘭和威爾斯民歌,表現了對民間**的強烈的熱爰。
他喜歡在創作中表現出幽默的情趣,讓人們享受到欣賞**的快樂,例如關於「告別」交響曲,有這樣乙個故事:親王特別喜歡埃斯特哈齊的夏宮,有一次他在這裡住了很長時間,沒有回城。樂隊的**師們都希望儘早返回維也納與家人團聚。
海頓為此寫了《公升f小調第45交響曲》,演奏到末樂章時,樂師們依照樂譜的規定逐一停止演奏,滅掉蠟燭,悄悄地離開大庭,樂曲結束時,最後只剩下海頓和首席。親王明白了,第2天吩咐管家,全體人員返回維也納。這首樂曲也因此得名。
海頓樸素的生活背景和樸素的宗教信仰構成他慷慨大度、寬厚善良的人品,當時就被許多人稱為「海頓爸爸」(後人誤將此說解釋為他的風格陳舊過時,這應予以糾正),其**的節制、天真、自然和幽默的心態,恰恰體現了他的思想,為人和古典風格的特點。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頓的資料?
2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冊緩(franzjoseph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勞羅,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
1740年,成為聖史蒂芬大教堂唱詩班的童聲合唱團成員。1751年至1753年,創作首部歌劇《狡猾的魔鬼》。1755年,創作了首批絃樂四重奏。
1759年,擔任費迪南·莫爾金伯爵的**主管,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首個正式任命,並於同年創作《第一交響曲》。
海頓的成名曲
3樓:小熊玩科技
他最有代表性的的成名曲作品有《驚愕交響曲》、《告別交響曲》、《時鐘交響曲》、清唱劇《創世紀》和《四季》、絃樂四重奏《「雲雀」四重奏》、《皇帝」四重奏》等。
這些作品都與奧地利民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絡,深刻地反映出海頓純樸、明朗、幽默和樂觀主義**風格,並對後代**家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海頓晚年兩次訪問倫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並創作了《倫敦交響曲》。海頓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海頓的作曲實踐也影響了莫扎特和貝多芬。貝多芬的初期作品經常是以冗長鬆散的奏鳴式,但緊接著在他所謂的「中期」運用了海頓的方法,這就是在十分簡單的基調上逐漸發展出高度有機的**結構。
4樓:
《第45號公升f小調「告別」交響曲》
第92號g大調「牛津」交響曲》
第94號g大調「驚愕」交響曲》
第96號d大調「奇蹟」交響曲》
第100號g大調「軍隊」交響曲》
第101號d大調「時鐘」交響曲》
第103號降e大調「鼓聲」交響曲》
第104號d大調「倫敦」交響曲》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
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第76號d小調「五度」絃樂四重奏》
第77號c大調「皇帝」絃樂四重奏》
第76號降b大調「日出」絃樂四重奏》
海頓哪個時期的**家
5樓:張韓靜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出生於奧地利南方靠內近匈牙容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海頓是世界**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中文名: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
外文名: 英文:franz joseph haydn,德文:franz joseph haydn
國籍: 奧地利。
出生地: 奧地利羅勞村。
出生日期: 1732年3月31日。
逝世日期: 1809年5月31日。
職業: 藝術 作曲家。
主要成就: 偉大的器樂作曲家。
古典**風格的傑出代表。
世界**史上影響巨大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 《驚愕交響曲》,《午別交響曲》,《小夜曲》、《吉普賽迴旋曲》
海頓創作的歌劇有哪些
6樓:古典燃情
兩幕歌劇《落空的不貞》,,作於1773年.
3幕歌劇《奧蘭多·帕拉蒂諾》,,作於1782年,根據l. 阿里歐斯特的《瘋狂的奧蘭多》,由n. 波爾達撰指令碼。
兩遲旅幕歌劇《無人島》,,作於1779年,由d. 梅塔斯達吉歐撰指令碼。
3幕歌劇《藥劑師》,由c. 葛德尼撰指令碼,作於1768年,並在艾斯特哈吉宮殿歌劇院該年秋天落成時首演。
3幕歌劇《真誠的貞操》,,作於1779年。
3幕歌劇《善有善報》,由g. b. 羅倫基(g. b. lorenzi)撰指令碼,作於1780年,1781年2月25日在艾斯特哈吉宮廷劇院首演。
3幕歌劇《月亮的世界》乃為艾斯特哈吉侯爵次子的婚禮而作,由c. 格德尼撰指令碼,作於1777年,1777年8月3日在旁旦旁艾斯特哈吉劇院首演。
3幕歌劇《突然的相遇》,,作於1775年,由d. k. 弗利貝特據f. c. 丹庫爾原作撰指令碼,此劇親筆譜1968年在蘇聯發現。
兩幕歌劇《歌女》,,作於1766年,指令碼推測為c. 格德尼而作,現存12首間奏曲的**。
4幕歌劇《哲學家的靈魂運橡》,作於1791年,又稱《奧菲歐與尤麗狄茜》,同於格魯克的同名歌劇,劇情取自希臘歌劇。
3幕歌劇《阿爾公尺達》,,作於1783年,指令碼由j. 多蘭狄據t. 塔索的《耶路撒冷的解放》而執筆。
7樓:藝術的逃亡
26部 但是它主要的是交響曲和絃樂四重奏。
古典樂派的奠基人—海頓
8樓:世紀網路
啟蒙時代的**風格。
啟紀的歐洲正在開展一種名為「啟蒙運動」的思想革命。受啟蒙運動的影響,**方面也出現了一些重大的變革。巴洛克時期的複音**在18世紀後一轉為主調**,我們稱之為「古典時期」的**,而代表人物呢,正是偉大的海頓、莫扎特與貝多芬3人。
古典時期的**講求均衡的對稱形式,他們以古希臘時期的美感為基礎,注重曲式的調凳卜昌和與優美的旋律,和聲變得單純直接,節奏也鮮明多了。這時期同時產生了一些新的**曲式,如古典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與室內樂曲等。身為古典時期**開創者的海頓,對寫作音弊芹樂的態度一直是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的,因為當時他得仰賴僱主為生棗扒,他的**一直有著為僱主服務的精神,但他的作品總隨著新的**觀念而成長,對創作新的**形式也居功厥偉。
他樂天開朗的性格與對於**的努力,讓他成為啟蒙時代**界的典範人物。
海頓年長莫扎特24歲,這兩位偉大的人物曾相處於同一時代並有過一段莫逆之呢!1785年,莫扎特於一次宴會的場合裡為海頓獻上6首絃樂四重奏,從此,他倆就開始有密切的往來,他們沒有師徒關係也沒有嫉妒之心,反而還常在公開場合讚揚對方的才華。其實情同父子的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
海頓是乙個踏實溫和的人,他的**生涯總是踩踏著穩健的腳步前進,處理起樂團的行政事務更是有條不紊;而莫扎特則屬於才氣縱橫的型別,他是個生活一團亂,但寫起**來既輕鬆又迅速,惟有對於**創作能專心投入的人。個性上的懸殊與年齡的差距並不影響他們惺惺相惜的情感,在1790年海頓前往倫敦的餞別會上,他與好友莫扎特都哭了,莫扎特預言這將是他們倆最後的一次見面,果然在一年後莫扎特即與世長辭,而海頓一直為好友的英年早逝感嘆不已。
文學家 海頓 的資料,海頓的主要作品都有那些?
海頓不是坦嫌 家麼。讓襲手。禪哪。海頓的主要作品都有那些?海頓的主要作品為 小夜曲 小號協奏曲 清唱劇 創世紀 g大調第號交響曲 驚愕 d小調第一零一交響曲 時鐘 公升f小調第四十五交響曲 告別 g大調 小夜曲 吉普賽迴旋曲 海頓個人性格純撲開朗 親切幽默 生活氣息濃郁,一生創作頗豐,其重要的作品有 ...
貝多芬 海頓 莫扎特的共性和特性
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曲風都比較樂觀吧。莫扎特與貝多芬之間的關係?貝多芬並沒有拜莫扎特為師,但是貝多芬的彈奏技術受到了莫扎特的讚賞。年春天,貝多芬第一次訪問維也納,見到歲的莫扎特,其彈奏技術受到莫扎特的讚賞。年月,歲的貝多芬在海頓等人的鼓勵支援下拿凱離開故鄉,並且開始拜海頓為師學習作曲,定居於...
急求,海頓創作的F大調奏鳴曲的簡介
f大調第3號奏鳴曲 sonata no.3 f major,hob.xvi 9 這首奏鳴曲有三個樂章,雖然規模上與前一首相 差無幾,但在技巧上更顯成熟,同時還帶有幾分咄咄逼人的氣勢。這一點在開始的行板上最為顯著,表現在更多地運用低音八度和更寬的低音音域上。從形式上看,樂曲的呈示部是海頓早期奏鳴曲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