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春望。
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本段]【題解】
唐肅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州。
前往靈武。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困居長安。這首詩作於次年三月。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詩人當時為安史叛軍所俘,身陷長安。
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
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本段]【註釋】
國破山河在: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國:國都,即京城長安。破:(被)衝開;攻下。
這兩句有兩種解說:一說是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或曰淚濺於花),聞鳥鳴也感到心驚。另說是以握判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
二說皆可通。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
恨別:悲恨離別。
烽火:這裡指戰爭。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兩個春天過行皮雀去了。抵萬金:家書可值萬兩**,極言家信之難得。抵:值。
搔:用手指輕抓。渾:簡直。欲:將要;就要。
渾欲不勝簪:簡直連簪子。
也插不上了。渾:簡直。勝:能承受。簪:一種束髮的首飾。
白頭:白髮。
城:指長安城。
渾:簡直。本段]【譯文】
國都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裡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淚,覺得花好檔早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鳥鳴,但心裡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
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裡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那麼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髮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戴不了了。
韻譯〗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家在遠處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頭髮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2樓:匿名使用者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卷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蹋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譽陵拿夜沾溼慶搭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汪悉凍死亦足!
3樓:匿名使用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胡首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櫻做梁勝簪脊運。
關於杜甫的簡介 杜甫的介紹
4樓:剛陽文化
1、杜甫(西元712年2月12日 ~西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鍵昌緩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2、杜甫少年時代曾稿模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迅正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在他一生中的哪些時間創作出許多名詩佳句?
5樓:cc宋小菲
杜甫在他的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以下是他一生中的幾個時跡州期:
1.初唐時期(742年-756年):在這一時期,杜甫創作了一些以言志為主題的詩篇,如《丹青引贈曹將軍》、《伊州歌》等。
2.安史之亂時期(756年-763年):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杜甫創作了大量揭露社會黑暗的詩篇,如《病起》、《夢李白》、《平涼道中》等。
3.任巴州時期(765年-766年):在這一時期,杜甫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巴州刺史,受到了巴蜀地區文化的深刻影響,創作了很多反映人民疾苦和命運抉擇的詩吵槐篇,如《春望》、《兵車行》、《登高》等。
4.回長安時期(767年-768年):在這一時期,杜甫回到長安,繼續他對社會現狀的關注和揭示,寫下了《夢李白·其五》、《新婚別故里寄言邢校書》、《又戲仙公》等名篇。
5.逝世前夕(760年-762年):在杜甫逝世前夕,他創作了一些慷慨激昂、觸景生情、感慨人生的詩篇,如《北征》、《前出塞九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這些詩被姿碰蔽後人稱為他的「後期高峰」。
6樓:書香苑夢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充滿了對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的關注,具有濃郁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的詩歌作品涵蓋了許多主題,包括政治、歷史、自然、愛情等。
杜甫創作的時間跨度很長,大約從唐玄宗天寶年間(742年-756年)開始亮大,一直到唐宣宗元和年間(806年-820年)結束。他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創作了許多著名的詩歌。
在他早期的創作中,如《春夜喜雨》、《碧渣江留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詩,表現了他對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的深刻關注,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感悟。
在中期的創作中,如《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詩,他表現了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
在晚期的創作中,如《兵車行》、《石壕吏》等詩,他表現了對戰爭和社會動盪的關注,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思考。
杜甫在他一生中的不同階段都創作了許多名詩佳句,這些詩歌不僅具有文學價值,更是中國文化寶庫中悔鍵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7樓:五月之夢
讀書和漫遊時期 (三十歲以前)
此期間的代表作有《望嶽》、《閉兆房兵曹滑隱胡馬詩》、《贈李白》等。
困居長安時期 (三十至四十四歲)
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
杜甫藉此機會寫成了三篇《大禮賦》,玄宗使待制集賢院,但並未得重用。
為官時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三吏」、「三別」(《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西南漂泊時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歲)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轎讓租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簡單介紹一下杜甫,請用一句話,介紹一下杜甫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 杜工部 杜少陵 等,漢族,河南府鞏縣 今河南省鞏義市 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 詩聖 其詩被稱為 詩史 杜甫與李白合稱 李杜 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 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
杜甫曾用什麼詩句來讚揚李白的詩,杜甫歌頌李白的詩句有哪些?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歌頌李白的詩句有哪些?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杜甫讚揚諸葛亮 是哪首詩?唐詩三百首 八陣圖 作者杜甫 杜甫評價李白...
杜甫的一首教育孩子的詩,杜甫的教育孩子的詩有哪些?
杜甫 又示宗武 直譯 你最近已經懂得按律寫詩,也會攤開書本坐在桌前看書了。你應該吟誦像張衡 四愁詩 那樣的古詩,而不要羨慕謝玄玩香囊一類的嬉戲。只有休假的日子才能偶爾飲一次酒,明年你就長得和我一般高了。你還應該飽學經術,似乎也已經酷愛讀寫文章了。十五歲,正是男兒志於學的時候,在孔子三千 年輕輩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