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俺是_土豆
曹操《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等。
曹植《七步詩》《洛神賦》
2樓:88霹靂遊俠
曹操 短歌行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描寫三國人物的詩詞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①,名成八陣圖②。
江流石不轉③,遣恨失吞吳④。
註釋】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石不**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簡析】懷古詩是人與歷史的對話。杜甫入蜀之後,對諸葛亮的濟世之才情有獨鍾,這是他到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不久,就諸葛亮遺蹟所作的一首懷古詩。《三國志·諸葛亮傳》說傳主「推演兵法,作八陣圖」,但對其遺址何在,眾說不一。
奉節縣永安宮南的長江沙灘上的八陣圖,由於這首杜詩而格外馳名。詩中頌揚了諸葛亮在魏蜀吳三分天下的鬥爭中,為創立蜀國基業的蓋世功勳。與此相對應,他在長江沙灘上擺下的八陣圖,使他的名聲更加卓著了。
八陣圖乃是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構成的戰陣,在長江灘上則聚石為兵,縱橫棋佈為六十四個石堆。夏天洪水衝淹,這些石堆也巋然不動,因而有「江流石不轉」之句,也象徵著諸葛亮忠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陣圖留在這裡,作為劉備徵吳敗歸的救援措施,實在不合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戰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諸葛成名的歷史見證,又留下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的歷史遺恨。「遺恨失吞吳」一句,由於漢字的多義性而出現解釋上的分歧。《東坡志林》記載,蘇軾曾夢見杜甫對他說:
世人多誤會吾《八陣圖》詩,以為先主(劉備)、武侯(諸葛亮)欲與關公報仇,故恨不能滅吳,非也。吾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晉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志。
以此為恨耳。」杜甫借八陣圖思考著諸葛亮的功名與遺恨,蘇軾借夢境來解讀杜甫思考中的謎,他們都在**著歷史上乙個「有缺陷的輝煌」。
4樓:止白易
額,還有「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5樓:網友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三國人物的名句,三國人物名言名句
曹操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張角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劉備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 以惡小而為之 孔明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志遠 曹操的詩都是名句,我最欣賞的就是煮酒論英雄裡面的一段對英雄評介的話 夫英雄者...
夢三國人物列表,夢三國人物列表有誰?
我嘞個擦,這個問題有挑戰性,看打字速度啊?魏國 夏侯惇,夏侯淵,曹丕,曹操,卞玉兒,張遼,典韋,徐晃,曹節,程昱,曹仁,曹洪,李典,郭家,司馬懿,龐德,曹彰,許褚,曹植,于禁,張郃,賈詡,鄧艾。蜀國 張飛,黃月英,關羽,諸葛亮,黃忠,劉備,徐庶,浦沅,馬超,龐統,趙統,魏延,法正,糜竺,蘿莉,馬雲祿...
歷史的三國人物 5,《三國》人物有哪些?
昌豨 昌 豨 三國魏徐州太守。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見 後出師表 案胡三省通鑑注曰 昌霸,昌豨也 胡氏謂昌霸即昌豨,良確。另外。三國志。魏書。曹操本紀 說,昌豨曾經背叛,曹操,投降當時徐州太守劉備,然後被夏侯敦活捉了。建安六年 公元201年 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歷經數月,糧秣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