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9月楓
宋 王令《送春》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東風就是指春風,子規,杜鵑鳥經常在暮春啼叫。詩人用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來表達竭盡全力留住美好時光的意思,既表達珍惜的心情,又顯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態度。
這首詩的子規(杜鵑)與以往大部分詩歌裡碧腔借喻哀傷,悽切的含義較不相同,帶有比坦慧派較積極讓賀的意義。
2樓:蔻女郎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纖雹圓肆槐心毀塌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子規的詩句大全?
3樓:商葉楓
1、夜聞子規。
明代] 王廷相。
子規小鳥自呼名,啼罷江樓巳四更。
枕上夢迴猶是客,誰能不起故園情。
2、壽星寺聞子規二首。
宋代] 周文璞。
其一。子規欲歸歸未得,啼向錢王壽星石。
月明血盡人不知,只怪曉山深似碧。
3、子規。[宋代] 陳恬。
暮春春已晚,不見子規飛。
莫是無歸處,山禽不勸歸。
4、子規。[宋代] 杜耒。
不論南北與東西,但是春山有子規。
啼到日邊啼未了,何嘗勸得二人歸。
5、子規。[唐代] 顧況。
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樹何山著子規。
6、子規。[唐代] 杜甫。
峽裡雲安縣,江樓翼瓦齊。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悽。
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
7、聞子規。
唐代] 雍陶。
百鳥有啼時,子規聲不歇。
春寒四鄰靜,獨叫三更月。
8、子規啼。
唐代] 韋應物。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
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展轉何時明。
子規在古詩中常常象徵什麼
4樓:山鹿
子規在古詩中常常象徵哀怨、淒涼或思歸的情思。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悽切,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所謂杜鵑啼血猿哀鳴。
宋代蘇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意思是松林間沙路潔淨得不沾泥土,瀟瀟的暮雨聲和布穀鳥的啼叫聲在迴盪。
唐代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意思是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聽說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
起句寫眼前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曲折地傳達出對友人的無限思念與深切同情。
5樓:蘇斯打趴
1.詩句中有子規的詩句有:太多了,子規就是杜鵑鳥,有杜鵑鳥也是一樣的。
宋 王令《送春》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粗衝不回。
李白 [唐代]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液凳陪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鬧蠢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採玉歌》:
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嫋嫋。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楊花,子規在詩句中的作用是什麼,8楊花子規在詩中象徵什麼?詩人為什麼要寫楊花落子規啼
楊花,據 辭源 解釋為 柳絮 庾信 春賦 新年鳥聲千種囀,2月楊花落滿飛 子規,即杜鵑鳥。唐末詩人吳融有 子規 1詩,從蜀帝杜宇死後魂化杜鵑的故事落筆來抒發悲慨之情。楊花落儘子規啼 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 叫著 不如歸去 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 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聞王昌齡左...
關於夕陽的詩句,關於夕陽的詩句大全
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幾百黃昏聲稱海,此刻紅陽可人心.東方紅陽再度起,何時落入青山後?黃昏色詞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一往情深深幾許?深照夕山深秋雨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
關於梅花的詩句,關於梅花的詩句大全
卜運算元 詠梅 現代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憶梅 唐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墨梅 明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