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春秋木年是什麼意思

2025-03-24 21:50:19 字數 4367 閱讀 4255

1樓:歸竹利

是春秋末年吧,大哥。

春秋盛年詳細意思是什麼?

2樓:三國之長空

一、1、意思是春秋鼎盛,當立之年。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

二、擴充套件知識:

1、春秋:指年齡。

2、鼎盛:正當旺盛之時。

3、當立之年:三十歲,指年齡正處於旺盛、強壯之際。

3樓:網友

春秋和盛年是近義詞,都是說人還年輕,以後的日子還長的很。

古代漢語中「春秋」是什麼意思?

4樓:賺錢要努力加油

1、春季與秋季。

如:《禮記·王制》:「春秋。

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意思是春季與秋季學習《禮》《樂》,夏季和冬季學習《詩》《書》。

晉·陶潛《移居》詩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意思是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誦新詩篇。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春秋二季農事起始與結束時,照例有老年人向各處人家斂錢,給社稷神唱木傀儡戲。」

2、歲月,人生。

如:郭小川《登九山》詩:「望一望,想一想,誰不感到虛度春秋。」

3、年齡。如:西漢 劉向《戰國策·楚策四》:「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 意思是現在楚王的年紀大了,而你的土地,不能不早作決定。

又如:尊公,方今春秋幾何?意思是你今年幾歲啊?

4、中國時代名,即春秋時代(西元前770—西元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5、《春秋》,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所記起於魯隱公 元年,止於 魯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

敘事極簡,用字寓褒貶。為其傳者,以《左氏》、《公羊》、《穀梁》最著。

如:《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懼,作《春秋》

5樓:匿名使用者

和如今同樣的意思,就是指時光或者季節。(也可指「春秋戰國」或《春秋》)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常用作對別人年歲的敬稱。

春秋是什麼意思?

7樓:桐花萬里清於

1.年歲;光陰。他辛勤耕耘了幾十個春秋。

2.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

3.時代名。因魯國編年史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這個時期。例句: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風氣十分濃厚。

4.《春秋》:編年體史書,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西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

5.古代史書的通稱。

春秋筆法: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例句:魯迅先生的雜文鞭辟入裡,深得春秋筆法的要義。

8樓:豬豬愛橙汁

在古代,春秋即為一年,用春秋給書取名,有紀年之意。且傳說中,有生物一千年為春,一千年為秋,春秋二字,這代表時間流逝,歷史悠久。

9樓:網友

一提起春秋時期,就令人想到諸子百家。的確,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史上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而且也是中國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化的重要時期。

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曾經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曆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乙個歷史階段的春秋時代大體相當,所以後人就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指的是從西元前770年到西元前476年,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

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區域性地區實現了統一。而實力最強的諸侯國就可以稱霸,先後出現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5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

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乙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通過西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製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

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西元前453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10樓:網友

春秋釋義:

1.一年、四季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

魯頌。閟宮》幾度風雨、幾度春秋2. 年齡3.

我國古代名、指西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4. 史書名。儒家經典之。

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大事件多發於春、秋兩季。春天是播種和祭祀。

的季節,而秋天是收割和戰爭的季節。古語「一年之計在於春」,而到了秋天,各個諸侯國都有了糧食,就開始打仗爭地盤了,古代的士兵都要穿厚厚的盔甲,夏天穿太熱,冬天穿活動不開,所以秋天是最合適不過了,而且此時糧草源源不斷,還可以通過打仗掠取他人的糧草。所以,在這兩季裡,史官也特別忙碌,在春時記載祭祀大事,在秋天記載戰爭事件(也是諸侯王的偉績)。

所以,此時歷史就叫做春秋!

12樓:馬海紅歲月

應該是個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13樓:網友

近近景近景近近景近景。

春秋是代表什麼意思啊?

14樓:牙牙i5贅芽

說白了就是歷史的意思,就如我們現在歷史就叫歷史,那個時代就把春秋比喻成歷史,意思一樣,表達的詞語不一樣罷了。

15樓:手機使用者

① 在古代,一年只有春秋兩季,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稱。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歷史。也泛指歲月和光陰。

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 ③時代名。

因魯國編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這個時期。 ④儒家經典之一。

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西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⑤古代史書的通稱。

人們常說的乙個春秋,是一年,兩個春秋,是兩年,春秋是什麼意思呢?怎麼不說春冬,春夏呢?

16樓:名稱未設定誒

因為中國古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常常用來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時,光陰,年齡等。

春秋」**於: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而後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

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乙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西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西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17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是以農耕為主的時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兩個季節,春種秋收,以春秋做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稱。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歷史。也泛指歲月和光陰。

一說在古代懷疑最初沒有四季而只有春秋,故在古書中「一春秋」指一年。

春秋重複一年年是什麼意思?

18樓:汝悟才感謝

意思是。春夏。

秋冬。年復一。

年地過。

二字典故中的春秋是什麼意思

19樓:偶源宰父馨蘭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幾種方法在iframe子頁面獲取父頁面元素。

**如下:$(

"在行將就木之年"什麼意思 ?

20樓:踏浪去尋夢

行將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解 釋 行將:快要;木;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

21樓:網友

要掛了。。。行將就木 意思不是死掉裝在木棺裡被埋在土裡了麼?。。

22樓:網友

行將",是將要的意思:"就木"進入棺材,表示死亡。這個成語比喻人將近死亡。

歲月春秋是什麼意思,春秋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是以農耕為主的時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兩個季節,春種秋收,以春秋做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稱。人們常說的一個春秋,是一年,兩個春秋,是兩年,春秋是什麼意思呢?怎麼不說春冬,春夏呢?因為中國古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由此 春秋 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常常用來表示 年。一年...

《呂氏春秋》《春秋》中春秋是什麼意思

春秋是取春秋代序一年的意思,周代各諸候國都以 春秋 為編年史的專史。呂氏春秋 是回秦相呂不韋門客的 答集體著作,而非一家所言,其性質近於學述彙編。被後世稱為 五經 之一的 春秋 是經孔子整理的魯國編年史。可見兩者春秋的含義雖近似,但不近相同。春秋 是魯國 的抄國史,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書籍,例如晉國的...

春秋鼎盛什麼意思春秋鼎盛是什麼意思?

詞目 春秋鼎盛 拼音 ch n qi d ng sh ng 解釋 春秋 指年齡。鼎盛 正當旺盛之時。人年齡正處於旺盛 強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出處 1,漢書 賈誼傳 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鄉而擊,今吳又見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若比,況莫大諸侯,權勢十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