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中的花木蘭會到家以後會怎麼樣呢?

2025-03-27 16:35:11 字數 3487 閱讀 4472

1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謹寬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伏晌鬧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準備殺豬宰羊。(木蘭回到家裡)開啟東西閣樓的門,坐一坐東西閣樓的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開啟窗戶,對著鏡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鬢髮,在額上貼好頭上的金片(舊時女子的裝飾物)。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

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缺罩是姑娘。

《木蘭詩》中木蘭到家後是什麼心情文中

2樓:匿名使用者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表現了木蘭急切回家的心情 開我東閣門,對自己的閨房的門和窗都細細撫摸,看著這些傢俱,她想起自己少女時的快樂、

在木蘭詩中為什麼寫花木蘭在戰場少,回家多

3樓:網友

全詩主要表現木蘭的孝順,不是要表現她的英勇。

所以文章篇幅安排上是這麼處理的。

望及時採納!

4樓:紫陌窶

重點不是她在戰場的英姿颯爽,而是她替父從軍的孝順。

5樓:手機使用者

略寫戰爭,突出木蘭凱旋的喜悅之情。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歷史上有真實人物嗎?

6樓:星光飛翼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歷史上並沒有留下真人圖,下圖是現代人根據史書的描述,而做的大概的模樣。

歷史上確有其人。

7樓:網友

有,花木蘭是個古代民族的女英雄。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乙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一說花木蘭(412-502)是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

當時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裡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

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8樓:網友

在延安市杜甫川內,與萬花山隔河對峙的果園山,原名花家陵。據傳為花木蘭的墳墓。通往墓的山間小路原為磚石砌成的臺階,長30多公尺,每階寬約2公尺,臺階邊還有拴馬樁。

半山坡有石碑,高約公尺,寬1公尺,厚公尺,上書"花木蘭之墓"。

花木蘭,西漢初毫人。木蘭,原姓魏、名木欒。父魏應。文帝時,匈奴南侵,木蘭家鄉深受其害。為抵抗其侵略,木蘭女扮**代父從軍,戰死後被追諡為孝烈。

歷史上有無花木蘭其人?南宋程大昌根據白居易"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和杜牧"彎弓征戰作男女,夢裡曾經與畫眉"詩句,而肯定花木蘭實有其人。有的經過考證,認為木蘭姓魏,有的說姓宋,而多數人認為姓花。

有的文章考證"木蘭"是鮮卑族姓,因而斷定木蘭是鮮卑族人。

也有人認為,以上這些說法只能說明後人喜愛花木蘭這個英雄人物形象,因而將"木蘭"寫入詩裡,但都不足以證明真有花木蘭其人。從全詩看,木蘭系少女名字。不然,豈有面對天子表姓略名之理?

又凱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爺無大兒",即講"木蘭無長兄"之理?有人認為,花木蘭雖未必實有其人,但北人矯建尚武,騎馬射箭成為風氣,不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樣。因此,《木蘭詩》應是流傳的乙個相類似的事實,經許多無名作者的潤色,民間藝人的傳唱,後又經過各族人民的流傳,成為有系統的故事詩,而花木蘭則是人民現實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

對於《木蘭詩》的評價,有人認為《木蘭詩》不過描寫了乙個代父從軍的孝女,沒有什麼時代意義;木蘭不過是故事中的主角,夠不上什麼英雄人物;木蘭只是乙個兒女情長的閨秀,缺乏勞動人民素質。有人則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魏,據史書記載:西元402年至492年90年間北魏與柔然(即蠕蠕)大的戰役就有20次,《木蘭詩》故事的歷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禦柔然入侵的反掠奪戰爭。

作者在詩中不僅歌頌了木蘭的愛國熱忱,也通過充宮還鄉表現了她不羨慕功名利祿、熱愛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中指出:"詩中描寫的木蘭,確實表現了中國婦女的英雄氣概和高尚道德。

北魏有《木詩詩》一篇,足夠壓倒南北朝的全部世族詩人。"

9樓:時間嶺

女子從軍,這種事情,要是瞎編對誰都沒好處,古代這些歌辭什麼的,也都不會閒著沒事瞎編的,

10樓:第二刀客

據史料記載,的確有此人。

樓上朋友都講的很清楚了。

11樓:金陵夜寂

好像不是吧,只是樂府詩裡的虛構人物吧,描述了當時的一種社會動亂狀況。

木蘭詩中,花木蘭為什麼自己買馬

12樓:端木吟天

這是當時的府兵制度所要求的,是壓在勞動人民頭上的又一座大山。府兵制和均田制並行,北魏孝文帝規定,男子15歲以上授露田40畝、桑田20畝,受田的農民每年要服兵役,服役時衣糧裝備要個人負責,但可以免租調。農閒時接受訓練,遇有戰事,則奉命開赴前線,戰爭結束,兵歸其府,將帥解除兵權歸朝。

這種制度把鉅額軍費攤在了老百姓身上,百姓家庭不僅喪失了勞動力,還得由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加倍生產,來維持生計和軍費開支,實在無法承受。後來由於人民群眾的抵制,均田制的瓦解以及統治者感覺到戰鬥力不足、部隊集結困難等,逐步改為募兵制。

13樓:攉攉有名

因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好孩子。

木蘭詩的木蘭回家後的續寫

14樓:匿名使用者

木蘭回家後,看到身邊的閨中好友都已遠嫁他鄉。她的心裡頓時有了些許惆悵,自己因為從軍把美好年華都貢獻給了沙場,現在想嫁人了可身邊的同齡男子已經有了家室。給別人當二房吧也太汙衊了自己;嫁給人做繼室吧,還怕委屈了自己。

唉,難煞人也。倒不如死在戰場上,落乙個自在之軀!

15樓:匿名使用者

阿姐聞妹來,當窗理雲鬢。阿弟聞姐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16樓:褚桂貢紫夏

我也在寫,網上都一樣。

17樓:夕昌毛藍

可汗把他殺啦,因為她是女的。

木蘭詩中關於花木蘭英雄豪邁的句子

木蘭詩中關於花木蘭英雄豪邁的句子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 樂府詩集 歸入 橫吹曲辭 樑鼓角橫吹曲 中。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 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 保家衛國的熱情和...

王者榮耀花木蘭怎麼使,王者榮耀花木蘭技能怎麼用 花木蘭技能連招順序

王者榮耀花木蘭這個英雄在改版之後反而變得更加強力了,在這次kpl半決賽wf對陣ag超玩會的比賽中,ag超玩會的vv的花木蘭操作行雲流水,打出了很高的輸出,幫助ag超玩會4比0橫掃wf。既然職業聯賽中花木蘭的表現的十分搶眼,那麼這名英雄必然有其強勢之處。我們先看一下花木蘭的技能。花木蘭被動技能是短劍狀...

花木蘭嫁人了嗎花木蘭的丈夫是誰

花木蘭是商丘人,關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英雄事蹟,不但 商丘縣誌 虞城縣誌 和 河南通志 上都有記載,而且在商丘民間也有不少傳說。花木蘭參軍歸來的生活如何呢?花木蘭從軍十二年,回來時應該已經是個老姑娘了,歷史上的花木蘭嫁過人嗎?動畫片中的花木蘭與丈夫傳說,花木蘭的父親是一位將軍,到邊關殺敵,為國家立過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