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回憶
京族傳統競技活動多與濱海文化生態環境有關,有「捉活鴨」、「頂頭」、「頂臂」、「頂竿」等。「
捉活鴨」通常於節日舉行。比賽開始,先將乙隻鴨子放進海里,待鴨子游出一段距離後,參賽者同時撲入海中,競相捉鴨子,鴨子向前面撲飛,選手們在後面緊追,以先抓住鴨子者為勝,然後把這隻鴨子獎給他。「摸鴨蛋」是把一些煮熟了的鴨蛋丟進海水中,待鴨蛋沉到水底之後,參賽的選手們紛紛躍入海中,潛到水底去摸鴨蛋,誰摸到就歸誰所得,並以摸得最多者為勝。
通過這些活動,可測試參賽者的水性,提高游水和潛水的能力,強化競爭意識和積極進取精神。
頂頭」、「頂臂」、「頂竿」等是京族民間的一些簡單易行的體育競技活動。「頂頭」通常在工餘飯後,或喜慶節日中進行。赤身露臂的小夥子在沙灘上或樹蔭下,面對面地雙手撐地,雙膝跪在地上,頭顱相觸,奮力推頂,將對方頂翻在地為勝。
一般要賽三次,獲兩勝者為勝利。「頂臂」比賽時,兩人相對而立,同時伸出雙臂,掌心相抵,雙方用力推頂,直到一方推越畫在地上的中線,把另一方逼退為止。一般也賽三次,獲兩勝者為勝利。
頂竿」活動更為精彩:兩人相對而立,用一條兩公尺多長的竹竿,分別置於雙方的頸脖間或腹部,雙方同時發力,盡力向前推頂,誰能越過「界河」,誰就是勝利者。
這些競賽活動,既是遊戲,又是體育;既有力量的較量,又有意志的考驗。從中可窺見京族人的樂觀向上、頑強堅毅的民族性格。
2樓:舒坦還舒爽的福祉
打狗。打狗是防城各族自治縣京族青少年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休息時,五六個人在一起,每人拿一條木棍或扁擔在海邊的沙灘或草地、平地上挖幾個小坑、就可打起「狗」來。
是一項能使身心都得到很好鍛鍊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一般為8男8女輸流打竹槓和跳竹竿。打竹槓的8人分成兩排距離約公尺,面對面盤腿坐下,相對的兩人雙手握著兩條細竹槓的末端,由8人中的一人統一指揮,按著一定的節拍,同時向下不斷地敲打粗竹槓,並且每對細竹槓時開時合。
跳竹槓的8人則按著節拍在竹槓間跳各種動作,統一從一面進另一面出,可單人跳,雙人跳、三人跳或成隊跳,開合時,雙腳必須騰空或停在細竹槓的空隙中,既不能踩著竹槓,也不能被不斷開合的竹槓夾到。<>
什麼是京族哈節?
3樓:廣西文化和旅遊廳
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的萬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的部位,與越南隔海相望。哈節是京族最隆重的節日,也稱「唱哈節」。「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的意思。
各地京族哈節日期不一樣,或農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專門用於哈節活動的建築物——哈亭。京族哈節活動由祭祖、鄉飲、社交、娛樂等內容組成。
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傳說稱: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群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群眾。
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節日活動歷時3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
周圍各族群眾亦來共同歡慶。唱哈的主角有3人,男歌手1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乙個持兩塊竹板,另乙個拿乙隻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
鑼鼓聲中常有少女登臺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舞者頭頂瓷碗,碗上疊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同時兩手端著酒杯,杯中也各有蠟燭一根。歌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有多人共跳此舞,則滿眼燭光閃爍,美麗動人。?
經過近五百年的發展演進,京族哈節是京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2006年京族哈節已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京族資料
4樓:網友
京族(中國標準羅馬字母:gin,越南語:người kinh/ʛ京,或稱京人),也稱為越族(越南語:
người việt/ʛ越),民族語言為京語,由於語言因素複雜,語言學家難以確定其語言屬系。
京族主體在東南亞,中國境內的京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東興市江平鎮的澫尾、山心、巫頭三個海島上,三島素有「京族三島」之稱。
京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佔越南總人口的86%。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京族總人口數為28199人。
京族「唱哈節」,是個什麼樣的民族傳統節日?
5樓:東之美
唱哈節,也稱「哈節」,是京族傳統節日,「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歌節。每到哈節期間都會舉行如迎神,祭祖,唱哈,送神等活動。
6樓:蛋黃聊八卦
是京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都會舉行迎神,祭祖,唱歌,送神等活動。
7樓:小短腿
應該是很熱鬧,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非常開心的乙個節日。
8樓:網友
哈節,又稱「唱哈節」 ,所謂「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
9樓:__安城彌生顏
唱哈節是乙個唱歌的傳統節日,所有人一起跳舞唱歌。
10樓:飄逸故事匯
是對祖先的一種敬畏之情,要不這個節日基本不可能在過了。
11樓:之建
這就是乙個唱歌的節日,這一天大家歡快的唱歌,場面巨集大。
12樓:帳號已登出
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唱歌節。
13樓:孫麗
這個節日大家會盛裝出行然後長上好聽的歌曲的呢。
哈亭是具有京族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它有什麼特點?
14樓:顯顯
每乙個民族,不論是大還是小,都會擁有著自己的獨特文化,即便是被稱之為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京族同樣是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文化。京族人民所獨有的哈亭是京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京族哈亭是京族族經典景區。位於東興市江平鎮京族三島。距東興市15公里。
哈亭」,是京族人民祀祖,祭神和民間娛樂的公眾場所。在村裡大片古樹的綠蔭叢中,一幢玫瑰色的寬敞樓閣,圓圓的紅柱,彎彎的亭角,平臺高築,雕樑棟,紅豔豔的露出雄姿,臺下乙個半露天的下場,可容數千名觀眾,上下相連,顯得十分壯觀。
這就是島上群眾集資興建的哈亭。哈節期間,全島家家戶戶,打掃庭院,人人豔服盛妝,五天五夜通宵達旦縱情歡慶。青年男女除觀賞歌舞文娛節目之外,還遊樂海灘,林蔭其間,開展對歌逗情,擲葉示愛,換屐訂親的傳統活動。
大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一般都有公共的宗教場所。京族作為乙個多神信仰的民族,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京族人的宗教場所,不是寺院、廟宇或教堂,也不是哪座神山或哪個特定的物象,而是立在每個村落裡的哈亭。
什麼是哈亭?其中「亭」字好理解,漢語的字面意思,無非是座有頂有柱無牆,可供公眾休息的建築物罷。那麼「哈」字為何意?如果按照漢語的字面意思來修飾搭配「亭」字,顯然是不通的。
原來「哈」字系京族話的音譯。這個音在京族語言中,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歌唱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吃的意思。
兩個意思合起來為「哈」,在現代漢語中竟找不到相對應的字或詞,於是翻譯便成了困難。
為了保持原意,氵萬尾、巫頭、紅坎等村採取了音譯的辦法,就叫哈亭。唯山心村寧可「以偏代全」,採取了意譯的辦法,叫吃亭。其實,不管叫哈亭或吃亭,都是供奉神靈和先祖的宗教場所。
因此,如果用一句話來直接說明,那麼,哈亭也就是乙個且歌且飲的祭祀亭。
15樓:網友
哈亭寬敞,圓圓紅柱,彎彎亭角,屋頂雙龍戲珠,亭內雕龍畫棟,既古樸典雅,又別具特色。
16樓:之建
他的特點就是內在功能和主要佈局卻始終一脈相承,其結構一律為正廳加左右偏廳。
17樓:小遷結他
哈亭的四面牆是由青灰磚砌成的,脊柱門窗是用的鐵製品。
18樓:小短腿
還是跟平時的亭子建築是一樣的,只是它的材料有所不同。
19樓:帳號已登出
牆是用青灰磚砌成的,其他的門窗之類的是鐵質的。
20樓:蛋黃聊八卦
結構仍然是正廳加左右偏廳,正廳裡廂安放神位,設主祭壇,外廂是開展祭祀和娛神的地方,左右偏廳設定坐席。
21樓:孫麗
是他們的民族特色的呢,很好看的呢值得人們去欣賞學習的呢。
22樓:__安城彌生顏
寬敞,高達,屋頂比較壯觀漂亮所以才會普及到所有地方。
民族傳統體育是什麼 有哪些,民族傳統體育娛樂專案有哪些?
民族傳統體育是人類體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帶有民族特點的文化形式的表現,又是一種頗具傳統色彩的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民族傳統體育專案有摜牛 舞龍 划龍舟 搶花炮 手打毽子等。1 摜牛 摜牛,流行於回族民眾的傳統體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古老傳統節日。著名語言大師先生
北京的春節 老舍 1899 1966 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範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 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29年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 青島山東大...
2025年最掙錢的專案是什麼???
養生,高科技,保健,就是人的最求。但是你要是有本錢就去做軍火,不出10年應該有幾次戰爭,而且還是大規模的,但不是世界第三次大戰。好好的工作,腳踏實地的比什麼都強,不要太浮躁。2015年做什麼最賺錢 可以考慮下現貨投資,目前比較火的理財專案。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 要是有一定得積蓄可以做做現貨 投資...